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面的人看不清,犹在吵吵嚷嚷道“让一让”,挤进前面又识字的,却都睁大了眼睛,惊得一时沉默了。
  因为上头的消息实在闻所未闻,叫他们不禁把眼睛揉了又揉,疑心是自己看错了。
  已有反应过来的前头的人,扯高了嗓门向后头喊道:“女人要当官啦!”
  告示上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为广开才路、选贤举能,即日起东海三镇,无论男女,凡通晓经史、明达政事者,皆可应选官吏,以彰公平之治。今特此昭告:”
  “凡本地女子,年十六以上,通文墨、晓算术、知律例者,皆可于每期官吏选拔时报名应试,亦可经由推举上任。”
  “以《论语》《律例》及职责实务,择优录用。取中者量才授职,或任书吏、或司仓廪、或协理民政,俸禄与男子同。若有阻挠应选、诽谤生事者,依律究办!”
  一时间,整个主城茶肆酒肆之间,人人议论此事。
  奔走相告之下,偏远些的城镇也很快传到了。
  东海三镇东抵黑礁群岛,再向东便是远洋商船的航线,西至落雁关,南临赤沙咀,北以莲花山脉南麓为屏,山后就是中原州府的税卡与官道。
  这片土地因地势阻隔、民风未开之故,并非朝廷下功夫治理的地方,自主权一向很高;萧应婳来时就有开府建牙、自设属官的圣旨,如今又得了江书鸿要挟萧景明拿到的承诺,理论上自然可以左右此地的官吏选拔。
  若是在中原或江南地区的辖地,尚且会被文人士子、世家望族群起反对;然而此地女子本就与男子地位无甚分别,接受起来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甚至有几代女子掌权的家族,困惑朝廷怎么到现在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阻力自然也是有的,这里有从中原而来寻找机遇的商人,亦有部分朝廷派来的各级官员,或在茶余饭后抱怨几句,或已商议着要联名去将军府劝谏。
  还不等劝谏的人找上门去,将军府又有告示贴了出来:半月之后,就有第一批选吏的考试。
  因之前这个位置已有男吏,故这一批只许女子报名。
  风声迅速传遍了伏波城。
  “女子抛头露面,已是伤风败俗,”酒肆里中原口音的男子指点江山,“若再让她们执掌公文、审讯男犯……成何体统!”
  “放屁!”一道比他更高的女声插了进来,伴随着拍在他面前桌子上的一巴掌,“我看你这个小爷们不在家里好好操持家务,大白天在外头喝酒,才是伤风败俗!”
  “你说什么?”那男子惊得险些跳起,他刚来此地不久,还不习惯这里的女子习性,闻言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怎能、怎能说出那样粗俗的两个字?”
  “我说放你爹的狗屁!”那女子丝毫不让,直直向前逼近,使男子不由向后退了两步。
  她约莫二十四五的年纪,身量高挑,肩背挺直,像一杆青竹。一双眸子黑亮如点漆,看人时不躲不闪。皮肤是常年在檐下、码头间走动晒出的浅麦色,嘴角有一道浅浅的疤。
  酒肆里的人大多认得她,已有人上来劝道:“阿夏姐,算了吧,跟他们这些呆头呆脑的外地男人搅缠什么道理?”
  蒲夏是附近几条街巷里闻名的人物:她家里长辈去得早,家产却不少,亲戚又恶,街坊都为这户人家惋惜,说这家的孩子们要受罪。
  却不想,彼时年仅十七八岁的蒲夏,扛着把扫帚立在家门口:“谁敢进来一步,我叫他尿着裤子回去!”
  白天在码头盯着货船卸货,夜里拨算盘对账。盐商压价,她拎着酒坛子闯进宴席,三碗烧刀子的烈酒下肚,硬把每担价抬了二十文。
  她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还把弟弟妹妹送进了学堂。
  “是这个道理,”闻言,她朗声一笑,居高临下的睨了那中原男子一眼,“别让我再看见你在哪里又放这种狗屁!”
  说罢扬长而去,只留给酒肆众人一句:“我蒲夏,这就要去当官了!”
  她步子大而稳,衣角生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