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3)
但这却也未必就能顺李泰的意,人心往往不足,谁知道他要了这个还想要哪一个。
而且,最主要的是,李承乾凭什么因为李泰觉得他碍眼就去死啊!
李承乾这辈子活得好好的,最后能不能顺利继位另说,至少现在他不可能主动寻死,更不可能为了李泰这个上辈子的对手去寻死。
李世民沉声道:“我知道。”
青雀想要的是头一份的偏爱,而李世民现在已经习惯了将这份偏爱给李承乾,况且,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李世民都不能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李承乾没有说话,只是往后靠在椅背上,他又想到了上辈子的事。
上辈子李泰拥有天可汗绝对的偏爱,因此他生了夺嫡之念。
这辈子因为种种原因,李承乾得到了优于李泰的偏爱,因此他想要这份属于李承乾的偏爱。
李承乾与李泰,真是永远都做不成好兄弟。
不过对此李承乾确实没什么遗憾,他只是觉得可悲罢了。
说来可笑,最理解李泰的或许就是李承乾了,心心念念郁结于心,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得到偏爱的那个人不是我。
这一次,李泰没有得到天可汗的偏爱吗?他当然得到了,在众兄弟中,他在父亲那里的待遇排第二。
但就像一块蛋糕,如果均分,不会有人有意见,而如果分蛋糕的人先将一半给了另一个人,再将剩下的一半分给其他人,李泰是那个得到剩下的一半中三分之二的人,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他只会和第一个得到一半的人对比。
李承乾揉了揉额头,头疼道:“这事总得解决,你想让我怎么做就直接说,不然……”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反正李承乾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天可汗也能承受住两个儿子你死我活的结局,只是鉴于李承乾今时不同往日,这辈子的结果或许会比上一次更糟。
“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李世民转头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承乾,身为太子,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至于青雀……到了宫学中,会有老师教他,朝政这一块儿,往后不许他插手,只做个逍遥快活的王爷,也……很不错。”
李承乾震惊地望向天可汗,连朝政都不让李泰沾了?想想上辈子李泰那一长串官衔,想想李泰的文学馆,天可汗做这个决定,想必不亚于切肤之痛了。
上辈子李承乾谋反后,天可汗决定立李治,他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保全他的两个孩子。
想明白这一点的李承乾,作为两次都涉及的当事人,他分外平静:“阿耶如此良苦用心,希望青雀能明白。”
虽然以他对李泰的了解,他觉得这一点很难。
不撞南墙,李泰不会死心。
而最终结果如何,只看天可汗能不能对他的青雀狠下心了。
……
贞观五年的秋天结束时,长孙氏已经不想再探究她的两个大儿子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更加冷淡了。
这自然不是她忙得没空,也不是她不再关心她的儿子们,而是对于这些事情她的确无能为力。
好在,长孙氏知道一件事,有二郎在,她的这两个儿子无论如何都能保住性命。
李承乾知道母亲为孩子们忧心,便常讲些有趣的故事逗母亲开心,造船有了进展,他也会来找母亲分享喜悦。
李泰还不知道父亲已经下定决心,因此仍心存希望,他也常过来这边说些孩子的趣事,有时候还会带着李治回去瞧小侄儿。
至少只要李承乾和李泰不碰面,立政殿整体的氛围还是很其乐融融的。 ↑返回顶部↑
而且,最主要的是,李承乾凭什么因为李泰觉得他碍眼就去死啊!
李承乾这辈子活得好好的,最后能不能顺利继位另说,至少现在他不可能主动寻死,更不可能为了李泰这个上辈子的对手去寻死。
李世民沉声道:“我知道。”
青雀想要的是头一份的偏爱,而李世民现在已经习惯了将这份偏爱给李承乾,况且,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李世民都不能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李承乾没有说话,只是往后靠在椅背上,他又想到了上辈子的事。
上辈子李泰拥有天可汗绝对的偏爱,因此他生了夺嫡之念。
这辈子因为种种原因,李承乾得到了优于李泰的偏爱,因此他想要这份属于李承乾的偏爱。
李承乾与李泰,真是永远都做不成好兄弟。
不过对此李承乾确实没什么遗憾,他只是觉得可悲罢了。
说来可笑,最理解李泰的或许就是李承乾了,心心念念郁结于心,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得到偏爱的那个人不是我。
这一次,李泰没有得到天可汗的偏爱吗?他当然得到了,在众兄弟中,他在父亲那里的待遇排第二。
但就像一块蛋糕,如果均分,不会有人有意见,而如果分蛋糕的人先将一半给了另一个人,再将剩下的一半分给其他人,李泰是那个得到剩下的一半中三分之二的人,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他只会和第一个得到一半的人对比。
李承乾揉了揉额头,头疼道:“这事总得解决,你想让我怎么做就直接说,不然……”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反正李承乾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天可汗也能承受住两个儿子你死我活的结局,只是鉴于李承乾今时不同往日,这辈子的结果或许会比上一次更糟。
“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李世民转头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承乾,身为太子,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至于青雀……到了宫学中,会有老师教他,朝政这一块儿,往后不许他插手,只做个逍遥快活的王爷,也……很不错。”
李承乾震惊地望向天可汗,连朝政都不让李泰沾了?想想上辈子李泰那一长串官衔,想想李泰的文学馆,天可汗做这个决定,想必不亚于切肤之痛了。
上辈子李承乾谋反后,天可汗决定立李治,他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保全他的两个孩子。
想明白这一点的李承乾,作为两次都涉及的当事人,他分外平静:“阿耶如此良苦用心,希望青雀能明白。”
虽然以他对李泰的了解,他觉得这一点很难。
不撞南墙,李泰不会死心。
而最终结果如何,只看天可汗能不能对他的青雀狠下心了。
……
贞观五年的秋天结束时,长孙氏已经不想再探究她的两个大儿子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更加冷淡了。
这自然不是她忙得没空,也不是她不再关心她的儿子们,而是对于这些事情她的确无能为力。
好在,长孙氏知道一件事,有二郎在,她的这两个儿子无论如何都能保住性命。
李承乾知道母亲为孩子们忧心,便常讲些有趣的故事逗母亲开心,造船有了进展,他也会来找母亲分享喜悦。
李泰还不知道父亲已经下定决心,因此仍心存希望,他也常过来这边说些孩子的趣事,有时候还会带着李治回去瞧小侄儿。
至少只要李承乾和李泰不碰面,立政殿整体的氛围还是很其乐融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