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之下,自大篆演化而来的隶书就更适用了,方正好写清楚明白,简明便宜,好写好认,而当时主要是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文字,毛笔这种柔软的书写工具,更适合写隶书,而不是弯折更多的小篆。
  文字的功能在于交流,只有方便书写,这种文字才能更受欢迎,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在这个时代,隶书是更先进,更符合时代特点,也更符合文字发展方向的选择。
  但是,这个结论是跳出历史发展的局势后,以一个客观的视角看待得出的结论,而眼下,他的铲屎官,对小篆异常喜爱的两脚兽嬴政显然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看到虎虎似乎对小篆有意见,嬴政虽然还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小声念叨了一句:“为什么啊?小篆多好看!”
  话音刚落,柔软的大爪垫就拍到了他的肩膀上,虎虎瞪着他: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哪种字体更优秀,要靠实力说话,不允许你这时候颜控!
  第369章
  对于虎君当庭反对把小篆作为国内通用文字这件事,嬴政虽然不大理解,但是还是非常尊重了虎虎的意见,让诸位大臣们先回到岗位好好了解一下,问一问现在朝中民间,官吏百姓对于小篆的接受程度到底如何。
  李盛看着大臣们退出去,歪头冲着铲屎官眨眼,走啊,去帮我洗刷刷~
  嬴政看了看桌上的几份竹简,他今天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这都是廷尉送来的名单,他想要往南越之地迁居一部分中原百姓,边夷之地本就远离中央,现在又不会再派任何藩王前往镇守,倘若攻而不治,三五十年过去边军废弛,那这一场却是白费力气了。
  若要长长久久地把这片地方归治中原,迁民驻兵缺一不可。
  这几份奏疏便是关于此事了。
  但是扭头看看眼巴巴又脏兮兮的虎虎,嬴政冲着旁边的侍从摆摆手:“将这几份奏疏送去给李斯,让他与王绾二人看过,明日奏报给朕。”
  经过这段时间的改变,嬴政也渐渐觉得把工作量交付出去一部分,自己总揽,这样行事还算可以接受。
  事业狂祖龙陛下终于学会了给自己减负,李盛觉得真是可喜可贺,并发誓一定要让嬴政活久一点,一定在有生之年把国内治理地安稳和顺交给下一任才行。
  不说长命百岁,目标七十岁。
  嬴政伸着两只袖子让旁边的宫女帮他缠好束起来,那边早有几个宦官宫女铺了一张垫子,大老虎扑过去板鸭趴,嬴政走过去拽住了他一只左前爪拿起了梳子。
  嬴政加上两个宫女,梳毛也梳了三刻钟,李盛泡到他奢华宽大的浴池里,两只爪爪划着水,眼睛看看这次的毛毛。
  他决定过几天就带着这些毛毛做的球球回去山林里,他这么久没回去,说不定就有什么大型野兽过去占窝了,想着想着李盛就有点后悔今天洗澡了,说不定还得干架,该打完架再收拾的。
  但现在都下水了,那就先享受吧!
  浴池边上有阶梯,嬴政站在那边手持一个大刷子,等着虎虎过来。
  收拾完全身都感觉轻了些,李盛等人都站远了,开始在殿外的院子里疯狂甩毛,等甩得差不多了,就趴到垫子上晒太阳,放松地睡了过去——铲屎官会过来提醒他翻面的。
  第二日的朝会上,嬴政宣布将在南越设立三郡,是为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令任嚣、赵佗等人统领重兵戍守岭南。
  同时,嬴政第一次从各处征发四万人口迁徙到岭南等各地,与当地越人杂处,垦荒戍边,当然也有监视汉化的意味在。
  驻边官军当然也不是在那边整天傻傻地监守越人,他们也有活儿干,嬴政下令在南越修筑城池关隘,这样一来,迁居百姓和越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秦朝时候修建的关隘质量不用说,那是用九族来保证的,梅关号称“岭南第一关”,后世称的三关,就是嬴政在位期间修建的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三关。
  除了南越之地,西南边夷地区也有其政令,嬴政下令在西南夷(即后世川蜀云南之地)建立政权设置官吏,修筑道路。
  今天是大朝会,上午开大会,下午嬴政再和自己的心腹大臣们开小会,李盛堂而皇之地躺在李斯旁边睡大觉,听着他们议论,尾巴一摇一摆,时不时睁开眼看一下。
  “......市井之中,不少官吏倒是更习惯用隶书,因其中正平方,读写方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