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严禄平不敢怠慢,双手接过战报,一路小跑入内廷。
此时江书鸿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听闻外面急促脚步声,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慌张?”
数月的浸淫已使她举手投足间,都有了十足的皇帝威严。
严禄平却一反往日的谨慎沉稳,扑通跪倒,高举战报:“陛下!东瀛捷报!公主殿下大胜!”
江书鸿也冷静不再,猛地站起,一把夺过战报,撕开火漆封印,展开细看。只见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
“儿臣萧应婳谨奏:”
“东瀛叛军十万,据险顽抗。儿臣先破鹿岛,斩松平义忠;再克赤岩城,擒小西行远;终战平户湾,亲斩藤原信玄!”
“三战皆捷,斩首五万,降者三万,余众溃散。东瀛诸岛,尽归王化!”
“儿臣不日班师,献俘阙下!”
江书鸿看这从字形到内容都如此恣意的一封信,双手微颤,几欲落泪。
“我早说你能,我早说你能走到这一步……”
次日早朝,钟鼓齐鸣,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江书鸿高坐龙椅,面色难得的红润,显然心情极佳。
“昨日战报已至,好叫众卿知道,”她缓缓开口,声若洪钟,“凤威大将军萧应婳,在东瀛连战连捷,已平定叛乱!”
百官虽已有耳闻,却知道此时更要凑趣,闻言纷纷跪拜:“恭贺陛下!公主殿下神武!”
江书鸿示意严禄平逐字宣读捷报,战报虽短,其中惊险却可见于字里行间;三战三捷,其中快意又叫人心神为之所动。
殿内一片惊叹,朝中老将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公主殿下用兵如神,可堪当世名将!”
江书鸿很满意众人的反应,龙颜大悦,朗声道:“凤威大将军立此不世之功,朕决议重赏!”
她环视群臣,一字一顿道:“即日起,封萧应婳为镇海大将军,统辖东海三州水师,开府建牙,亲掌军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凤威大将军,是个好听的名号;镇海大将军,却是个实职。
兵部尚书贺大人当即出列,高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江书鸿眯起眼睛:“爱卿有何异议?”
贺大人心知为公主出兵一事,自己已惹得皇帝不快,然而为国家社稷着想,他贺某绝不能坐视不理。
他跪伏在地,痛心疾首:“陛下,我朝从未有女子掌实权军职!公主虽立战功,但终究是金枝玉叶,岂可委以兵权?若开此先例,恐天下哗然!”
礼部尚书徐大人也紧随其后:“陛下,女子统兵,有违祖制啊!”
御史大夫也附和道:“公主殿下已享尊荣,若再掌兵权,恐遭非议……”
江书鸿面色渐冷:“凤威大将军连破三城,斩敌酋,平叛乱,这样的功劳,若是个皇子,你们早跪着求朕给他封王了吧?”
事关天家威严,无人敢接话,殿内一时无人开口。
终于有人出声,却是公主的亲外祖父,尚书令沈大人:“徐大人口口声声祖制,可还记得高祖有言'选将唯才,不论出身'?当年太宗皇帝用女将平南诏时,你们祖宗的祖宗出生了吗?”
徐大人被噎得脸色发青,却也不敢对沈大人说重话:“沈公,此一时彼一时……” ↑返回顶部↑
此时江书鸿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听闻外面急促脚步声,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慌张?”
数月的浸淫已使她举手投足间,都有了十足的皇帝威严。
严禄平却一反往日的谨慎沉稳,扑通跪倒,高举战报:“陛下!东瀛捷报!公主殿下大胜!”
江书鸿也冷静不再,猛地站起,一把夺过战报,撕开火漆封印,展开细看。只见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
“儿臣萧应婳谨奏:”
“东瀛叛军十万,据险顽抗。儿臣先破鹿岛,斩松平义忠;再克赤岩城,擒小西行远;终战平户湾,亲斩藤原信玄!”
“三战皆捷,斩首五万,降者三万,余众溃散。东瀛诸岛,尽归王化!”
“儿臣不日班师,献俘阙下!”
江书鸿看这从字形到内容都如此恣意的一封信,双手微颤,几欲落泪。
“我早说你能,我早说你能走到这一步……”
次日早朝,钟鼓齐鸣,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江书鸿高坐龙椅,面色难得的红润,显然心情极佳。
“昨日战报已至,好叫众卿知道,”她缓缓开口,声若洪钟,“凤威大将军萧应婳,在东瀛连战连捷,已平定叛乱!”
百官虽已有耳闻,却知道此时更要凑趣,闻言纷纷跪拜:“恭贺陛下!公主殿下神武!”
江书鸿示意严禄平逐字宣读捷报,战报虽短,其中惊险却可见于字里行间;三战三捷,其中快意又叫人心神为之所动。
殿内一片惊叹,朝中老将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公主殿下用兵如神,可堪当世名将!”
江书鸿很满意众人的反应,龙颜大悦,朗声道:“凤威大将军立此不世之功,朕决议重赏!”
她环视群臣,一字一顿道:“即日起,封萧应婳为镇海大将军,统辖东海三州水师,开府建牙,亲掌军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凤威大将军,是个好听的名号;镇海大将军,却是个实职。
兵部尚书贺大人当即出列,高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江书鸿眯起眼睛:“爱卿有何异议?”
贺大人心知为公主出兵一事,自己已惹得皇帝不快,然而为国家社稷着想,他贺某绝不能坐视不理。
他跪伏在地,痛心疾首:“陛下,我朝从未有女子掌实权军职!公主虽立战功,但终究是金枝玉叶,岂可委以兵权?若开此先例,恐天下哗然!”
礼部尚书徐大人也紧随其后:“陛下,女子统兵,有违祖制啊!”
御史大夫也附和道:“公主殿下已享尊荣,若再掌兵权,恐遭非议……”
江书鸿面色渐冷:“凤威大将军连破三城,斩敌酋,平叛乱,这样的功劳,若是个皇子,你们早跪着求朕给他封王了吧?”
事关天家威严,无人敢接话,殿内一时无人开口。
终于有人出声,却是公主的亲外祖父,尚书令沈大人:“徐大人口口声声祖制,可还记得高祖有言'选将唯才,不论出身'?当年太宗皇帝用女将平南诏时,你们祖宗的祖宗出生了吗?”
徐大人被噎得脸色发青,却也不敢对沈大人说重话:“沈公,此一时彼一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