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进了主编办公室,凯瑟琳女士右手举着烟,左手举着手机,边抽烟边讲电话。她比了个手势,请昭昭先坐下。
昭昭细细打量她,五十多岁的女性,金发碧眼,颈上带着一串润白的珍珠项链,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等凯瑟琳挂掉电话,朝着昭昭伸出一只手,她赶紧又站起身握住。
凯瑟琳边打量她边说:“young lady,you look so sweet。”
接着又说:“你看起来跟我读高中的女儿一样大,亚洲女性的年龄永远是个谜。”
昭昭听出了她的英国口音,抑扬顿挫又不失优雅,就算玩笑也没有冒犯之感。她忽然不那么紧张了,凯瑟琳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好相处。
凯瑟琳跟她聊起国籍问题,表示国籍不同,审核流程也不同,需要的周期更长一些。一般6-8个月出版,而她的可能更长,恐怕会拖到一年。
“你可能不知道,美国的出版法规非常复杂。作为一个非美国籍作者,你需要提供一些额外的文件和证明,比如你的护照、签证、税务信息等。我们也需要对你的绘本进行一些额外的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它符合这里的版权、内容和质量标准。这些过程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耐心配合。”
她说完后又着重表明一点:“我们可以现在签合同,这期间请你不要发生任何意外。”
“什么意外?”
“比如坐牢,或者个人名誉受损,这不利于我们后面的宣传。”
她对自己有信心,便笑着应了。
接着又谈到合同形式,问她选择买断式还是版税式,是接受一次请付清,还是以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付稿酬。
她很清楚两者的区别,老师也曾说过新人适合买断式,不用担心图书的销售情况,只是版权不再归自己所有。如果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那当然版税式更好,卖多少本,抽多少版税。
她倒不是对自己的作品多有信心,只是不那么缺钱,更有些盲目的天真,当机立断表示签版税式合同。
这时业务经理说话了,四十多岁的男性,宽大的体型,棕色的头发,蓄着一圈茂盛的棕色胡须。昭昭在心里没礼貌地畅想,像只披着人皮的棕熊。
棕熊先生轻咳一声,“恕我直言,我认为买断式更好,这样能降低你和出版社的风险和成本,税务方面也更简单,适合新人作家。当然,我们也会提供更多的宣传。”
她委婉地表示,还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也许你可以回去考虑一下,我们不急着今天就签。”凯瑟琳说。
她这时才明白,作为毫无履历的新人,她几乎没有话语权。凯瑟琳也在委婉地告诉她,不签买断合同,那她也得不到出版的机会。
丽莎取出合同,昭昭接过仔细阅读。买断费一万刀,她思索片刻,将合同放回桌上,“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丽莎送她去电梯,穿过编辑部时,昭昭长舒一口气,这个小小举动被丽莎看到,她微笑着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凯瑟琳虽然苛刻了些,但也有她的道理。之前签过一位知名艺术家的儿童绘本,在上市前,那位艺术家因为吸毒名誉受损,造成严重损失。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宝贝买一本吸毒作者的绘本,你说是吗?凯瑟琳现在有心病,对新人的顾虑也更深。”
所以这也是与她签买断制的原因之一吗?虽然无可厚非,可她也不想因此妥协。
走出大厦,她不想马上回家,便沿着第五大道散步。从这里回公寓,步行只要半个多小时。
凯瑟琳让她回去考虑清楚再给答复,明显是给她一次改变主意的机会。她明白对于一个外国籍的创作者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有每一个新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他们没有挑剔选择的权力。
现在她又有了新感悟,凯瑟琳并没有看上去这么好说话。她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如果一再坚持,出版社会妥协吗?她不敢肯定,因为凯瑟琳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看好她的态度。也许这是一种策略,就像买卖东西,买家不能表现得太过喜欢这件物品,要不就不好讲价了。
她被这个想法安慰到,在精神维度上获得了一点小小的胜利。
如果凯瑟琳觉得她的作品并非不可取代,那她可以转投下一家。如果下一家仍然是这样的态度,她会妥协吗?她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和妥协中,意识到自己才华有限吗?那多可悲。
到家时,孟亦林正在厨房煮咖啡。她心不在焉地坐到岛台边的独脚凳上,让他给她也倒一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