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道:“我们商会保证一旦接受对方的聘用,会保护主顾的隐私,只要主顾家不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绝不泄露主顾的账目,也保证如实对账,绝不弄虚作假。”
  有这个底线在,甭管谁管其实都没什么。
  做的好不好,利润能说话。
  杨太太看看儿媳妇。
  杨妻点头,觉得可以。
  只是……成阳县的酒楼可以请靳老板接管,那其他地方的生意呢?
  他们在淮州还有一家酒楼和一家饭馆,在四海府还有一家,另外县里也有生意呢。
  最后沈宁给了一个建议,淮洲府的生意,原本归杨大管的,可以让小杨太太管起来。
  不会?
  那就学。
  在淮州花大价钱请有经验有见识的大掌柜指点。
  淮州地靠运河,可是仅次于苏杭扬州的商贸城市,人烟埠盛,商铺林立,厉害的大掌柜也多得很。
  其实花钱请蔺家一位掌柜都够使的。
  不过沈宁和蔺家关系好,自然不会主动推荐,杨妻跟着杨大在淮州那么久,自然也听说过谁谁的盛名。
  只要对方人品过得去,生意做得不错,那就可以合作。
  至于其他地方的生意,对杨家现下的情况也是用熟不用生。
  就用杨老板以前安排的人手,至于第一负责人,可以从杨家选一个跟杨四叔没那么对付,也小有能力的兄弟。
  定期对账查账,他也没法弄虚作假,而为了保住这份高薪的工作,他也会卖力气的。
  至少短时间内他不敢搞鬼,如果以后有什么想法那时候杨妻估计也学差不多了。
  杨太太不太有主意,可好歹听进去“她是杨家妇,以后要埋在杨家祖坟,靠儿孙后代供奉,守住杨家产业就是守住她的后半生”这句话。
  所以她没有反对儿媳妇,这会儿娘家不得依靠,老二是个混球,杨四爷虎视眈眈,儿媳妇是她长孙的娘,她们的利益才是一致的。
  最后他们就采取了沈宁的建议。
  虽然时辰不早了,可沈宁给杨家的建议是众人从未预想过的办法,说不定自家也能学习。
  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保证意外不会降临自己家。
  若是自己出了意外,家里有商会帮忙操持后事,即便暴毙也能瞑目的。
  所以众人一点不嫌晚,反而谈兴很浓。
  席间杨太太示意儿媳妇多替她敬沈宁,她们孤儿寡母的,起码十年得仰仗商会和沈宁了。
  众人吃饱喝足,又继续聊这事儿。
  沈宁又给靳老板出主意,“靳老板,我瞅着嫂子颇爽利,善决断,你不如让她去好运来坐镇。如此,日常杨太太也能常去酒楼,聊天也好,跟着学学管酒楼也好,对酒楼总归是有好处的。”
  若是从前有人这么提议让自己娘子抛头露面坐堂酒楼,那男人得掀桌子咆哮当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