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这一刻,他真的很想立即返京。
短短几个字,便让他清楚察觉到韵竹的处境。他不禁握紧了双拳,脑海中回想起她曾提及的四皇子诊断一事,瞬间明白,她必然是借着定期医治四皇子的机会,从梁景成处察觉到了什么。她不愿让他担忧,所以有所隐瞒,可事已至此,她还是选择向他传递讯息。
见公子神色凝重,未因京城来信而有丝毫舒缓,孟青便提醒道:“公子,账册。”
趁着粥棚混乱,粮仓的主簿与管事们纷纷赶去协助知府维稳,孟青悄然翻入主簿的公房,顺利找到了那本另藏的账册。
“办得好。”
尽管顾陵川忧心章韵竹的安危,但此行若不能查清账册漏洞,便无法安然返京。他强行压下不安,接过账册,开始翻阅。
简单查阅后,他便执起笔墨,开始誊抄可疑记录,同时吩咐道:“明日天亮前,务必将此册放回原处。”
若账册遗失,他势必首当其冲受到怀疑。唯有让账册完好无损地回归原处,才能确保对方不生疑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
账册显示,几乎每月都有五百石粮食被运往一个名为“边境屯粮处”的地点,而负责运送的,竟是一家名为“福源商行”的私人商队。
疑点之一,济州的粮仓确实负责北地三州的粮储。但边境乃定国公军营驻地,按规制,地方粮储与军粮不能混淆。那么,这每月固定调拨的五百石粮食,究竟是被私吞为军粮,还是另有用途?
疑点之二,官家粮食向来由官家商队押运,岂容私人商队插手?更何况这“福源商行”居然能畅通无阻地将粮食送至边境,究竟是谁在庇护?
誊抄完可疑记录后,他迅速写下一封信,命孟青连夜送出。
他心知,此行在北地恐怕还要多待些时日,宇文涣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彻查疑点,搜集证据。
第71章 舅父
正如宇文涣所言,顾陵川离京数日后,他便以勘探水源,以缓灾情为由,被皇帝赦免禁足,即刻启程。
此次行动,他早已部署两支队伍,各司其职。
第一批人马,绕过三州,越过边境,秘密前往古刹营救舅父。
第二批人马,早已潜伏北地,暗中搜集定国公与晋王的证据。
自启程后,二人时有密信往来。当顾陵川得知他已顺利进入古刹境内,便借巡查之由北行。他们早有约定,一旦进入古刹,通信便会中断,若一切顺利,宇文涣将在救出舅父后,沿原路归返。若途中生变,顾陵川则会在灵州与新州交界的驿站接应,以十日为限。
一晃十日已过,本以为宇文涣的行动一切顺利,可就在夜深人静之时。门外忽然传来几声试探性的敲门声,很轻,却极有规律。
顾陵川未作片刻迟疑,立即示意孟青开门。门甫一打开,一名黑衣男子踉跄而入,未走几步,竟猛然扑倒在地!
梁玉娇是大周建朝之后才降生的,也就是说她不像表兄晋王那样在战场中长大,也不像自己哥哥梁景成那样经过军营的锤炼。她从小穿着锦衣、进着玉食,成日由一堆仆妇捧着,当然有些娇蛮,更有些天真。不是不聪明,而是向来没有可担忧顾虑的事情,因此做事太过随性。
此次来到北地,她终是明白了为什么姨母要派吴嬷嬷陪着她。自从顾陵川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众抱起她,撤离灾民无故闹事的粥棚现场,她便已把吴嬷嬷当成了自己的军师。
只可惜,那日之后,顾陵川只在济州停留了两日,便继续往北巡查,没有了见面的可能。
“嬷嬷,顾怀远不回来,我总不能一直在济州这么待着,难不成真要独自回京吗?”
济州的物产贫瘠,吃来吃去,不是羊肉配薯子米饭,就是薯子米饭配羊肉。尽管刘文胜已每两日送一只鸡来,可这北地的鸡肉怎么也有一股子腥味,梁玉娇看了眼侍女端上来的千篇一律的菜式,便再无胃口。
吴嬷嬷却一点都不着急,看梁玉娇没胃口,便推了一盘糕点到她的面前:“小姐,好歹吃些糕,女子身上若是没点肉,男子是不会喜欢的。常言道:柔弱无骨,便是这个道理,哪个男子喜欢摸上去一把骨头的女子?”
吴嬷嬷的话说得太露骨,哪是未经人事的梁玉娇能听得的,她的脸唰的一下便红透了,可到底还是听了吴嬷嬷的话,取了一块糕点一口口吃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