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世民看向他,笃定道:“过了年,年长的皇子们都要就藩,包括青雀。”
  让李泰离开长安城,彻底杜绝他所有想与长兄争夺的想法,无论他想要的是什么,他都不能再想了。
  李承乾记得上辈子不是没有亲王皇子就藩,这其中有天可汗的兄弟,也有天可汗的儿子,但这些人中绝对不包括李泰。
  天可汗不舍得他的青雀离开自己身边。
  李承乾确定道:“让青雀离开长安城吗?无诏藩王不能随意进京,以后你可就不能日日见到他了。”
  现在李泰虽出宫建府,可还是日日进宫见天可汗,与他在宫里住着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出了长安城可就不行了,以后天可汗再想见李泰,就得下诏,甚至李泰来长安都不能待太久,否则谏臣们的奏本就要把天可汗淹死。
  ——当然,天可汗可以无视,上辈子这样无伤大雅的小事,又不是住武德殿,天可汗向来不在意。
  李世民叹道:“承乾,阿耶说过,只想你们兄弟两个都好好的。”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道:“既然你认为自己舍得……”
  只是这一份舍得,能维持多久呢?
  就藩一事,除了太子,天可汗没有向外头透露口风,并不知道自己即将离开长安的李泰仍旧日日进宫,现在他的儿子李欣已经两周岁,走路说话都很是稳当,他便也带着儿子进宫来讨帝后的欢心。
  ——在李泰看来,阿耶既然疼他,他磨着也能磨到入朝的那一日。只要能踏进朝堂,李泰就能尽情施展才能,到时候所有人就能知道,圣人除了太子这个儿子,还有别的有能力的儿子。
  作为帝后的头一个孙儿,李欣的确很得祖父祖母喜爱,但正如无论李世民再如何疼爱他的青雀,都得当断则断一样,孙儿再如何好,也不能改变李世民的决心。
  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李世民的两个儿子,还有大唐的江山社稷。
  ……
  皇太子加冠后,就不能再隐于幕后,李承乾要站在正式站上太极殿。
  好消息是,此前天可汗的忠臣们常在他那里见到太子,已经习惯了李承乾的说话办事方式,甚至对于他那一手实在拿不出手的字,众人都互相安慰过多次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太子有那些本事,若没个一星半点的缺点,那人世还能留住这样的人吗?这样的太子,才是大唐需要的太子!
  见前头的大人物们如此镇定,后头不常见太子的倒觉得自己是不是少见多怪了,太子这样才是正常的?
  总之,李承乾的朝堂亮相目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也不是没有坏消息,那就是房玄龄发现太子他竟然弄虚作假!
  这次东宫的太子詹事是杜如晦,房玄龄并没有在东宫兼职,因此他与李承乾的交集并不太多,应该没有机会发现这件事才对。
  然而他与杜如晦关系不错,有一次他发现太子写给杜如晦的回函笔锋凌厉字迹优美,与圣人那手字比起来都不遑多让!
  房玄龄大惊,杜如晦遮掩不过去,毕竟那上头盖了太子的玺印,他只能承认这是太子亲笔所书,他见过太子亲自写字,就是这么漂亮没错。
  只不过得到太子这手好字究竟得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杜如晦就不知道了。
  当一件事不只一个人知道,就意味着会有更多人知晓,很快这些顶层的重臣们就开始悄咪咪比较太子的笔迹。
  最后大家发现,能得到太子那手好字的人竟然不算少,杜如晦是一个,褚遂良是一个,李靖、尉迟敬德等武将,无论在不在京城,太子回函总是端正漂亮的字迹。
  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也没有得到太子的一张好字,还是安慰到了房玄龄等人的心。
  然而,这些就罢了,最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魏徵也能得到太子的喜爱?
  是的,现在他们认为太子喜爱谁,就给谁写好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