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3)
崔婆婆今日恰好休息,便在自个儿的房间接待了她:“三娘来了,今日又带了什么好吃的?”
尹遥提起手中的食盒,笑道:“这是我和舅舅做的茱萸卤鹅及富贵石榴鹅,想着请公主和婆婆尝尝呢。”
她今日带来两份吃食,其中一份是献给公主的,另外一份向来是孝敬崔婆婆的。
那日捉奸之事后,尹遥与崔婆婆还见过几次,不过尹遥是个识时务的,从未主动提起当日之事,只当做无事发生。再加上后来薛怀义又飞黄腾达,尹遥就更是三缄其口了。
崔婆婆素喜她机敏,也愿意跟尹遥多说几句,她朝尹遥道:“公主最近胃口不大好,鹅肉虽美味,却也略显油腻,这回便不能呈上去了。”
尹遥见无缘献给公主,也不强求,见崔婆婆这会儿有空,便将食盒中的吃食端出来摆在桌上。
她笑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不如婆婆趁热尝尝,看我和舅舅谁的手艺好?”
见她似有话要说,崔婆婆便举起筷子:“成,那老婆子便班门弄斧,品鉴品鉴。”
尹遥又将食盒中的竹筒取出,将其中的饮子倒入杯中,又闲聊了几句,这才缓缓切入正题,提起了寿宴之事。
崔婆婆喝了口饮子,又叹口气:“怕是不好提起此事。”
尹遥以为是因去岁的寿宴刺杀之事,崔婆婆怕惹公主生气,不敢提起再让自个儿承办。
崔婆婆却摇摇头:“你道公主为何最近胃口不好?只因再过几日,便是已故驸马的忌日了,公主一向心绪难平,自然也吃不下什么。”
想起第一次来千金公主府时,曾做过一道团油饭,便是当年驸马为公主朝沈老郎君处寻来的,公主府还因此与沈记结缘。
尹遥想了想,笑道:“婆婆可知,还有何菜肴亦与驸马有关?我想尝试看看,能否得公主开怀一笑。”
第97章
尹遥这问题一出来,崔婆婆就叹了口气:“三娘问到点子上了,公主最近确实在念叨着,当年驸马曾带她品尝过的一道佳肴。”
瞧了瞧她的神色,尹遥疑惑道:“既然如此,那令府上疱人烹制便是,婆婆为何愁眉不展?”
崔婆婆摇摇头,又叹了口气:“三娘有所不知,那道菜做法虽简单,不过是大火清蒸而已,只是食材却难得,神都城中并没有啊……”
经崔婆婆一番解释,尹遥才弄明白,原来公主口中念叨的,乃是年轻时同先驸马一同出行,在鄂州境内品尝到的一种鱼。
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甜,因其产自武昌县境内,也被当地人称作“武昌鱼”。
这回换成了尹遥皱眉,武昌鱼这个品种她自然晓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淡水食用鱼。
武昌鱼也叫做团头鲂,盛产于长江一带,自古便以其细嫩鲜美而著称。千百年来,还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诗句,譬如“秋来倍忆武昌鱼”、“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之类的,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尹遥心道:更何况,还有与亡夫同食这个回忆加成,也难怪公主要怀念呢……
只是她晓得武昌鱼也没用,这神都城与鄂州远隔千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主府都寻不到,她又从哪儿找这鱼?
告别崔婆婆回了南市,尹遥又不死心地把市内的所有鱼行都跑了个遍。
果然,众店家纷纷表示:咱们神都城虽然水路发达,但真不产这武昌鱼啊!
尹遥垂头丧气地回了沈记,迎面遇到了杜昭,他见尹遥神色,关心道:“东家,怎么了?”
尹遥看了他一眼,自从上次她说了“人人都有秘密”之后,两人都颇有成年人的默契,又退回到了东家与伙计的位置,倒比初识时还客气了三分。
不过这事儿毕竟是跟经营有关,杜昭一向见多识广,讨教一番也没什么,她便把在公主府听到的和方才打听到的,都同杜昭讲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