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谦道:“回殿下,我二人刚刚在讨论刘公公的案子,觉得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
  沈青江附和:“是!”
  杨显显然不相信这个说法,他笑了笑,信步走到一旁坐了下来,手里拿了个茶杯摆弄着,沉声道:“二位这真是与我见外了啊,唉,这宫里的每天冷冷清清的,我好不容易认识你们二位热血义士,我也很羡慕你们能互相为对方两肋插刀的情谊,可你们却如此拒我于千里之外,这不得不让人伤心啊。”
  陆谦刚刚张开嘴想辩解,就被太子打断:“你们可是与二十年前被冤杀的隆将军有瓜葛?”
  第122章 :诚意
  陆谦和沈青江直接被杨显这句话钉在当场,陆谦率先反应过来,尴尬地笑了两声,慌忙解释道:“太子殿下说的可是二十年前的勾结外邦谋逆的罪人吗?我二人对此人知之甚少,还望太子慎言!”
  杨显好整以暇地说道:“哦?知之甚少?若真的知之甚少,便不会记得他的案子是二十年前的了。而且这件案子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都是年幼稚子,时隔多年,怎会记得这等逆贼,你二人既然知道此事,那必然是听长辈提起过,不如让我来猜一猜,这位长辈到底是谁?”太子挑眉看
  着二人,玩味道,“难道是孙将军?”
  陆谦心跳得如同擂鼓,此番一时情急之下,露了这么大的马脚给太子,虽然他并不能十分确定他和沈青江的对话,太子到底听了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太子听到了他们谈论隆将军的事情,而且太子竟然还怀疑到了义父头上,若太子真的深究起来,那义父的处境怕是会……
  想到这里,陆谦不禁又恼又气,恨不得踢沈青江一脚解解恨,这厮平日里老成持重,一提当年那档子事就方寸大乱,竟然在宫里大喊大叫,生怕别人听不到。
  一旁的沈青江也清醒了过来,他无比自责又心虚地看了陆谦一眼,眼见这事儿都要连累到孙将军身上去了,沈青江把心一横,跪在地上说道:“启禀太子,是学生查案时无意间查到了当年的旧案,心生同情后将此事说与了陆大人,陆大人也警告学生,逆贼当诛,不能心慈手软,是学生一时猪油蒙心,才会与他起了争论,请太子殿下明察!”
  陆谦没想到沈青江竟然将这等死罪揽到了自己身上,心里又感动又着急,刚想开口申辩几句,就听太子笑着说道:“你们啊,说到底还是把我当外人了。这样吧,我来说一个秘密与你二人听,这个秘密除了我,谁也不知道。”
  二人自是不敢接茬,太子也不介意,自顾自地说道:“我小时候顽皮得很,总是喜欢甩开护卫自己跑去御花园玩,有一年父皇母后去护国寺为国祈福,我又甩开护卫四处乱跑,结果在御花园的荷花池旁不慎落水,差点淹死,正好隆妃娘娘鸾驾路过,让人救了我,她还将我带回凤仪殿,不辞辛苦,拖着自己几个月的身孕亲自照顾我,而后还担心我被母后责骂,在我母后回宫前派人偷偷将我送了回去。”他颇为感慨地回想着当年的往事,“我永远记得隆妃娘娘寝殿中的秋海棠,明艳动人,如同她一般。可那之后不久后便传来了她薨逝的消息,我当时年幼,废了很多心思打探,才得知她是被隆将军的案子影响,以致忧思过度,母子俱损,但这么多年我并不相信,她这么好的人,她的父亲又怎么会是逆贼呢?可我并不能做什么,这件事板上钉钉,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皆已被肃清,我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了。”
  杨显说完,站起身来,满怀诚意地对二人说道:“如今听你二人所言,似乎此事有转机,我同二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不为隆将军,我只想为隆妃娘娘平反,让她不再是逆贼之女,让我有地方可以供奉她的长生牌位,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对二位推心置腹,此事除了二位,我对母后也未曾提起,我知你们对我心存疑窦,但世间诸事,听其言而观其行,我愿助二位一臂之力,查明当年真相,以后我就是二位的靠山,我会吩咐下去,你们查案必不会受到任何阻力,若二位信我……”杨显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印鉴,递给陆谦,道,“这是我的印鉴,见此信物如同见了我一般,你二人查案过程中若遇阻拦,可凭此印鉴随意处置!”
  陆谦和沈青江见太子如此赤诚相待,心里也大为触动,陆谦接下太子印鉴,行礼道:“下官谨遵太子殿下懿旨。”
  杨显爽朗地笑道:“这就对了!”他拍了拍陆谦的肩膀,而后示意二人落坐,三人年纪相仿,若不是身份之差,三人坐在一起倒像是至交好友一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