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3)
“仓廪虚则礼佛,疾痛甚则呼天,”余书豪托着腮若有所思,“若是一个人忽然将希望诉诸神佛,那多半是遇到了无法处理的难事,比如商人惧怕倾家荡产,高官惧怕生死无常,”她将头转向陈青禾,声音沉了下来,“照这么想来,你父亲有可能是生病了。”
陈青禾点点头,可转瞬间她又生了疑。
前些日子,陈铁山确实有了些气血亏虚的症状,像是精神不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郎中诊过脉,只说是年岁渐长又操劳过甚,开了几副温补的方子。
但反过来想,若只是寻常亏虚
,何至于突然就信起鬼神来了?这般突然转了心性去求神拜佛的,往往是生了无力回天的大病,单是出于气弱亏虚的话,万万不至如此。
所以,要么是遇到了其它的隐忧,要么是那郎中误了诊,没摸到真正的病根儿。
于是陈青禾按着那珠串的刻字,终于寻到了陈铁山前去拜佛的寺庙,并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门口的祈福树上寻到了陈铁山的祈福带:
亡病去散,恩寿长存。
“有些事,他不便和我这个当女儿的明说,”陈青禾阴沉着脸坐在案旁,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愁。小葫芦告诉她,前段时日里,陈铁山总在半夜惊醒,中衣都被冷汗浸透,白日里常手脚冰凉如铁,如厕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密了。
陈铁山确实病了,但病得蹊跷,病得刻意要瞒过所有人。
暮色渐沉,周正阳照例在饭后备好茶水,用银刀划开药丸的蜡封。陈铁山接过那枚湿黏的药丸,在指尖捻了捻,喉间溢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郎中分明说只是操劳所致的虚症,可这副身子却像漏了底的沙袋,眼看着精气神一日日消磨殆尽。午后指点弟子们练功时,才摆开两个起手式,那股熟悉的倦意便如炎夏的棉被般捂上来。汗水浸透短褂,倒像是刚从澡堂里蹚出来似的。
难不成,真个大限将至了?
药丸在舌根化开,酸苦的滋味呛得陈铁山眼眶发热。他低头看着正为他揉捏膝盖的周正阳,年轻人结实的臂膀在烛火下正泛着蜜色光泽。
是个挺好的孩子——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喉间翻涌的苦涩压了下去。陈铁山忽然觉得可笑,自己这些日子像护食的老狗般紧攥着权柄不放,可当阎王爷真要收人时,难道还能把这份不甘带进棺材里不成?
或许,也该考虑他和青禾的婚事了。
正想着,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陈铁山抬头,只见一个弟子匆匆跑来,手里举着张信封。
“师父!方才有人叩门,弟子开门时却不见人影,只在地上发现了这个!”报信儿的弟子气喘吁吁地说。
陈铁山皱眉接过,信笺入手冰凉。他撕开封口,抖开信纸的瞬间,瞳孔猛地收缩——
只见上面两行血书,褪色发黑如痂:
铁山老狗,三载牢狱之恩未敢忘。劣徒今已脱困,特来送师父上路。
单锋留。
......
“我舅母说,这症状虽然像气血两亏,但病根却不一定在这儿,”三敬抬眼看着蒲争和陈青禾,“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下毒?”
蒲争与陈青禾对视了一眼。说实话,这个情况她们并非未曾想过。
自那日单锋的威胁信被寄到了武馆,陈铁山便对整个武馆严防死守,周正阳更是在他周围时刻看护,连日常的饮食也是陈青禾一手操办,就算下毒,单锋也难有什么机会。
除非馆里有人反水,做了他伸长的手。
眼下虽理不清其中关窍,但查明病因、阻止病情恶化已是刻不容缓。不过棘手的是,陈铁山对西医的成见可谓是极深。
“当年洋人用炮舰轰开国门,如今这些西医院里穿白大褂的,又能安什么好心?” ↑返回顶部↑
陈青禾点点头,可转瞬间她又生了疑。
前些日子,陈铁山确实有了些气血亏虚的症状,像是精神不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郎中诊过脉,只说是年岁渐长又操劳过甚,开了几副温补的方子。
但反过来想,若只是寻常亏虚
,何至于突然就信起鬼神来了?这般突然转了心性去求神拜佛的,往往是生了无力回天的大病,单是出于气弱亏虚的话,万万不至如此。
所以,要么是遇到了其它的隐忧,要么是那郎中误了诊,没摸到真正的病根儿。
于是陈青禾按着那珠串的刻字,终于寻到了陈铁山前去拜佛的寺庙,并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门口的祈福树上寻到了陈铁山的祈福带:
亡病去散,恩寿长存。
“有些事,他不便和我这个当女儿的明说,”陈青禾阴沉着脸坐在案旁,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愁。小葫芦告诉她,前段时日里,陈铁山总在半夜惊醒,中衣都被冷汗浸透,白日里常手脚冰凉如铁,如厕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密了。
陈铁山确实病了,但病得蹊跷,病得刻意要瞒过所有人。
暮色渐沉,周正阳照例在饭后备好茶水,用银刀划开药丸的蜡封。陈铁山接过那枚湿黏的药丸,在指尖捻了捻,喉间溢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郎中分明说只是操劳所致的虚症,可这副身子却像漏了底的沙袋,眼看着精气神一日日消磨殆尽。午后指点弟子们练功时,才摆开两个起手式,那股熟悉的倦意便如炎夏的棉被般捂上来。汗水浸透短褂,倒像是刚从澡堂里蹚出来似的。
难不成,真个大限将至了?
药丸在舌根化开,酸苦的滋味呛得陈铁山眼眶发热。他低头看着正为他揉捏膝盖的周正阳,年轻人结实的臂膀在烛火下正泛着蜜色光泽。
是个挺好的孩子——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喉间翻涌的苦涩压了下去。陈铁山忽然觉得可笑,自己这些日子像护食的老狗般紧攥着权柄不放,可当阎王爷真要收人时,难道还能把这份不甘带进棺材里不成?
或许,也该考虑他和青禾的婚事了。
正想着,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陈铁山抬头,只见一个弟子匆匆跑来,手里举着张信封。
“师父!方才有人叩门,弟子开门时却不见人影,只在地上发现了这个!”报信儿的弟子气喘吁吁地说。
陈铁山皱眉接过,信笺入手冰凉。他撕开封口,抖开信纸的瞬间,瞳孔猛地收缩——
只见上面两行血书,褪色发黑如痂:
铁山老狗,三载牢狱之恩未敢忘。劣徒今已脱困,特来送师父上路。
单锋留。
......
“我舅母说,这症状虽然像气血两亏,但病根却不一定在这儿,”三敬抬眼看着蒲争和陈青禾,“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下毒?”
蒲争与陈青禾对视了一眼。说实话,这个情况她们并非未曾想过。
自那日单锋的威胁信被寄到了武馆,陈铁山便对整个武馆严防死守,周正阳更是在他周围时刻看护,连日常的饮食也是陈青禾一手操办,就算下毒,单锋也难有什么机会。
除非馆里有人反水,做了他伸长的手。
眼下虽理不清其中关窍,但查明病因、阻止病情恶化已是刻不容缓。不过棘手的是,陈铁山对西医的成见可谓是极深。
“当年洋人用炮舰轰开国门,如今这些西医院里穿白大褂的,又能安什么好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