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76节(3 / 4)
知识分子在这边都被称为臭老九, 不受待见, 知识越高, 被欺负得越厉害。
郭庆格得知这书是首都寄来的,想让文秀回个信,给杜思苦道谢。可他们仔细检查了一下,信上的地址写得很糊涂,如果按寄信地址寄回去,只怕送不到杜思苦手上。
“要不,写信给发舅舅家,让他们转交?”文秀有了主意。
郭庆格:“不急。”
很快,他把往年杜思苦寄来的信跟包裹的地址找了出来,机修厂的,阳市的,独独没有从铁路家属大院寄过来的。
“咱们不寄。”郭庆格说。
文秀听父亲的。
之后。
郭庆格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农场分场那边借报纸,每天都要仔仔细细的把所有的报纸读一遍,连边边角角都不放过。
另一边。
红光县,小河支队。
杜二收到了杜思苦寄来的包裹,首都寄来的,老四?
他拆开一看,是高中课本。
老四不会无缘无故寄这个过来的。
老四在首都,又进过保密单位,她了解的消息肯定比他们多一些。
高中课本?
难道,是停了这么多年的高考要恢复了吗?
杜二陷入沉思。
之后,他去了趟大队,拿出最近两个月的报纸仔细翻看,上面的大新闻一件接着一件。杜二翻了又翻,发现自己并没有遗漏什么重要信息。
报纸上并没有提恢复高考的相关内容。
不过,杜二相信老四。
如果以后恢复高考,那考过了就能上学,就能把户口迁到学校,回城就不难了。皎月以前学习的时候成绩是很好的,只要时间来得及,对他们来说,考上并不难。
回家的路上杜二在想一件事,政审。
皎月政审这关,过得了吗?
得想办法。
到了家。
杜二进门就闻到一股中药味,苏皎月又在熬中药了。她看到杜二回来,便问,“怎么买了两套一样的书?”
“老四寄的,我们一人一份。”
杜二走近,低声说,“好好看书,兴许我们能一起回城。”
阳市。 ↑返回顶部↑
郭庆格得知这书是首都寄来的,想让文秀回个信,给杜思苦道谢。可他们仔细检查了一下,信上的地址写得很糊涂,如果按寄信地址寄回去,只怕送不到杜思苦手上。
“要不,写信给发舅舅家,让他们转交?”文秀有了主意。
郭庆格:“不急。”
很快,他把往年杜思苦寄来的信跟包裹的地址找了出来,机修厂的,阳市的,独独没有从铁路家属大院寄过来的。
“咱们不寄。”郭庆格说。
文秀听父亲的。
之后。
郭庆格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农场分场那边借报纸,每天都要仔仔细细的把所有的报纸读一遍,连边边角角都不放过。
另一边。
红光县,小河支队。
杜二收到了杜思苦寄来的包裹,首都寄来的,老四?
他拆开一看,是高中课本。
老四不会无缘无故寄这个过来的。
老四在首都,又进过保密单位,她了解的消息肯定比他们多一些。
高中课本?
难道,是停了这么多年的高考要恢复了吗?
杜二陷入沉思。
之后,他去了趟大队,拿出最近两个月的报纸仔细翻看,上面的大新闻一件接着一件。杜二翻了又翻,发现自己并没有遗漏什么重要信息。
报纸上并没有提恢复高考的相关内容。
不过,杜二相信老四。
如果以后恢复高考,那考过了就能上学,就能把户口迁到学校,回城就不难了。皎月以前学习的时候成绩是很好的,只要时间来得及,对他们来说,考上并不难。
回家的路上杜二在想一件事,政审。
皎月政审这关,过得了吗?
得想办法。
到了家。
杜二进门就闻到一股中药味,苏皎月又在熬中药了。她看到杜二回来,便问,“怎么买了两套一样的书?”
“老四寄的,我们一人一份。”
杜二走近,低声说,“好好看书,兴许我们能一起回城。”
阳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