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4)
“殿下,外头的两个小太监机灵,您有什么想知道的, 尽可问他们。”
李沉壁人在宫中,许多事都不清楚。
他让邹光斗将那两名小太监带进来,一人给了一锭银子。
“你们可知, 如今朝中都有些什么事发生?”
太监原本是最卑贱的一群人。
但自从庆历帝登基后一年比一年懒政, 连接宫内宫外的司礼监地位便越来越高。
司礼监掌印谢芳更是独一份能面见庆历帝的人。
有时候连严瑞堂都要和颜悦色地与谢芳说话。
司礼监地位上来了,连带着二十四司衙门的地位全都提了上来。
宫里头但凡是个会说话的,聚在一块谈论的最多地便是朝堂政事。
仿佛以此便能和司礼监与有荣焉一般。
银子到手,那两名小太监自然知无不言。
年纪稍大些的叫做阿蛮, 脑子灵泛, 他将银子放进袖袋中, 凑到李沉壁跟前便说道:“回殿下话,近日朝堂之上最热闹的一件事就是内阁推行的新政了。”
“内阁推行了新政?”
李沉壁有些诧异。
内阁能出什么新政?
这些年来内阁里面有谁的心思是真的在民生之上?
“是呢,内阁想要‘改稻为桑’,这些日子朝堂上下都在为着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
阿蛮将他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全说给了李沉壁听,也不管消息是真是假。
“内阁想要推行‘改稻为桑’,但听说浙江总督不乐意,连上了三封折子,胡部堂在折子里骂的狠,与胡部堂交好的官员也便不依不饶,不肯推行这一政策。”
“阁老就因为这事发了好大的脾气,在府里头指着小阁老的脑袋骂他‘蠢货’,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说要将小阁老调到江南去,什么时候将这事办好了,什么时候才准他回阊都。”
后面一番话大抵就是阿蛮从别处听来的小道消息。
但前面一番话,李沉壁却是上了心。
好端端的,内阁怎么突然就想要在江南改稻为桑了?
一项国策从制定到落定到推行,其中要经过不下数百次的反复推敲。
改稻为桑,在此前从来都没有风声流出来,突然之间这一政策就直接要推行了?
在此之前的推敲与商议,内阁就算再只手遮天,也跨不过去。
“哦,对了,”说起流言八卦阿蛮就来了兴趣,他压低了声音,又补充道:“殿下,您这些日子在宫中,有所不知,太子病倒了。”
“说来也是奇怪,都入夏了,太子突然受了伤寒,重病不起,昨日索性连朝会都没参加。”
“太医们去瞧了,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让殿下好生休养。” ↑返回顶部↑
李沉壁人在宫中,许多事都不清楚。
他让邹光斗将那两名小太监带进来,一人给了一锭银子。
“你们可知, 如今朝中都有些什么事发生?”
太监原本是最卑贱的一群人。
但自从庆历帝登基后一年比一年懒政, 连接宫内宫外的司礼监地位便越来越高。
司礼监掌印谢芳更是独一份能面见庆历帝的人。
有时候连严瑞堂都要和颜悦色地与谢芳说话。
司礼监地位上来了,连带着二十四司衙门的地位全都提了上来。
宫里头但凡是个会说话的,聚在一块谈论的最多地便是朝堂政事。
仿佛以此便能和司礼监与有荣焉一般。
银子到手,那两名小太监自然知无不言。
年纪稍大些的叫做阿蛮, 脑子灵泛, 他将银子放进袖袋中, 凑到李沉壁跟前便说道:“回殿下话,近日朝堂之上最热闹的一件事就是内阁推行的新政了。”
“内阁推行了新政?”
李沉壁有些诧异。
内阁能出什么新政?
这些年来内阁里面有谁的心思是真的在民生之上?
“是呢,内阁想要‘改稻为桑’,这些日子朝堂上下都在为着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
阿蛮将他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全说给了李沉壁听,也不管消息是真是假。
“内阁想要推行‘改稻为桑’,但听说浙江总督不乐意,连上了三封折子,胡部堂在折子里骂的狠,与胡部堂交好的官员也便不依不饶,不肯推行这一政策。”
“阁老就因为这事发了好大的脾气,在府里头指着小阁老的脑袋骂他‘蠢货’,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说要将小阁老调到江南去,什么时候将这事办好了,什么时候才准他回阊都。”
后面一番话大抵就是阿蛮从别处听来的小道消息。
但前面一番话,李沉壁却是上了心。
好端端的,内阁怎么突然就想要在江南改稻为桑了?
一项国策从制定到落定到推行,其中要经过不下数百次的反复推敲。
改稻为桑,在此前从来都没有风声流出来,突然之间这一政策就直接要推行了?
在此之前的推敲与商议,内阁就算再只手遮天,也跨不过去。
“哦,对了,”说起流言八卦阿蛮就来了兴趣,他压低了声音,又补充道:“殿下,您这些日子在宫中,有所不知,太子病倒了。”
“说来也是奇怪,都入夏了,太子突然受了伤寒,重病不起,昨日索性连朝会都没参加。”
“太医们去瞧了,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让殿下好生休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