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委屈……”李承乾低头理了理袖子,“挺好的。”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承乾都认为自己这是被天可汗蛊惑到了,分明所谓的老师说辞在他这里原本只是敷衍的,谁知道鬼使神差,最后李承乾真的来给天可汗当学生了。
  但这也不算丢人,被天可汗蛊惑到的人多了去了,李承乾不过是沧海一粟。
  ……
  天子之下忽然增设一案,再笨的人也能想到这是谁的,但是太子尚未加冠就要参政了吗?这就罢了,而是圣人对此不置一言。
  朝臣们纷纷有此疑惑,可他们从未在太极殿中见过太子,只是那书案上偶尔有动过的砚台、纸张等物,还很勤快的换着小巧玲珑的玻璃摆件,这些足以证明太子的确停留在太极殿中,只是他们不能见到罢了。
  圣人没有主动解惑的意思,这时候能问这个问题的也就是长孙无忌了,是以这天没有公事时,长孙无忌单独面圣,便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李世民笑了笑,道:“前些时日不是说过么,承乾年少,正需要我这个做父亲的教导。”说着话他站起身来,“辅机,你也知道我日日事多,只能抽些小空教导承乾,可总不能让这孩子来回奔波,于是干脆就在此设一案,我忙起来时,就让承乾在这里读书写字。”
  长孙无忌跟着站起来,听着这些话不由咋舌,寻常人家的孩子尚且都是先生教导,何况是天家的孩子?
  “圣人为大唐劳心劳力,已是呕心沥血,教导太子自然不容小视,但天下尚有名师大儒,圣人,不如还是为太子多请几位老师,您看如何?”
  就圣人这个溺爱的程度,长孙无忌真的很怀疑他教孩子的水平和质量。
  但李世民很坚持,他摆摆手,道:“辅机休要再劝,为君之道,难道天下还有人比朕更懂?”
  长孙无忌听出了这话的意思,为君之道的确有不少古往今来的夫子说得头头是道,但圣人想教太子的为君之道,显然是他们教不了的。
  作为太子的外戚,圣人这么看重太子,长孙无忌自然是欣喜的,因此他也就没别的话说了。
  对于长孙无忌来说,现在麻烦的不是太子如何,圣人如何,而是太子是真的打从心底不亲近他这个舅舅啊。
  皇后便罢了,他们兄妹多年,了解彼此的性情,长孙无忌知道她是在切实避嫌,她心里还是牵挂着自己这个兄长以及长孙家的,但太子不同,太子他着实只表现出了不想与长孙家亲近的意思。
  只是太子虽身居东宫,却少与前朝打交道,长孙无忌无法深究,只能耐着性子等。
  长孙无忌问过后,在李世民的默认下,朝臣们都知道了圣人亲自教导太子的厚爱,各种猜测的声音也就停下了。
  之后也有朝臣在面圣时遇上过太子于圣人之下读书的情景,不知道别人的心理路程是什么,至少在房玄龄看来,太子模样俊秀,看书时身姿端正,表情认真,瞧着很是勤奋好学,确实让他大为改观。
  ——可惜,房玄龄不知道太子看的其实是游记。
  当然也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有一天于志宁就撞见了太子翘着二郎腿吃双皮奶,他当即就上去一通输出,从礼数讲起,慷慨激昂一通,好像李承乾吃个双皮奶,明天大唐就要亡了似的。
  李承乾边听边翻白眼,李世民倒是耐着性子听完了,然后一一将于志宁的话反驳了回去,严厉批评了他将一件小事夸大的行为,并说进谏可以,他与太子会纳谏,但这并不代表谏臣可以无理取闹。
  于志宁没想到自己的直言进谏会是这个结果,他大受打击,想要再与圣人分辨两句,又觉无话可说,只得浑浑噩噩地告退了。
  “这才哪到哪啊,一次就受不了了,这个人怎么还没有我抗打击能力强。”李承乾小声嘀咕道。
  李世民疑惑道:“你小声嘀咕些什么呢?”
  李承乾摇头道:“阿耶,你可给自己招了大麻烦,这事肯定还没完,你等着吧,后日朝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你。”
  谏臣嘛,就是吃这碗饭的,而且这个饭碗还是皇帝主动递给他们的,李世民今天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皇帝要砸他们的饭碗,他们肯定不能任由他砸,好歹也得挣扎一下。
  虽然李世民根本没有堵住谏言的意思,但有些人嘛,就是喜欢夸大,李承乾对此可是深有感触。
  李世民笑道:“我给自己招来了大麻烦?这个麻烦是谁给我招来的?”
  李承乾耸耸肩,道:“所以我做错了什么?我就是吃了口东西,吃东西也有错的话,明天开始大家都集体饿死算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