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3 / 4)
这比单纯的种植水稻利润高太多了。
改稻为桑,这没问题。
但有问题的是江南从前年的暴雨过后,便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理,前年堤坝坍塌,本就淹没了不少农田,江南百姓这两年来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如今又压下来一个改稻为桑的国策,农田被淹收成本来就不够,如今还要让大家伙不要种植水稻,没了粮食,百姓们吃什么?
官府老爷们吃饱喝足,兜里面富得流油。
却从来都不会低头看一眼江南已有多少流离失所的百姓。
李沉壁不依不饶,一定要内阁给一个说法。
改稻为桑,怎么改?如何改?
具体进程如何?
那些被收走了稻田的百姓又该如何生活?
朝廷是否会给出赔偿。
以及最最重要的,前年被冲垮的堤坝到如今都没有人去修葺。
李沉壁提出这一点的时候,他的面色无比冷毅。
“快三年了,江南堤坝从前年夏天被冲垮后,朝廷没有派出任何人去修缮?幸好去岁夏天是旱年,雨水不多,但今年自从入夏起,江南已经连下了好几场暴雨,难道朝廷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江南水患连绵,百姓流离吗?”
李沉壁掷地有声,他不是来质问内阁的。
只见他掏出来了一迭纸。
“今日我进宫,是想让内阁拟出一个具体章程,江南水患不绝,我欲带人去往江南治理水患。还望内阁能从工部调人,与我一同前去江南。”
“江南堤坝该修起来了。”
江南被冲垮了的堤坝是横亘在李沉壁心头的刺。
他等了这样久,迟迟没有合适的时机让他重启修葺堤坝。
如今这一切就像是上天早已注定好的一般,他登基为太子,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使监国之权。
尽管他这个太子当得没有一个人臣服,但这都没关系。
他只想站出来,去江南。
就算他这个太子之位只能坐几个月,几十天,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带人去江南修葺堤坝。
孟青园还在斟酌。
李沉壁直言:“内阁想要改稻为桑,我想要修葺堤坝,堤坝若能重新修葺好,对于改稻为桑这一国策,也大有帮助,孟大人,这是好事,不是么?”
有了李沉壁故意挑改稻为桑的刺在前,如今他再提出来想要修葺江南堤坝,听上去似乎变得合理了许多。
特别是,江南堤坝若是能够重新修好,对于朝廷来说改稻为桑也能执行地更加到位,何乐而不为?
内阁很快就通过了李沉壁提出来的这一想法。
原本拟定的是像上回一样,直接让工部侍郎带人去往江南修葺堤坝就是了。
但李沉壁不放心,他特地上书,想要亲自带人去江南,内阁懒得陪他折腾,和司礼监通了气点了头,司礼监很爽快地就批了这个折子。 ↑返回顶部↑
改稻为桑,这没问题。
但有问题的是江南从前年的暴雨过后,便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理,前年堤坝坍塌,本就淹没了不少农田,江南百姓这两年来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如今又压下来一个改稻为桑的国策,农田被淹收成本来就不够,如今还要让大家伙不要种植水稻,没了粮食,百姓们吃什么?
官府老爷们吃饱喝足,兜里面富得流油。
却从来都不会低头看一眼江南已有多少流离失所的百姓。
李沉壁不依不饶,一定要内阁给一个说法。
改稻为桑,怎么改?如何改?
具体进程如何?
那些被收走了稻田的百姓又该如何生活?
朝廷是否会给出赔偿。
以及最最重要的,前年被冲垮的堤坝到如今都没有人去修葺。
李沉壁提出这一点的时候,他的面色无比冷毅。
“快三年了,江南堤坝从前年夏天被冲垮后,朝廷没有派出任何人去修缮?幸好去岁夏天是旱年,雨水不多,但今年自从入夏起,江南已经连下了好几场暴雨,难道朝廷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江南水患连绵,百姓流离吗?”
李沉壁掷地有声,他不是来质问内阁的。
只见他掏出来了一迭纸。
“今日我进宫,是想让内阁拟出一个具体章程,江南水患不绝,我欲带人去往江南治理水患。还望内阁能从工部调人,与我一同前去江南。”
“江南堤坝该修起来了。”
江南被冲垮了的堤坝是横亘在李沉壁心头的刺。
他等了这样久,迟迟没有合适的时机让他重启修葺堤坝。
如今这一切就像是上天早已注定好的一般,他登基为太子,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使监国之权。
尽管他这个太子当得没有一个人臣服,但这都没关系。
他只想站出来,去江南。
就算他这个太子之位只能坐几个月,几十天,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带人去江南修葺堤坝。
孟青园还在斟酌。
李沉壁直言:“内阁想要改稻为桑,我想要修葺堤坝,堤坝若能重新修葺好,对于改稻为桑这一国策,也大有帮助,孟大人,这是好事,不是么?”
有了李沉壁故意挑改稻为桑的刺在前,如今他再提出来想要修葺江南堤坝,听上去似乎变得合理了许多。
特别是,江南堤坝若是能够重新修好,对于朝廷来说改稻为桑也能执行地更加到位,何乐而不为?
内阁很快就通过了李沉壁提出来的这一想法。
原本拟定的是像上回一样,直接让工部侍郎带人去往江南修葺堤坝就是了。
但李沉壁不放心,他特地上书,想要亲自带人去江南,内阁懒得陪他折腾,和司礼监通了气点了头,司礼监很爽快地就批了这个折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