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彧回宫的那日,肃王带着肃王妃进宫了一趟。
  肃王妃不复从前那般心气,见到明蕴之时,并无从前的讨好或是算计,只是平平静静地朝她行了个礼,道:
  “今日进宫,是想与娘娘说一声,我家王爷会与殿下开口往封地去。往后,无诏不会再回京了。”
  她是有想争的心思的。
  平宣帝刚病的时候,她自以为抓准了时机:齐王还未归京,康王造反,太子平叛,整个京城中只有肃王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子,此时若能将朝政牢牢把持在手心,岂不是一桩美事?
  奈何肃王实在扶不上墙。
  一日日过去,她只好认了命——看着康王那折腾的模样,她竟看肃王越看越顺眼,哪怕争不了什么,却不至于日日担忧着性命之事。肃王与她惯来亲近,他抱着她,夜里好生说了一回话,夫妻之间将话讲开,她心里那点儿本就不太大的执念,便也消散了。
  也罢,也罢。
  事关皇权,是前朝之事,明蕴之不表态,只笑了笑:“瞧着嫂嫂近来气色越发好了。”
  肃王妃无奈一笑。自从决定不管外头的事,丈夫省心,儿子听话,她气色自然一日日好了起来。加上从前心中暗恨的陈皇后被远远送走,这辈子怕是都回不了宫,她心中痛快至极,那日连饭都多吃了几碗。
  想到从前看不惯的人,她提到康王妃:“三弟妹这几日,可有要入宫的意思?”
  康王造反,已然身死。留于京中的康王妃与其家眷自然都成了被讨伐的对象。好在那时齐王回到京中,和姚玉珠一商议,决定将其先禁足在康王府中,那些叛军余孽究竟如何处置,还是得交由裴彧定夺。
  想到裴琦,明蕴之温柔一笑:“送了些东西来,倒是没提入宫的事。”
  送走肃王妃,明蕴之看着那些送来的东西,浮现出了几分柔情。
  康王妃想是早早知晓了康王的野心,寻找过退路。她手中握着些证据,只交出了一部分,表了忠心。
  她自保之意明显,声称那些荣华富贵不敢再沾染,只愿裴彧容她母女一处安身,待她与裴琦安定下来,自会将那些官员的名单交于朝廷。
  夜里,裴彧恰与明蕴之说起此事,问了问她的意思。
  康王妃所能掌握的证据,龙骧府其实也查得大差不差了,并无什么决定性的作用。裴彧还念及许久以前,明蕴之管理宫务,时常被几个妯娌宫妃暗中刁难的事,直言此事交予她来决定。
  明蕴之手捧着裴琦送来的小画册子,柔声道:“世事如流水,殿下秉公处理便是。”
  那日在西山行宫,裴琦曾言,在外头脾气泼辣,处处不饶人的康王妃会据她所述,将她那稀奇古怪的梦梦境都画下来。听得此事时,有那么一个瞬间,明蕴之竟对这个小小孩儿生出了几分羡慕之情。
  如今她早已释怀,过去一年有余,裴琦也长大了不少,开了蒙认了字,也会抓起画笔,童稚的笔触铺满了整个小册子。
  明蕴之看得出来,其中好几幅,画的是她。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坐在画中的裴琦身边,想念着许久未见的二伯母。
  明蕴之看得心都皱了。
  前世,裴彧也不曾对康王妃和裴琦赶尽杀绝,只是贬为庶人,赶出了京城。康王妃自己有些积蓄,抄没家产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给她留下了一些傍身之物,凭着那些东西,她和裴琦安安稳稳地隐居在外,倒是潇洒。
  “旁的没什么,就是想给琦儿郡主的名号保住,母女两人在外头,到底还是要有些倚仗。不需多么豪奢富贵,只是免得被人欺辱,平平安安的就好。”
  明蕴之与裴彧商量:“她们毕竟是反贼家眷,那些额外的银两与所需,从我账上出,可好?”
  裴彧笑她小人之心。留其性命本就不难,便是不夺爵位,也有的是由头,光一个彰显他宽仁,安定朝堂的理由,也足够搪塞那些多嘴的朝臣了。
  “哪里就养不起两个女子了。倒是你,分明荷包空空,还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不心虚?”
  明蕴之合上画册,让裴彧闭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