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5)
“再不济也只是一生。”他说,“我给你就是了。”
第30章
姜时夏有写日记的习惯。
从小到大,她所有的日记本都保存完好,并且标注着年龄和使用周期。
有一天她和舒可童吵起来了。
舒可童说今年是他们认识第十四年。
可姜时夏明明记得是第十五年。
不欢而散的晚上她回到家,连夜爬上阁楼去翻自己的日记,想要找出证据。
舒可童这个人贯穿了姜时夏人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因此她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自己的日常和心事里。
不过她们的初遇,对姜时夏来说,却不是那么美好。
她虽然在京都这个城市长大,并且落户,但是祖籍终归是在别处。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新京都人”。
而她的父母,一个暴发户一个女强人,也都是白手起家的新贵。
不同于舒可童他们这种土生土长的老钱,姜时夏初来乍到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抱有防备。
在富裕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连幼儿园都会攀比,升入小学以后自动根据学籍划分阵营,而以舒可童为首的小团体在学校里总是备受瞩目。
在虚荣心还没觉醒的年纪里,她已经因为家人的提前打点而得到校方的特殊照顾。
学校里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很多。
姜时夏听过不少。
所以每次见到她,总忍不住多看两眼。
她们出身背景和性格爱好完全不同,此前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分到了一个班。
在此之前,舒可童在班上就已经有了相熟的朋友,且姜时夏完全没想过和她套近乎,所以一直到下一次分班,她们都没说过几句话。
唯有的几次相处全靠缘分。
例如小组合作、体育课配对、双人表演……通过这些不远不近接触,姜时夏敏感判断,看起来总是笑嘻嘻、很好说话的舒可童,其实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
她的边界划分得很清晰,一般人无法进入她的世界。
就连班上那几个本来和她就认识的女生,和她如影随形了一个学期以后,也还是无法取代她的发小,薛涵玉和徐雨琦的位置。
和她玩得好很简单,和她玩熟却很难。
姜时夏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下一秒又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不过是个普通同学。
她对她未免投入太多注意力了。 ↑返回顶部↑
第30章
姜时夏有写日记的习惯。
从小到大,她所有的日记本都保存完好,并且标注着年龄和使用周期。
有一天她和舒可童吵起来了。
舒可童说今年是他们认识第十四年。
可姜时夏明明记得是第十五年。
不欢而散的晚上她回到家,连夜爬上阁楼去翻自己的日记,想要找出证据。
舒可童这个人贯穿了姜时夏人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因此她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自己的日常和心事里。
不过她们的初遇,对姜时夏来说,却不是那么美好。
她虽然在京都这个城市长大,并且落户,但是祖籍终归是在别处。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新京都人”。
而她的父母,一个暴发户一个女强人,也都是白手起家的新贵。
不同于舒可童他们这种土生土长的老钱,姜时夏初来乍到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抱有防备。
在富裕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连幼儿园都会攀比,升入小学以后自动根据学籍划分阵营,而以舒可童为首的小团体在学校里总是备受瞩目。
在虚荣心还没觉醒的年纪里,她已经因为家人的提前打点而得到校方的特殊照顾。
学校里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很多。
姜时夏听过不少。
所以每次见到她,总忍不住多看两眼。
她们出身背景和性格爱好完全不同,此前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分到了一个班。
在此之前,舒可童在班上就已经有了相熟的朋友,且姜时夏完全没想过和她套近乎,所以一直到下一次分班,她们都没说过几句话。
唯有的几次相处全靠缘分。
例如小组合作、体育课配对、双人表演……通过这些不远不近接触,姜时夏敏感判断,看起来总是笑嘻嘻、很好说话的舒可童,其实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
她的边界划分得很清晰,一般人无法进入她的世界。
就连班上那几个本来和她就认识的女生,和她如影随形了一个学期以后,也还是无法取代她的发小,薛涵玉和徐雨琦的位置。
和她玩得好很简单,和她玩熟却很难。
姜时夏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下一秒又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不过是个普通同学。
她对她未免投入太多注意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