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3)
长孙氏一听这话便笑了出来:“还说你不溺爱孩子,二郎,承乾那话是对的,天底下就数你最溺爱孩子。”
李世民笑道:“待我做了承乾的老师,观音婢,你就知道了,我定然是位严师,到时候承乾来找你哭,你可不准替他求情。”
李承乾不满道:“我才不会哭!”
209
第209章
◎不完美。◎
立政殿这边就李承乾是不是要添几个老师倒是说定了,但前朝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却还没有放弃。
太子少露面,经由圣人之手众人却见识过他的才智,毕竟无论是水车还是玻璃、水泥等物,都已经证明了太子非同凡响。
或许有些人怀疑是圣人在替太子虚张声势,但绝不包括皇帝的这些心腹重臣们。
他们见识过火药和望远镜这等机密,如果圣人身边当真有这样一个神人,他不会没有丝毫痕迹。
因此在他们看来,大唐有圣人和太子,实是上天眷顾,正该君臣同心,共建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才对。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圣人太溺爱太子,致使太子颇有些不懂规矩不识礼数,如今他少往前朝去便罢了,将来面对文武百官外邦来使,若还是如此,难免惹人褒贬。
所以,对于给太子赶快多寻几个老师好生教导这件事,贞观朝的重臣要臣们见圣人迟迟没有动静,只能在圣人给他们开小会时不停明里暗里的催促。
李世民没想到不过是突发奇想带着人去种个棉花,棉花还没收获,自己倒先收到了一件麻烦事。
对于太子的教育情况,自然没人比李世民更明白,经史子集问过去,李承乾素来没有答不上来的,至于这是不是陆元朗的功劳,就不必细究。
李世民面临的问题是他无法让太子证明自己的才能,且不说李承乾八成不会答应,即便他答应了,李世民都得提心吊胆他会不会临阵脱逃或是干脆直接胡言乱语,这到时候就起了一个反作用。
目前李承乾出席过的大场面只有新年的宫宴,他都是不玩不闹不说话,一副看起来不想跟任何朝臣打交道的模样。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太子终究需要站到朝堂上。
可他不能强求,李承乾现在还被失眠噩梦的毛病困扰着,孙思邈说过太子心病不除,就是他这个神医也不能保证这个病不会由内而外影响太子的寿数。
想了几日后,李世民决定问问长子,他不是那等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幼童,太子将来要面对什么他必然清楚,那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将来打算如何做?
“我想什么?”李承乾一脸迷茫,“阿耶,我才十岁,二十岁加冠后参政,在那之前我用不着想什么。”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你是太子,可提前加冠,好早日参政,所以我打算……”他想了想,“我打算让你十五岁时行冠礼。”
李承乾歪了歪头,不是十六岁吗?怎么还提前了一年?
对了,那会儿天可汗还不满意本来定好的二月份,说是怕耽搁了农时,将李承乾的冠礼改到了十月。
怎么轮到他就得考虑这个考虑那个,让李泰建文学馆住武德殿的时候怎么就不多考虑考虑呢?
李承乾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他已经懒得吐槽天可汗的双标了。
“那也还有五年呢,五年以后再说吧。”李承乾随口敷衍道,总之他早晚都得加冠,加冠了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政,那么他的安稳日子也就到头了。
天可汗这一世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了,等李承乾站在朝堂上后,距离李泰能够参与朝政也不远了,李泰还会再跟他打擂台吗?天可汗到时候对李泰会是什么态度?
李世民纠正道:“是四年半,承乾,今年已经快要过去半年了。”
“你到底想问什么?”李承乾反问道,“阿耶,究竟有何事,你就不能直接点进入正题吗?” ↑返回顶部↑
李世民笑道:“待我做了承乾的老师,观音婢,你就知道了,我定然是位严师,到时候承乾来找你哭,你可不准替他求情。”
李承乾不满道:“我才不会哭!”
209
第209章
◎不完美。◎
立政殿这边就李承乾是不是要添几个老师倒是说定了,但前朝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却还没有放弃。
太子少露面,经由圣人之手众人却见识过他的才智,毕竟无论是水车还是玻璃、水泥等物,都已经证明了太子非同凡响。
或许有些人怀疑是圣人在替太子虚张声势,但绝不包括皇帝的这些心腹重臣们。
他们见识过火药和望远镜这等机密,如果圣人身边当真有这样一个神人,他不会没有丝毫痕迹。
因此在他们看来,大唐有圣人和太子,实是上天眷顾,正该君臣同心,共建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才对。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圣人太溺爱太子,致使太子颇有些不懂规矩不识礼数,如今他少往前朝去便罢了,将来面对文武百官外邦来使,若还是如此,难免惹人褒贬。
所以,对于给太子赶快多寻几个老师好生教导这件事,贞观朝的重臣要臣们见圣人迟迟没有动静,只能在圣人给他们开小会时不停明里暗里的催促。
李世民没想到不过是突发奇想带着人去种个棉花,棉花还没收获,自己倒先收到了一件麻烦事。
对于太子的教育情况,自然没人比李世民更明白,经史子集问过去,李承乾素来没有答不上来的,至于这是不是陆元朗的功劳,就不必细究。
李世民面临的问题是他无法让太子证明自己的才能,且不说李承乾八成不会答应,即便他答应了,李世民都得提心吊胆他会不会临阵脱逃或是干脆直接胡言乱语,这到时候就起了一个反作用。
目前李承乾出席过的大场面只有新年的宫宴,他都是不玩不闹不说话,一副看起来不想跟任何朝臣打交道的模样。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太子终究需要站到朝堂上。
可他不能强求,李承乾现在还被失眠噩梦的毛病困扰着,孙思邈说过太子心病不除,就是他这个神医也不能保证这个病不会由内而外影响太子的寿数。
想了几日后,李世民决定问问长子,他不是那等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幼童,太子将来要面对什么他必然清楚,那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将来打算如何做?
“我想什么?”李承乾一脸迷茫,“阿耶,我才十岁,二十岁加冠后参政,在那之前我用不着想什么。”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你是太子,可提前加冠,好早日参政,所以我打算……”他想了想,“我打算让你十五岁时行冠礼。”
李承乾歪了歪头,不是十六岁吗?怎么还提前了一年?
对了,那会儿天可汗还不满意本来定好的二月份,说是怕耽搁了农时,将李承乾的冠礼改到了十月。
怎么轮到他就得考虑这个考虑那个,让李泰建文学馆住武德殿的时候怎么就不多考虑考虑呢?
李承乾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他已经懒得吐槽天可汗的双标了。
“那也还有五年呢,五年以后再说吧。”李承乾随口敷衍道,总之他早晚都得加冠,加冠了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政,那么他的安稳日子也就到头了。
天可汗这一世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了,等李承乾站在朝堂上后,距离李泰能够参与朝政也不远了,李泰还会再跟他打擂台吗?天可汗到时候对李泰会是什么态度?
李世民纠正道:“是四年半,承乾,今年已经快要过去半年了。”
“你到底想问什么?”李承乾反问道,“阿耶,究竟有何事,你就不能直接点进入正题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