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3)
奉司昊点点头,不再问,开始说起他在巴黎的生活。
听着听着,蒋可人想,他有任性的资本,也有放得下过去的优渥生活。而她若是他那个位置,肯定是不会轻易放弃送到嘴边的肉的。
当然,夏虫不可语冰,没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劝人大度天打雷劈,所以她能做的,是祝福他一切过得好。
而巴黎,她是绝不会再来的了。
其实两头婚的生活,远不如蒋可人对奉司昊转述的那样平和,其实仍旧鸡飞狗跳。
只是没必要再告知他这个局外人。
“就送你到这里吧。”
“可人,好好去过你想过的人生,不要为任何人改变。”
没有人值得谁去改变,从心所想,便是正道。
30番外1:她们
<1>
蒋淑兰在平江的退休再就业上轨道后,她和耿若云打铁趁热又开了一间分店。
店面选在一片写字楼的附近,瞄准OL市场,走经济实惠的中端价位路线,不似第一家店,有定制服务。这间分店专门找设计专业的在读学生设计,一来节省不必要的成本,二来更加贴近年轻人市场。
最初耿若云是不同意这个冒险做法的,但蒋淑兰用市场的结果,说服了她。
尽管部分地方节省了成本,但不代表她们会放弃质量和口碑。而且现在年轻女性花钱欲望较上一辈,在同样的年纪时期,要更加舍得,也就意味过低的定价不会留住客人,反而会惹来怀疑。
在物价飞涨的年代,大部分人已被说服“便宜没好货”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跟不上消费水平,所以定价也不能过高,会流失也会违背她们原本对这间分店的定位。
解决了定位和开业第一要务起店名之后,她们着手开店的第二要紧的事,聘请店长和店员。蒋淑兰要负责总店的运营,而耿若云也有自己家业要打理,这就意味着这位店长必须长期在岗,不能轻易离职。
面试了许久都没有合心意的,耿若云都想从自家公司调配人手过来用了,她在通讯录翻来覆去,又看了一遍朋友圈,刷到蒋宜立发的动态,她在陪蒋辰骏带娃。
“淑兰阿姨,你的儿子找工作了吗?”
“算了吧,他现在心里眼里都只有自己的孩子。”蒋淑兰对蒋辰骏的能力嗤之以鼻,“他自己的事业没开始就去当全职奶爸了,他哪里会做生意?”
“能把家务操持好也是个能力啊……”说到这里,耿若云又往下刷到自己邻居的近况,“要不请个宝妈再就业?”
“行吗?我们客源定位……”蒋淑兰顿了顿,“我这样的退休人员都能再就业,宝妈肯定也可以。再说了,这附近写字楼里面的上班族,总不会全是单身吧。”
耿若云点开对话框,感叹道:“她以前可是销售一把手啊,当然是有能力我才愿意高看两眼。”
就在这种严谨准备中,开展了她们合作的第二间分店。
开业前期工作已经很是繁重,开业后不仅繁重,还充满业绩压力。所幸蒋宜立在新团队里已经站稳脚跟,爬到二把手的位置,她平常也能帮忙做做饭送去给蒋淑兰吃。
看她母亲在退休的年纪还在发光发热,她除了佩服,更多的想法是,她可不要过这样的劳作生活。如是这般便是两代人的代沟吧,劳作了大半生,又经历过磨难的一代,会更加瞻前顾后,即便退休了,也不敢好好享受——更别提现在根本没资格享受。
蒋淑兰都算好的了,别的老太太照顾完老头子,又要照顾小子生的孙子。或者给女儿带外孙,没有自己姓氏的孩子,一生除了受本姓人的气,还要受外姓人的,临老了才来感叹没有自己的房间。
既然无论哪代普通人,这一生怎么过都是错,为何不肆意些,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蒋淑兰性格就是不能受气,在她的保护下,蒋宜立虽然性格软,但也没有受过太多气,更没吃什么苦。唯一的苦,大概就是上班吧,所以她现在努力工作赚钱,退休后就要享受生活,而且越早退越好。 ↑返回顶部↑
听着听着,蒋可人想,他有任性的资本,也有放得下过去的优渥生活。而她若是他那个位置,肯定是不会轻易放弃送到嘴边的肉的。
当然,夏虫不可语冰,没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劝人大度天打雷劈,所以她能做的,是祝福他一切过得好。
而巴黎,她是绝不会再来的了。
其实两头婚的生活,远不如蒋可人对奉司昊转述的那样平和,其实仍旧鸡飞狗跳。
只是没必要再告知他这个局外人。
“就送你到这里吧。”
“可人,好好去过你想过的人生,不要为任何人改变。”
没有人值得谁去改变,从心所想,便是正道。
30番外1:她们
<1>
蒋淑兰在平江的退休再就业上轨道后,她和耿若云打铁趁热又开了一间分店。
店面选在一片写字楼的附近,瞄准OL市场,走经济实惠的中端价位路线,不似第一家店,有定制服务。这间分店专门找设计专业的在读学生设计,一来节省不必要的成本,二来更加贴近年轻人市场。
最初耿若云是不同意这个冒险做法的,但蒋淑兰用市场的结果,说服了她。
尽管部分地方节省了成本,但不代表她们会放弃质量和口碑。而且现在年轻女性花钱欲望较上一辈,在同样的年纪时期,要更加舍得,也就意味过低的定价不会留住客人,反而会惹来怀疑。
在物价飞涨的年代,大部分人已被说服“便宜没好货”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跟不上消费水平,所以定价也不能过高,会流失也会违背她们原本对这间分店的定位。
解决了定位和开业第一要务起店名之后,她们着手开店的第二要紧的事,聘请店长和店员。蒋淑兰要负责总店的运营,而耿若云也有自己家业要打理,这就意味着这位店长必须长期在岗,不能轻易离职。
面试了许久都没有合心意的,耿若云都想从自家公司调配人手过来用了,她在通讯录翻来覆去,又看了一遍朋友圈,刷到蒋宜立发的动态,她在陪蒋辰骏带娃。
“淑兰阿姨,你的儿子找工作了吗?”
“算了吧,他现在心里眼里都只有自己的孩子。”蒋淑兰对蒋辰骏的能力嗤之以鼻,“他自己的事业没开始就去当全职奶爸了,他哪里会做生意?”
“能把家务操持好也是个能力啊……”说到这里,耿若云又往下刷到自己邻居的近况,“要不请个宝妈再就业?”
“行吗?我们客源定位……”蒋淑兰顿了顿,“我这样的退休人员都能再就业,宝妈肯定也可以。再说了,这附近写字楼里面的上班族,总不会全是单身吧。”
耿若云点开对话框,感叹道:“她以前可是销售一把手啊,当然是有能力我才愿意高看两眼。”
就在这种严谨准备中,开展了她们合作的第二间分店。
开业前期工作已经很是繁重,开业后不仅繁重,还充满业绩压力。所幸蒋宜立在新团队里已经站稳脚跟,爬到二把手的位置,她平常也能帮忙做做饭送去给蒋淑兰吃。
看她母亲在退休的年纪还在发光发热,她除了佩服,更多的想法是,她可不要过这样的劳作生活。如是这般便是两代人的代沟吧,劳作了大半生,又经历过磨难的一代,会更加瞻前顾后,即便退休了,也不敢好好享受——更别提现在根本没资格享受。
蒋淑兰都算好的了,别的老太太照顾完老头子,又要照顾小子生的孙子。或者给女儿带外孙,没有自己姓氏的孩子,一生除了受本姓人的气,还要受外姓人的,临老了才来感叹没有自己的房间。
既然无论哪代普通人,这一生怎么过都是错,为何不肆意些,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蒋淑兰性格就是不能受气,在她的保护下,蒋宜立虽然性格软,但也没有受过太多气,更没吃什么苦。唯一的苦,大概就是上班吧,所以她现在努力工作赚钱,退休后就要享受生活,而且越早退越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