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2 / 3)
难道是他定时的外出挣来的?他是做了什么生意吗?
他问过,夏伯理却什么也不肯说。
没用五分钟,韩霖就解决了午饭。
吃完饭,他径直走去书房。
书房是他平日学习的房间,韩霖料想,全千佛洞村也没有一个人有书房的,他家就有。书房是间厢房,夏伯理专门给他收拾的一间屋子。
书房位置相对来说隐蔽、安静,书架也都是夏伯理自己做的。有时,韩霖看家里的各式摆设、家具均出自夏伯理之手,他甚至怀疑过夏伯理是不是木匠。
但凡他能想到的,夏伯
理都会做。
书房里有一个书架,专门放夏伯理提到的日记,五岁以前的日记是夏伯理写的。韩霖三岁起便开始识字,五岁后记录生活日常完全不费劲。所以,五岁以后的日记本上便是韩霖自己的幼体字了。圆圆的,歪歪扭扭,再过了两年,持久的练习助他练成了端正的楷书,还带点行书的顺畅潇洒。
十几年的日记本塞满了一个书架,另一个书架也已过半。
这也是另一个韩霖想不明白的地方,只记录每天的生活、学习情况、情绪感受、身体状况到底有什么用。长大后,他看过夏伯理记录的他五岁前的生活状况,大多是他身体发育情况,学习、认知发展。与现在区别不大,只是夏伯理的叙述好像更专业,具体专业在哪,他说不好。
除了他的教科书,书房里也有夏伯理平日里看的,医学类的居多。
韩霖想不通,木匠活做得好的夏伯理,竟然还喜好医学,可是他并不给人看病。
夏伯理就是一个大大的谜团,等待他去解开。
韩霖自记事起就只认夏伯理了,就像刚出生的小鹅只认自己见过的第一个生物,至于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根本不管。
韩霖取出第二个书架最外面的日记本,打开记录,照着以前的模板写下:
“8月25日,晴。
今天起床,太阳还未从山的那边升起,山太高,但隐约能看出橘黄色的光,所以我猜是晴。父亲早就已经起来,又躲在那个小屋子里偷偷做事。我称之为‘研究’。六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我背熟了新华字典,这个词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隐约间,我认为对他所做得事正合适。
有时我也参与,但大多数时候我并不是清醒状态。
昨晚没剩饭,我打算煮两碗面条。面粉是前两日村里大娘给我送过来的,我知道她心疼我没有母亲,我想感谢她,但碍于男人的羞涩,连“谢谢”两个字也没有说出口。
身体没有异样,脑袋也不像前几天一样疼痛,很清醒。昨晚睡前在脑子里温习的电学知识,早起睁眼再次默写一遍。
下午跟程二树对打,因为疏忽被擒,实在不应该。《史记》中讲“利令智昏”,我今天恐怕是“色令智昏”,我并不喜欢齐文,只是喜欢跟她在一起。想必是因为担心她,才令程二树等三人有机可乘......”
写着写着,韩霖已经脱离了夏伯理给他的模板,他经常这样,表达欲随着年龄的增长喷薄而出。想说的,想说而不能说的,想说而无人倾听的,他都可以吐露给日记本听。
他写得自在,如他身体无异样,夏伯理并不总是查看他记录的日常。
写完了白天的生活,他停笔细思,犹豫了一下,笔还是在纸上划过,“今天在树林边,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她的样子很狼狈,像是赶了很久的路。即便不久,到我们村子里也是要翻山越岭,这路程也够折磨人。我不认识她,但她看我的样子倒像是旧相识。”
第24章 ☆、chapter24证言
魏正亮了解的贾艳仅仅是其冰山一角,想必周子玉也只知晓她的皮毛。
“姓名?”余温问坐在对面的年轻女孩。
“张洋。”张洋今早去木村日料店上班,刚到门口就被余温和小陈带回到公安局审讯。纯白色短袖T恤,蓝色直筒牛仔裤,白色帆布鞋,眉眼纤细,长相清纯。只是脸色苍白,双眼无神,衬得整个人略带暮气。
“年龄?” ↑返回顶部↑
他问过,夏伯理却什么也不肯说。
没用五分钟,韩霖就解决了午饭。
吃完饭,他径直走去书房。
书房是他平日学习的房间,韩霖料想,全千佛洞村也没有一个人有书房的,他家就有。书房是间厢房,夏伯理专门给他收拾的一间屋子。
书房位置相对来说隐蔽、安静,书架也都是夏伯理自己做的。有时,韩霖看家里的各式摆设、家具均出自夏伯理之手,他甚至怀疑过夏伯理是不是木匠。
但凡他能想到的,夏伯
理都会做。
书房里有一个书架,专门放夏伯理提到的日记,五岁以前的日记是夏伯理写的。韩霖三岁起便开始识字,五岁后记录生活日常完全不费劲。所以,五岁以后的日记本上便是韩霖自己的幼体字了。圆圆的,歪歪扭扭,再过了两年,持久的练习助他练成了端正的楷书,还带点行书的顺畅潇洒。
十几年的日记本塞满了一个书架,另一个书架也已过半。
这也是另一个韩霖想不明白的地方,只记录每天的生活、学习情况、情绪感受、身体状况到底有什么用。长大后,他看过夏伯理记录的他五岁前的生活状况,大多是他身体发育情况,学习、认知发展。与现在区别不大,只是夏伯理的叙述好像更专业,具体专业在哪,他说不好。
除了他的教科书,书房里也有夏伯理平日里看的,医学类的居多。
韩霖想不通,木匠活做得好的夏伯理,竟然还喜好医学,可是他并不给人看病。
夏伯理就是一个大大的谜团,等待他去解开。
韩霖自记事起就只认夏伯理了,就像刚出生的小鹅只认自己见过的第一个生物,至于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根本不管。
韩霖取出第二个书架最外面的日记本,打开记录,照着以前的模板写下:
“8月25日,晴。
今天起床,太阳还未从山的那边升起,山太高,但隐约能看出橘黄色的光,所以我猜是晴。父亲早就已经起来,又躲在那个小屋子里偷偷做事。我称之为‘研究’。六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我背熟了新华字典,这个词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隐约间,我认为对他所做得事正合适。
有时我也参与,但大多数时候我并不是清醒状态。
昨晚没剩饭,我打算煮两碗面条。面粉是前两日村里大娘给我送过来的,我知道她心疼我没有母亲,我想感谢她,但碍于男人的羞涩,连“谢谢”两个字也没有说出口。
身体没有异样,脑袋也不像前几天一样疼痛,很清醒。昨晚睡前在脑子里温习的电学知识,早起睁眼再次默写一遍。
下午跟程二树对打,因为疏忽被擒,实在不应该。《史记》中讲“利令智昏”,我今天恐怕是“色令智昏”,我并不喜欢齐文,只是喜欢跟她在一起。想必是因为担心她,才令程二树等三人有机可乘......”
写着写着,韩霖已经脱离了夏伯理给他的模板,他经常这样,表达欲随着年龄的增长喷薄而出。想说的,想说而不能说的,想说而无人倾听的,他都可以吐露给日记本听。
他写得自在,如他身体无异样,夏伯理并不总是查看他记录的日常。
写完了白天的生活,他停笔细思,犹豫了一下,笔还是在纸上划过,“今天在树林边,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她的样子很狼狈,像是赶了很久的路。即便不久,到我们村子里也是要翻山越岭,这路程也够折磨人。我不认识她,但她看我的样子倒像是旧相识。”
第24章 ☆、chapter24证言
魏正亮了解的贾艳仅仅是其冰山一角,想必周子玉也只知晓她的皮毛。
“姓名?”余温问坐在对面的年轻女孩。
“张洋。”张洋今早去木村日料店上班,刚到门口就被余温和小陈带回到公安局审讯。纯白色短袖T恤,蓝色直筒牛仔裤,白色帆布鞋,眉眼纤细,长相清纯。只是脸色苍白,双眼无神,衬得整个人略带暮气。
“年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