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却也更不安于母后将有的反应,因那信上的内容实在太过骇人。
“我已与他重新交换身体,暂时瞒过今日,不知日后他是否会察觉。”
信中的第一句便让沈皇后有些看不懂,好在有萧应婳在一旁细细解释。
因知道这件事太匪夷所思,她把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连同自己是如何知道的、被派去打仗是江书鸿的手笔,也都一并和盘托出。
说完便静静不语,等着沈皇后慢慢消化。
沈皇后心中确实涌起惊涛骇浪,却隐隐有一种并不意外的“原来如此”之感。
她就说,一向坚持要萧应婳和亲的皇上,怎么突然心意变化如此之大,愿意派她凤驾亲征?一向视她为打理后院的贤妻的皇上,怎么会反过来劝说她放婳儿去外头有一番作为?
她就说,皇上登基这么多年了都没有过大动作,怎么这些日子接连颁布了那么多新政令?从来都要把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怎么突然就舍得给边关将军那么大的自主权?
她就说,贵妃这么多年都把皇上哄得那样好,这个女人的聪明、懂事与隐忍她都看在眼里,怎么会在有孕后反而惹怒了皇上,被禁足整整数月?
如此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沈皇后虽然需要一些时候才能接受灵魂交换这样奇异的故事,却已在心头有些庆幸。庆幸是和萧应婳关系如此好的江书鸿登上皇位,才给了婳儿这样的机会。
甚至有些钦佩,钦佩她做了自己也许儿时想过、却早已放下的事情,钦佩她在那个位置上做得那样好。
然而她很快意识到不对劲:信中写的是两人已经换回来了,那江书鸿如今的处境,岂不是岌岌可危?
沈皇后急忙往后看去,便愕然发现,后文已提到了自己。
“如今情况危急,我就不废话了,你需帮我做几件事。其一,把下面的事告诉皇后。”
“中宫无子,是因皇帝授意!”
仅仅这一句,便让沈皇后如遭雷劈,双目险些失了神,只牢牢盯着这十个字。
“皇帝忌惮沈家大权在握,若嫡子早立,会迫他效法高祖禅位的旧事。这些年来,只有贤妃能诞下子嗣,正因她父亲不过是五品言官。”
“他养心殿的小书房里,有许多陈年的密信,我近日才翻到你出生那年。你的出生是个意外,皇后身体康健,那时又年轻体壮,尚在府邸的皇帝心不够狠,避子汤药剂量不足,竟使她怀上了你。”
“好在你是个女孩,否则不见得能活到今日。”
萧应婳跟着沈皇后一起又重读一遍,再看到这句话,心中比起上一遍的震惊与后怕,更多了几分讽刺。
因我是女孩,不会有继承皇位的权利,你才如此放心地留下了我;然而恰恰因为我是女孩,永远无法名正言顺地拿到权力,反而起了大逆不道的心思。
父皇,你也太小看女孩了。
“皇帝在你出生后,便下了‘沈氏女不宜再育’的密令,命人重调了你母后的避子汤剂量。否则光是你母后多年不孕便罢了,沈家的惠才人圣宠并不少,又年轻健康,好生调养着,怎会几年来肚子没有动静?”
“你外祖父沈大人去岁寻来的十二匹汗血马,本当充入御厩,为何突然染疫暴毙?他虽已年迈,身体却一向康健,怎会近两年连换季都要病上一场?若没有辅佐你出征一事,你舅舅的羽林卫郎将一职,皇上已属意换成孟婕妤的叔父……”
明明后面还有长长的内容,沈皇后却因泪盈于睫,视线已有些模糊,不足以使她接着看下去。
萧应婳能想象她此时的心情,于是像个大人一般,把母亲揽在怀里。
远处的江书鸿处境堪忧,近处的母后在她面前恸绝,她自觉已忍无可忍。
“母后,”她一字一顿地说,“沈家没有皇子,不如就让我来当皇帝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