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上的这份合同多了北农的加入。而北农的入局,是施竞宇实验基地的捐献换来的。
  站在学院的立场,这个合作可以说是风险为零,好处倒是多多。能够零成本获取稀缺土地不说,资本方的介入可以让科研经费暴涨,联合研究院还可以申报农业部的重点项目。而且,在就业环境这么严峻的情况下,研究院还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她都可以料想到黄长兴是怎么连滚带
  爬地抱着这个项目去找校长,简直就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
  一个小小的葡萄酒学院,能够为这个学校拿到和国家级科研基地相当的极大量捐献,还是在自己刚刚上任的第一年,简直可以让他未来十年都在学校里横着走。
  鸿鹄资本也不吃亏。北农的背书可以获取农业部的科研专项补贴,降低鸿鹄的现金投入压力。而且作为权威的农业院校,可以为研究院专利提供可信度,抵御类似VGG似的狙击。还有在税收等各个实际方面的好处,但最关键的是,鸿鹄原本所着眼的就是整个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未来。如果能拉到北农这样的合作伙伴,无疑是如虎添翼。
  并且,施竞宇质押了10%的个人股权作为研究院3年内产出可商用品种的保障,这相当于让他为科研不确定性押上了命脉。
  林珠认为他的命脉就是他的事业、他的钱。
  而且虽然土地捐献给北农,但施竞宇个人承担矿场的修复费。这是笔不小的开销,但如果他不做这个让渡,北农不会在短短半个月内就迅速拍板。除此之外,酒大师还要每年支付给葡萄酒学院200万的“人才共享费”。
  种种妥协只为合同上的一句话:
  将对林珠博士实行“双聘模式”。
  这意味着,林珠将保留教职,学术身份不受资本动摇。
  她不用再有任何纠结了。
  ***
  “林教师!”主任举着塑料杯歪歪倒倒走过来,“我……代表全村的人,敬你!你就是我们朔方山的希望啊!”他仰天大笑,杯中酒荡来荡去,洒掉半杯。“还有,还有……”他转着头边找边说,“还有我们施总,真是我们朔方山……”
  只听到“咚”一声,施竞宇一下撞到背后的木柜上,整个人向后踉跄。幸好一旁的人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施竞宇站稳后,神志已是不清。只见他颤巍巍地举起酒杯,像个白痴一样呵呵念着:“西凤酒,好……好!”
  第54章 ☆、054
  几个人连抬带扛地把施竞宇弄上车,叫了人把车开回去。回了外婆家,林珠想把喝得烂醉的施竞宇弄到土屋里休息。奈何他软得像一摊泥,搬都搬不动。
  她只好把他留在汽车后座。
  林珠把车迁到土屋旁边,下了车,一个人走进葡萄园。她摘下眼镜,银色的月光洒在地上,高度的散光让所有聚集在眼前的光线都变得浪漫。慢慢地、柔和地发散到周围,像仙境。
  她抚摸着那些被钢架保护下来的母藤,感受它们粗糙的表皮,欣赏她们身上的伤疤,像勋章一样,为表彰它们用伤痕汲取力量的坚韧。
  林珠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土壤的表层。微弱的光线下,她可以看见土壤中正在努力钻出的蚯蚓,还有四处忙碌的甲虫。它们预示着这片土地又将迎来新的生机。
  一切都在蠢蠢欲动。
  她站在田埂中间,晚风带来淡淡的野花香。她深呼吸,感受脚下这片土地深沉博大的脉动,她越来越能理解外婆对大地的深情。
  她长长吁出一口气,回头看看车里醉得不省人事的施竞宇,心里的迷雾散不开。
  他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实际上大可不必。
  鸿鹄的重置协议确实需要她,但以他在商场上的强势,不该做如此多的让渡。与其四方周旋,不如直接过来跟她谈判,拿出他一贯的演技、一贯颠倒是非黑白的口才,对他来说都是比牺牲实际利益更“施竞宇”的明智之举。
  如果这是一场考试,作为世界顶尖精算系的学生,这份答卷不仅不是最优解,甚至都拿不了及格分。
  那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林珠内心已经无法否认他这些不符合商业逻辑的行为完全无关个人情感。即使是林珠的一厢情愿或过度分析,也有完整的逻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