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3)
李丽质噘着嘴道:“阿娘说我们的确该好好学学规矩。”
“阿娘让我们好生跟先生学,将来好跟大姊一般。”李毓秀接着道。
新得了封号的襄城公主已经定好了亲事,将于秋天下降尚书左仆射萧瑀长子萧锐,因她不要新建公主府,以萧家儿媳自居,因此得了皇帝雅礼有度的称赞,让诸公主都向她学习。
李承乾知道,这其实就是个面子工程,纵然天可汗觉得谁都不许慢待我女儿,却也不能将这个话宣之于口,明面上他必须以贤良淑德来要求他的公主们。
皇后就更加是了,她是国母,要做天下女子的表率,文德皇后在历史上有贤后的名声,但真正的长孙皇后却从不是那么死板无趣的人,但没办法,按照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对外她只能如此。
但这显然给了尚且不怎么懂事的小公主们不小的压力,她们还是贪玩的年纪,前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目标,不免有些惶恐。
李承乾将袖子抽回来,分别揉了揉两个小妹妹的头,笑道:“大姊是大姊,你们是你们,阿耶和阿娘那些话就是说着玩玩的,你们做不到像大姊也无妨。”
“真的吗?”两个小姑娘都目光炯炯地看向他。
“当然是真的,但这个话呢,他们不好明说,就像我们见人须得讲礼数,这件事也是我们要做给外人看的。”李承乾温声笑道。
李丽质慢慢点头:“我明白了,只要让外面的人以为我们是这个样子就好。”
李毓秀眨眨眼睛:“这很简单啊,我们都不用学的。”
自幼在皇家长大,从下地走路起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礼数规矩,对于她们来说,让外人看着挑不出错处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安慰完两个小妹妹,李承乾又去找了母亲说了她们的事,长孙氏听罢笑道:“我原想着这两天算是磨磨她们两个人的性子,之前也忒调皮了些,没成想竟吓着她们了。”
“哪有调皮,阿娘,姑娘家活泼些才好,就像您一样,可可爱爱。”李承乾比划着笑道。
长孙氏敲敲他的额头,笑道:“阿娘多大岁数了,还可爱,我可听不了这个话。”
李承乾摇头晃脑地笑道:“阿娘就是可爱嘛,出去让不认识您的人一瞧,谁敢想你儿子这么大了啊!您看,这一点就很不好,阿娘,你太谦虚了。”
长孙氏被他逗得笑出声来:“专会说好听话奉承我,好了好了,告诉你妹妹她们去,先生那儿我知会一声,明儿就不那么严格了。”
“多谢阿娘!”李承乾笑着跑远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阿娘!”
长孙氏向身边人笑道:“这孩子呀……瞧着他长大了吧,这会儿又这么孩子气。”
女官笑道:“正是在殿下跟前,太子才如此呢。”
“是啊,在父母跟前,多大了都是孩子。”长孙幽幽道,像是一声叹息。
……
已到夏日,因李承乾之前说过的大旱一事,李世民一直牵肠挂肚,就算做了蓄水的准备,可也只能解一解燃眉之急,这场大旱究竟何时结束,尚未可知啊。
过于忧心忡忡,李世民便去问李承乾:“承乾,山东究竟何时才能下一场雨?”
“这个我真不知道。”李承乾叹了口气,“要不先筹备粮食吧,等那边闹了灾,好能及时发放。”
李世民愁道:“如今各处粮食富裕的也不多,曲辕犁和水车毕竟才用了半年,或者还有才开始用的,存粮不会增加的那么快。”
李承乾眉头也皱了起来:“我们大唐这么惨的吗?”
“隋末以来,老百姓才安稳了几年?”李世民道,“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上辈子这会儿李承乾刚当太子,还没听过政监过国,对这时候的事的确不甚了解。
李承乾挠了挠头,道:“那我们少吃点,少穿件漂亮衣服,省下钱来去买粮食。” ↑返回顶部↑
“阿娘让我们好生跟先生学,将来好跟大姊一般。”李毓秀接着道。
新得了封号的襄城公主已经定好了亲事,将于秋天下降尚书左仆射萧瑀长子萧锐,因她不要新建公主府,以萧家儿媳自居,因此得了皇帝雅礼有度的称赞,让诸公主都向她学习。
李承乾知道,这其实就是个面子工程,纵然天可汗觉得谁都不许慢待我女儿,却也不能将这个话宣之于口,明面上他必须以贤良淑德来要求他的公主们。
皇后就更加是了,她是国母,要做天下女子的表率,文德皇后在历史上有贤后的名声,但真正的长孙皇后却从不是那么死板无趣的人,但没办法,按照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对外她只能如此。
但这显然给了尚且不怎么懂事的小公主们不小的压力,她们还是贪玩的年纪,前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目标,不免有些惶恐。
李承乾将袖子抽回来,分别揉了揉两个小妹妹的头,笑道:“大姊是大姊,你们是你们,阿耶和阿娘那些话就是说着玩玩的,你们做不到像大姊也无妨。”
“真的吗?”两个小姑娘都目光炯炯地看向他。
“当然是真的,但这个话呢,他们不好明说,就像我们见人须得讲礼数,这件事也是我们要做给外人看的。”李承乾温声笑道。
李丽质慢慢点头:“我明白了,只要让外面的人以为我们是这个样子就好。”
李毓秀眨眨眼睛:“这很简单啊,我们都不用学的。”
自幼在皇家长大,从下地走路起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礼数规矩,对于她们来说,让外人看着挑不出错处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安慰完两个小妹妹,李承乾又去找了母亲说了她们的事,长孙氏听罢笑道:“我原想着这两天算是磨磨她们两个人的性子,之前也忒调皮了些,没成想竟吓着她们了。”
“哪有调皮,阿娘,姑娘家活泼些才好,就像您一样,可可爱爱。”李承乾比划着笑道。
长孙氏敲敲他的额头,笑道:“阿娘多大岁数了,还可爱,我可听不了这个话。”
李承乾摇头晃脑地笑道:“阿娘就是可爱嘛,出去让不认识您的人一瞧,谁敢想你儿子这么大了啊!您看,这一点就很不好,阿娘,你太谦虚了。”
长孙氏被他逗得笑出声来:“专会说好听话奉承我,好了好了,告诉你妹妹她们去,先生那儿我知会一声,明儿就不那么严格了。”
“多谢阿娘!”李承乾笑着跑远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阿娘!”
长孙氏向身边人笑道:“这孩子呀……瞧着他长大了吧,这会儿又这么孩子气。”
女官笑道:“正是在殿下跟前,太子才如此呢。”
“是啊,在父母跟前,多大了都是孩子。”长孙幽幽道,像是一声叹息。
……
已到夏日,因李承乾之前说过的大旱一事,李世民一直牵肠挂肚,就算做了蓄水的准备,可也只能解一解燃眉之急,这场大旱究竟何时结束,尚未可知啊。
过于忧心忡忡,李世民便去问李承乾:“承乾,山东究竟何时才能下一场雨?”
“这个我真不知道。”李承乾叹了口气,“要不先筹备粮食吧,等那边闹了灾,好能及时发放。”
李世民愁道:“如今各处粮食富裕的也不多,曲辕犁和水车毕竟才用了半年,或者还有才开始用的,存粮不会增加的那么快。”
李承乾眉头也皱了起来:“我们大唐这么惨的吗?”
“隋末以来,老百姓才安稳了几年?”李世民道,“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上辈子这会儿李承乾刚当太子,还没听过政监过国,对这时候的事的确不甚了解。
李承乾挠了挠头,道:“那我们少吃点,少穿件漂亮衣服,省下钱来去买粮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