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4)
当时不以为然,没想到现世报来
得这么快,现在他已深陷其中。
开发全新概念?时间、成本和市场接受度都是未知数,他目前还没有思路。
正皱着眉头想,手机收到飞常准的提示消息说林珠的飞机将会提前到达。施竞宇立刻散会,嘱咐策划部明早开会的时候拿出初步方案。
***
林珠坐在飞机上,手机里打开的是刘纯给她发来的酒庄宣传手册和产品介绍。
如果不是因为志同道合,两个人肯定不会成为闺蜜。就像林珠认着死理要发扬朔方紫一样,刘纯和张祺这对夫妻档也是对家乡的葡萄爱得深沉,从法国回来之后就回到河北建了酒庄,做龙眼葡萄酒。
龙眼葡萄是中国最古老的葡萄品种之一,皮薄多汁、含糖量高,有独特的清香味。即可以用来酿酒,也可以作为鲜食葡萄食用。
用龙眼葡萄酿出来的酒色泽浅黄,清澈通透,入口甘甜绵柔,回味悠长。
实在值得一试。
她回味着和刘纯的聊天记录,心里不由想到朔方紫和一众本土葡萄品种。
本土品种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近乎荒漠,市场推广的声音微弱如蚊蚋。刘纯的酒庄,如同朔方紫和众多本土葡萄品种的缩影,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里。
问题在于葡萄不行吗?当然不是。
林珠甚至认为,本土品种独特的风味正是市场稀缺的。而且,国潮正当时,不顺着这阵风把国产葡萄品种吹起来,更待何时?
可现实中,确实有一道道无形壁垒拖拽着它们的突围。
消费者端起红酒杯,脑海中浮现的是赤霞珠、梅洛、霞多丽这些国际巨星,国产特色品种?名字都叫不上,更遑论主动尝试。
而且,本土品种往往产量偏低、难以机械化,人工投入巨大;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原料成本更高。
酿造端,需要针对品种特性研发特殊工艺,且受限于规模小,单位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端,流通效率低,库存周期长,资金占用压力大。
最终,一瓶凝聚了风土与匠心的国产特色酒,价格往往不菲。
而让消费者为一个不熟悉、甚至没听说过的品种,付出高昂的入场券,顶着“买了不喜欢怎么办”的风险去消费,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而且,很可能一次不愉快的尝试,可能就永远关上了他们探索国产精品的大门。
林珠望着舷窗外,一片混沌、厚重、无边无际的云海遮挡着视线。
她在想,拒绝被看清的云海之下,到底藏着怎样的风景呢?而太阳的光芒,怎么才能穿透云层,抵达它该去的地方?
作者的话
希文
作者
07-05
晚上二更...
第57章 ☆、0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