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冉竹淡定地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没事,咱们就按彩排的时候来,该怎么演怎么演。你想想,如果连最挑剔的这一波观众我都能制服,那以后还有什么观众能难倒我呢?”
  -
  虽然当着于郊的面冉竹表现得云淡风轻的,但等于郊去化妆之后,冉竹还是下意识地把《人生站台》这部话剧的剧本拿出来,从头到尾的又再次顺了一遍。
  其实这个剧本,这段时间翻来覆去的早就已经被冉竹刻在脑子里了,而且一群人台上台下也已经排练过无数遍,否则今天也不会搬上舞台来,交给观众们来检验。
  但人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还是下意识地会回到剧本里,来寻求一点心理安慰。因为不管怎么样,演员的立身之本都是作品本身。
  只有作品好,才是真的好。
  话剧没有报幕员,没有主持人。工作人员在幕帘后面把车站的场景搭建好,然后幕布一掀,演员就要上台。
  冉竹是第一个上台的。
  这很好理解,毕竟这幕话剧,本来就是以她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
  而且一上台,冉竹就需要用一小段舞蹈,来表达她对考上大学,离开这个破旧站台的喜悦。
  追光打过来,把冉竹笼在光影中,不止离得近的前面的几排观众们瞪圆了眼睛盯着舞台上的冉竹看,就连观众席后面的观众,第一反应也是惊喜的。
  因为即便他们不知道冉竹这个演员,也没看过她演的任何一部作品和综艺,但他们也能看出来,冉竹是长得极美的。
  之前冉竹为了演好《共生》这部电影,特意跟着舞蹈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舞蹈,后来为了《人生站台》这部话剧,又跟着舞蹈老师霍老师玩命练习了一段时间,虽说舞蹈基本功可能比不上那些从小练习舞蹈的人,但舞台表现力却比一般人都要好一些,再加上身材条件好,腰细腿长的,脸又长得极其漂亮,所以即便是同样的舞蹈动作,由她做出来,感觉也比一般人要好看不少。
  话剧演出的时候,演员的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看过话剧的观众都知道,有时候话剧演员的肢体动作是比较夸张一点点的,他们的动作幅度比较大,而且随着情绪的递近,他们的肢体动作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饱满。
  而除了肢体动作之外,演员的台词也是非常考验演员功底的一环。
  拍电视剧、拍电影,演员台词不行,后期还可以配音,好的配音甚至能给演员加不少分。但话剧舞台上,演员用的都是自己的声音,现场又空旷开阔,你哭要真情实感的哭,笑要酣畅淋漓的笑……你的台词,气息、声调起伏,都是你演出的一部分。
  如果说冉竹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让观众只是稍微的眼前一亮,那当冉竹开始说台词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才是真正的感受到了震撼。
  清晰、流畅、情感充沛饱满,该爆发的时候爆发、该平缓的时候平缓……每一个节奏,冉竹都掌握得非常好,这哪里看得出是话剧届的新人嘛,这任谁看了不得说上一句,这是有几分话剧功底在身上的。
  其中有一段台词,说的是“我生来就是要离开这个地方的,我本来就不属于这里。我要走出这个站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要站在山巅,俯瞰这群蝼蚁。”
  冉竹说这句台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目光淡定而精准地落在了前面几排的观众身上。
  前两排的观众们:“……”莫名感觉到被内涵了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冉竹的眼神很快又收回来了,再加上现场其他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的,所以前面两排的观众虽然感觉到怪怪的,但也只疑心是自己想多了。
  第一幕戏顺利结束之后,很快幕布重新拉上,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布置舞台,准备下一幕戏。
  冉竹和于郊也没时间休息,因为他们也需要重新换演出服,重新做妆造。这第二幕戏,冉竹要从刚才那个意气风发的女孩子变成一个在婚姻生活中被搓磨得锐气尽失的女人。
  所以她的长发直接挽成了发髻,身上的白色连衣裙也换下来了,换成了普通的衬衫和长裤。但即便素面朝天,整个人也有一种人淡如菊的安静和淡然。
  这一幕戏里,有一个场景是冉竹在车站碰到了大学时期的前男友,也就是于郊饰演的角色。然后有一个小动作,是冉竹在于郊发现她之前,特意停下来,对着车窗玻璃整理了一下头发,又拿出口红仔仔细细地给自己补了个妆。
  这一幕戏,被冉竹演绎得很是生动形象,那种极力想要在前任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印象的心情,就通过这些细枝末节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尤其是那些过往有过相似经历的女性观众,在看到冉竹又是整理头发又是补妆的表演之后,都觉得很有共鸣,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两个人坐在站台边的长凳上,闲话家常。
  于郊对她说着台词:“你看上去变化很大,我刚才都没敢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