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蒲夏很会说服自己。
屏风后的江书鸿也在小声与萧应婳说话:“有些可惜了,她这样从商的人才,本该是当海税主事的料子。”
“是有点,”萧应婳微微点头,“不过脾气急了点,是得再磨磨。”
“已经很好了,”江书鸿安慰道,“你看她气成那个样子,都没有踹桌子呢。”
萧应婳忍不住“噗嗤”一笑。
这调侃的是礼部侍郎王大人,脾气暴躁易怒,名声一向不好,前年秋闱时与人比试狩猎输了,气急败坏地踹在桌子上,结果脚趾受了伤,好些日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在京中当了许久笑料。
“那样的脾气都能当礼部侍郎了,她当个小官小吏,又有什么做不得的?”
两人对视会意一笑,又去看另一桌了。
因只有两百个考试的名额,又有四五个属官同时记录报名的人,报名的时间就只设了一天。到了约莫申时三刻,名册上已满两百,新进来的人便被拒之门外了。
“告示上写明了是先到先得,诸位请回吧!”主事的属官边高声吆喝,边就要关上门落锁。
“慢着——”
不远处飞奔来一个小娘子,瞧着只有十四五的年纪,气喘吁吁地停在了属官面前。
还未来得及喘匀这口气,便听属官已不耐烦道:“不是说了吗?先到先得,没有位置就是没有位置了。”
又打量了她一眼,摇头笑道:“何况你这个年纪,早些来了也报不上。”
“我不是来报名的,”那小娘子好不容易缓过来点,说话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要帮我姐姐改她的位置,她填错了!”
属官不由摇头幅度更大了些:“哪能这样改呢?你如何证明那是你姐姐?又如何证明她是填错了,还是你要篡改她的意愿?”
小娘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心虚,又立刻强装理直气壮道:“那自然是我亲姐姐,你去外头问问,谁人不知我姐姐蒲夏?”
正打算离开的江书鸿与萧应婳,就这样被“蒲夏”两个字吸引,驻足望了过来。
只是两百号人,两人记忆力都不差,有些印象还是不难的,何况这个蒲夏还是第一个,又有些自己的风格在身上,是以二人都有印象。
“这是怎么了?”萧应婳出言问道,边拉着江书鸿走了过来。
那属官见是将军来了,忙就准备行礼,小娘子看他神情,便知道真正能主事的人来了,眼神“蹭”的一亮,朝着她们便喊道:“大人明鉴,我姐姐该填海税主事啊!”
萧应婳很有兴致,随意叫起了属官,也不追究这小娘子不行礼的事,只问道:“你是蒲夏的妹妹?你叫什么?”
“我自然叫蒲秋。”小娘子虽很快答了,却有些奇怪地看着萧应婳,眼神仿佛在问,夏后面是秋不是人人皆知的事吗?
萧应婳:……我知道的,只是想不到你们家起名真的这么简单。
蒲秋却已连珠炮般继续说她姐姐了:“我姐姐从十六岁起就接手了家里的一应事务,我家是行商的,尤其是做海商生意,姐姐操持我们家里多年,不仅没丢了父母在时的基业,反倒越做越多了。”
“她在海商那里混迹多年,海税那点事,摸得门儿清!让她去其他地方实在浪费了,我才斗胆来求将军给她改一改,还去海税主事吧。”
萧应婳心里其实也是可惜的,于是柔声安慰她:“你莫急,这却不是我能决定的了。你姐姐不能做海税主事,是因着……”
“我知道,”话未说完,已被蒲秋急匆匆地打断了,“可是若她不必继续操持家里的产业,能不能当这个海税主事呢?”
萧应婳与江书鸿对视一眼,两人交换了眼神,皆有些疑惑在里头。于是又转向蒲秋问道:“可以是可以,你们家里的那些生意准备怎么办呢?总不能都不要了。”
听闻此言,蒲秋却有些骄傲地挺起胸来:“有我呀,我能管呢!” ↑返回顶部↑
屏风后的江书鸿也在小声与萧应婳说话:“有些可惜了,她这样从商的人才,本该是当海税主事的料子。”
“是有点,”萧应婳微微点头,“不过脾气急了点,是得再磨磨。”
“已经很好了,”江书鸿安慰道,“你看她气成那个样子,都没有踹桌子呢。”
萧应婳忍不住“噗嗤”一笑。
这调侃的是礼部侍郎王大人,脾气暴躁易怒,名声一向不好,前年秋闱时与人比试狩猎输了,气急败坏地踹在桌子上,结果脚趾受了伤,好些日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在京中当了许久笑料。
“那样的脾气都能当礼部侍郎了,她当个小官小吏,又有什么做不得的?”
两人对视会意一笑,又去看另一桌了。
因只有两百个考试的名额,又有四五个属官同时记录报名的人,报名的时间就只设了一天。到了约莫申时三刻,名册上已满两百,新进来的人便被拒之门外了。
“告示上写明了是先到先得,诸位请回吧!”主事的属官边高声吆喝,边就要关上门落锁。
“慢着——”
不远处飞奔来一个小娘子,瞧着只有十四五的年纪,气喘吁吁地停在了属官面前。
还未来得及喘匀这口气,便听属官已不耐烦道:“不是说了吗?先到先得,没有位置就是没有位置了。”
又打量了她一眼,摇头笑道:“何况你这个年纪,早些来了也报不上。”
“我不是来报名的,”那小娘子好不容易缓过来点,说话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要帮我姐姐改她的位置,她填错了!”
属官不由摇头幅度更大了些:“哪能这样改呢?你如何证明那是你姐姐?又如何证明她是填错了,还是你要篡改她的意愿?”
小娘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心虚,又立刻强装理直气壮道:“那自然是我亲姐姐,你去外头问问,谁人不知我姐姐蒲夏?”
正打算离开的江书鸿与萧应婳,就这样被“蒲夏”两个字吸引,驻足望了过来。
只是两百号人,两人记忆力都不差,有些印象还是不难的,何况这个蒲夏还是第一个,又有些自己的风格在身上,是以二人都有印象。
“这是怎么了?”萧应婳出言问道,边拉着江书鸿走了过来。
那属官见是将军来了,忙就准备行礼,小娘子看他神情,便知道真正能主事的人来了,眼神“蹭”的一亮,朝着她们便喊道:“大人明鉴,我姐姐该填海税主事啊!”
萧应婳很有兴致,随意叫起了属官,也不追究这小娘子不行礼的事,只问道:“你是蒲夏的妹妹?你叫什么?”
“我自然叫蒲秋。”小娘子虽很快答了,却有些奇怪地看着萧应婳,眼神仿佛在问,夏后面是秋不是人人皆知的事吗?
萧应婳:……我知道的,只是想不到你们家起名真的这么简单。
蒲秋却已连珠炮般继续说她姐姐了:“我姐姐从十六岁起就接手了家里的一应事务,我家是行商的,尤其是做海商生意,姐姐操持我们家里多年,不仅没丢了父母在时的基业,反倒越做越多了。”
“她在海商那里混迹多年,海税那点事,摸得门儿清!让她去其他地方实在浪费了,我才斗胆来求将军给她改一改,还去海税主事吧。”
萧应婳心里其实也是可惜的,于是柔声安慰她:“你莫急,这却不是我能决定的了。你姐姐不能做海税主事,是因着……”
“我知道,”话未说完,已被蒲秋急匆匆地打断了,“可是若她不必继续操持家里的产业,能不能当这个海税主事呢?”
萧应婳与江书鸿对视一眼,两人交换了眼神,皆有些疑惑在里头。于是又转向蒲秋问道:“可以是可以,你们家里的那些生意准备怎么办呢?总不能都不要了。”
听闻此言,蒲秋却有些骄傲地挺起胸来:“有我呀,我能管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