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承乾的小叔父,即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他生于贞观二年,这会儿不过是个三周岁的小娃娃,但显然当爹的已经开始为他的将来考虑了。
  李渊的老来得子不少,但哪一个为何受宠,李承乾搞不清楚缘由,也没想过要去弄明白,不过钱都送过来了,他也不好不收,便去大安宫见了一趟李渊。
  李渊正在听曲看舞,李承乾来了也不曾叫人停下,只是问他有什么事。
  李承乾倾了倾身,道:“阿翁替小叔父给了我那些金子,我特地来谢过阿翁和小叔父。”
  李渊顿了顿,眼睛里浮现出几分惆怅,方道:“承乾,阿翁老了,底下这些孩子们现在靠你阿耶,往后还要靠你照应着。”
  李渊的这些小儿子于李世民并无威胁,他们兄弟间想如何亲近是没可能了,但往后封个亲王,肯定还是能过上金尊玉贵的好日子。
  只不过如何金尊玉贵,如何顺心遂意,关键就在能不能得圣心。
  李承乾听罢沉默了片刻,李元婴的滕王阁很有名气,他本人在艺术方面也有成就,只是……他这个人的品性实在不怎么好。
  李承乾最后只说了一句:“阿翁放心。”
  人总要生老病死,李承乾也说不出太多劝慰的话,只能做个干巴巴的保证让李渊安心。
  从大安宫回来,李承乾又去了太极殿,他打算跟天可汗谈一下皇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皇室的孩子们都是各自有各自的老师,但因为所得关注不同,老师的质量很是参差不齐。
  而且,因为地位尊崇,李承乾记得上辈子除了自己这个被人盯着挑刺的太子,其他皇室子孙的品德问题却少有人关注。
  所以李元婴上辈子养成了那么个败坏的品性,李承乾琢磨着,皇家子孙确实很容易骄奢淫逸,他也不指望他们变得如何好,只是想教他们不行祸害百姓之事。
  等李承乾说完自己的想法,李世民撇了撇嘴,道:“太上皇倒知道为儿子们打算了。”
  李承乾:“……”
  你跟你爹一个样,他给前头的孩子们当爹的时候不是个好爹,你给前几个儿子当爹的时候也不咋地,他到了后头知道为小的孩子们打算了,你等到换了新太子也知道该将太子罩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保护了。
  所谓父子一脉相承,你们真不愧是父子。
  见长子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李世民以为他是觉得自己矫情,轻咳一声将这话略过去,又道:“承乾,你提到的这个宫学甚好,我看不如就办在武德殿,离这边和东宫都近,你我父子都方便过去查看他们的学业。”
  武德殿?李承乾挑了挑眉,武德殿变皇家学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