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卷包括副cp线和棣翛后续。副cp篇中的内容也包含前文一些伏笔,谢萧篇当中伏笔比较重要,真太子与谢二郎之间纠缠的前因后果都在那几章里。
  如果对文某些地方没有看明白的可以看一下番外篇。
  最后,感谢陪伴。
  所幸遇你,我们江湖再见。
  第104章 锦思篇(一)
  接任务下山的那日是个雾蒙蒙的雨天。
  行客的胡商们拖拽着车马, 陷在泥地里挣脱不得,操爷爷骂奶奶地问候了遍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天边黑云裹挟着惊雷, 眼瞅着是不得行了,几个胡商一合计,给货物盖上了油毡布, 掖好四角后急窜窜地跑到破庙下避雨。
  屋檐很小, 避雨的场子当然也不多。京城里来的人气性总是格外的大,胡商们赶鸡雏似的推走了妇孺老幼,自个儿占了场子。
  转眼间,这片破庙下就剩了他们几个儒生样的男人,以及伫立在角落里抱着剑的一个蓑衣人。
  那人有点怪, 身形高挑,并不说话,沉默地像是没这个人一样, 瞧着像是个走江湖的。
  一个灰衣服地从行囊中小心翼翼摸出了一张文牒, 仔细拂去了上面的雨水, 生怕沾湿。
  “也就你没出息, 揽了个这样的活。照我说啊, 咱白干!老太爷都死了, 谢家还成什么事儿?你指望着没断奶的小辈带着你我做起来。”
  灰衣男子啐他一口:“你当我不晓得,我不过瞧着银子给的多, 敷衍他一二罢了,离了京四处都是快活地儿,而今郦安的官老子们都易主了!许相倒了, 老太爷没了,李相也就那么副死样子半吊着。谁敢拿脑袋在玄衣眼皮子底下弄鬼呢。”他讽刺地笑了笑,“我拿那二公子逗趣儿呢,就那么个黄毛小子,也想做大事?”
  这么一番话很有恶趣味,其实他们都晓得瘦死骆驼比马大,在他们口中瞧不上的“二公子”面前,仍是要点头哈腰地摇尾巴。一朝背了主,用嘴皮子作践人是他们唯一的乐趣。
  雨滴滚珠子一般顺着屋檐向下落,砸在坑里,晕开涟漪,也晃醒了始终发呆的人。
  几个胡商掰扯完了,正要打点东西起身,便被横过来的长剑挡住了。一眯眼,正是那个同行避雨的江湖人。
  这人瞧着并不壮实,身量很纤长,斗笠遮去了大半张脸,此刻离的近了,方才瞧见对方戴着木纹面具。一双寒气森森的眼自空洞里浮现,看的让人皮骨发颤。
  “这位小爷莫不是认错人了?”一个胡商很有眼力见的站了出来打圆场,江湖人不理朝中事,且他们办的还都是私密事儿,理当不会招惹这些走刀客的。
  那人终于揭下斗笠,细腕莹白,盘着一个道士发髻。
  “惊木堂不留行,来讨阁下的头。”
  话一出口,略微沙哑。许是太久未说话,一时没有藏住本来的音色,竟是个女儿家。
  几个胡商脸色大变,他们忽然想起这一路上,借着廊州战乱他们干了不少□□掳掠之事,原以为料理的干净,却不想,仍旧招了腥。离了朝堂,遍地上走的都是这些好事的江湖人。他们既接雇主的杀生买卖,有时又会荡尽不平事,很是难缠。
  想来也是他们也是运道不好,大家轮流抽签筹,不留行恰好被拨到了这批人。
  常锦侧身,剑鞘分离,冷光比雨落得速度还快。不待他们反应,站在最前头的灰衣男子瞪大了眼,颈间一凉,摸上去才晓得喉管裂开了,惊惧之下剧痛袭来,满腔的血撒了衣襟,整个人秤砣一般倒了下去。
  十来个胡商逃荒似的散开了。
  常锦旋即追上,她不比那些讲究风月的刀客,杀人还要留个独属的记号以求成名。倒下的人大多跑不过一里远,姿态各异地躺在了血泊里,常锦擦着染血的剑,瞧着这雨势,深觉今日的速度慢了些。
  她还要给阿莺买喜欢的头面,小丫头念叨许久了。
  往南边逃的那个漏网之鱼颇有心计,他仗着自己熟悉路线,数次将常锦引向泥潭,拖着她的步子,自己则向小城的方向跑。
  惊木堂的规矩,不在乱市中杀人,不得引起平民恐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