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1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说,“纳米”两个字是近些年骗子常用的词汇,但在真实的实验室里,纳米技术也确实是在缓慢落地。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但某些纳米材料确实会有更好的光学、电子和表面可修饰性,说人话,就是照一下会亮,涂点东西会亮,烤一下会亮。
  指纹亮了,自然就能用于对比了。
  江远首选了n-乙酰半胱氨酸包覆的纳米荧光材料。之所以如此选择,一是因为它适用于塑料,正好有案子可以用得上,二是因为有现成的材料可购买。
  安湾市局负责购买。
  很快,就有两名部委物证鉴定中心的专家闻讯而来。
  他们本来就负责推广各类指纹鉴定技术,但在系统内,没有显著的成绩,忙的飞起的刑警们,才懒得应用什么新技术呢。只有在旧技术走不通的时候,才会想起新技术。
  毕竟,现在绝大多数的案件,使用旧技术足矣。真正要普及新技术,要么是犯罪分子普遍提升个人素质,迫使警方提升技术水平;要么,就是新技术显现出异乎寻常的突破性或高效率。
  最典型的就是dna技术,它比指纹技术更具颠覆性,后者用了太长太长的时间来普及和提升,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里,单单一个指纹库的检索,就耗费了不知道多少技术员和专家的时间。
  物证鉴定中心的专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听说江远对自己推广的新技术有兴趣,立即找上门来。
  再好的技术也需要人来用,才能展现突破性和高效率。而且,单单只是借新技术比中指纹,就宣传来说,是完全不能跟借新技术侦破重案来的有效果。
  江远现今的名气,也是因为破案而非技术突破带来的。
  单单说技术好,哪个警局没有几个,可你说好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比别人强,这是非常难以量化的。
  破案则不然。能够屡屡侦破大案重案和积案的,全国就那么些个人,同一时期就更少了。
  安湾市局为部委来的专家组织了郑重的欢迎仪式。不仅是因为他们来自部委,还因为此行的两人还带来了许多相关的材料,让安湾市局捉襟见肘的经费着实喘了口气。
  两名专家也很兴奋,稍微配合了一下市局的活动,就跟着江远钻进了实验室。
  几个人一起,就在实验室里,换着材质,接连实验了两天时间。
  与此同时,刘壮誓派遣出去的小队也越来越多。
  江远等人尝试了塑料、钱币、化纤面料等多种材质上取指纹,又是三个人一起干活,效果自然显著。
  刘壮誓痛并快乐着。
  这些都是他平时想接触都接触不到的技术,想借都借不到的专家,现在给他打白工,甚至是打黑工,爽是真的爽,可开销也是真的大。
  旁的不说,就江远和部委专家使用的各种纳米材料,本身就是请外面的公司定制的,价格不菲不说,加量还要加价,因为做不过来。
  此外,江远趁着有人帮忙的时间,还尝试着复现一些论文中“常见”的材料,例如li、na、k元素共掺的纳米颗粒,更复杂的掺杂稀土成分如eu、sm、mn元素的纳米颗粒等等……
  所有这些显像剂,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指纹变亮,就像是人类目前获取能源的方式都是烧开水一样。
  只不过,其中的成本随着发亮的方式不同,也在剧烈的上扬。
  周末。
  刘壮誓坐进市局的办公室,就再也不走了。
  局长看到他也是一阵头痛,更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无奈的道:“你花钱也太狠了,咱们安湾市是个穷市……”
  啪!
  刘壮誓从地上捡起一包的文件,放在了局长桌面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