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74节(1 / 4)
之后他们寻求突破办法。
首先,去大学寻找人才,然后,去国家重点项目里挖些人才过来,尤其是跟车相关的,不管是军用车还是民用车,只要干得好的,都可以‘引进’嘛。
像是阳市拖拉机厂那边的军用坦克项目,就有好些人才。
尤其是八级技工!
可惜,一些年纪大的八级工不是被各厂当作宝贝一样,就是退休了。
那些参与项目的工程师,早就各奔东西了,难找啊。
好在汽车厂这边是中央下的项目,一些地方单位还是很配合的,零零散散的总算是找到了一些人用的人。
这次他们一共选中了三十多个人。
先把人招进来,然后进入项目,这有没有能力,进组干一段时间就能知道了。
开完会。
杨工刚回办公室一会,外头就人找过来了,“杨工,首都大学的那位王主任说有事找您,您给他回个电话。”
杨工办公室没有电话,还得去趟传达室。
首都大学。
电话响了。
王主任赶紧接起电话,“杨工,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这位杜思苦同学想见见您。”
他还激动的告诉了杨工一个好消息,“我们杜同学还会开小轿车!”
电话那端的杨工突然站了起来,“她还会开车?”
这知道这个杜思苦,原本是机修厂的,后来借调到拖拉机厂,参与了军用坦克的项目,在履带板项目中有出色的表现。
据拖拉厂那边反应,这位杜同学有一个八级钳工的师傅,据说学成了。
“对,我刚才带她去试了,会开,会得特别好!”
杜思苦就在旁边听着呢。
这么夸她,怪不好意思的。
杨工在电话里表示,现在就可以把杜思苦同学带过去!
阳市。
沈家。
沈洋拿着户口本,眼睛都盯得发酸了,也没在上面找到杜思苦的名字。更没有他的三个孩子,这户口本是不是弄错了?
“阿洋啊,妈都跟你说了,隔壁老四没跟你结婚,你们没孩子,知道吗。”刘芸说得嘴皮子都破了,可大儿子还是不肯信。
没有就是没有。
这是事实啊。
沈洋放下户口本,抬头看着刘芸,“妈,我明明记得我结婚了,为什么会这样?” ↑返回顶部↑
首先,去大学寻找人才,然后,去国家重点项目里挖些人才过来,尤其是跟车相关的,不管是军用车还是民用车,只要干得好的,都可以‘引进’嘛。
像是阳市拖拉机厂那边的军用坦克项目,就有好些人才。
尤其是八级技工!
可惜,一些年纪大的八级工不是被各厂当作宝贝一样,就是退休了。
那些参与项目的工程师,早就各奔东西了,难找啊。
好在汽车厂这边是中央下的项目,一些地方单位还是很配合的,零零散散的总算是找到了一些人用的人。
这次他们一共选中了三十多个人。
先把人招进来,然后进入项目,这有没有能力,进组干一段时间就能知道了。
开完会。
杨工刚回办公室一会,外头就人找过来了,“杨工,首都大学的那位王主任说有事找您,您给他回个电话。”
杨工办公室没有电话,还得去趟传达室。
首都大学。
电话响了。
王主任赶紧接起电话,“杨工,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这位杜思苦同学想见见您。”
他还激动的告诉了杨工一个好消息,“我们杜同学还会开小轿车!”
电话那端的杨工突然站了起来,“她还会开车?”
这知道这个杜思苦,原本是机修厂的,后来借调到拖拉机厂,参与了军用坦克的项目,在履带板项目中有出色的表现。
据拖拉厂那边反应,这位杜同学有一个八级钳工的师傅,据说学成了。
“对,我刚才带她去试了,会开,会得特别好!”
杜思苦就在旁边听着呢。
这么夸她,怪不好意思的。
杨工在电话里表示,现在就可以把杜思苦同学带过去!
阳市。
沈家。
沈洋拿着户口本,眼睛都盯得发酸了,也没在上面找到杜思苦的名字。更没有他的三个孩子,这户口本是不是弄错了?
“阿洋啊,妈都跟你说了,隔壁老四没跟你结婚,你们没孩子,知道吗。”刘芸说得嘴皮子都破了,可大儿子还是不肯信。
没有就是没有。
这是事实啊。
沈洋放下户口本,抬头看着刘芸,“妈,我明明记得我结婚了,为什么会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