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该找谁来阻止她这么做?桑德史密斯?不,他拿她也没有任何办法。她有家人,但兄妹都在好莱坞,哥哥还很有名气,并不太好好运作。丈夫......没有丈夫,也没有稳定的爱人,男友......要是能靠男友约束她,那她也就不会这样肆无忌惮了.....极光的股东们.....没有用,股权被她牢牢握在手里,她是那家公司的创立者,和这些投资银行代理总裁不一样,她的团队对她忠心耿耿,她的股东们与她狼狈为奸,根本无法对她构成威胁。
  毫无弱点。
  法斯特想了很久,能想到的也许只有怀特加西亚,这位全球最大投资银行Gordon&Stein的总裁,或许能劝说一番海莉卡拉季奇。
  但他的理智告诉他,不要这么做。
  法斯特本人就是上上任Gordon&Stein的总裁,他很清楚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是什么货色。
  加西亚很可能是另一个棘手的角色。
  【作者有话说】
  按照时间线来说目前已经是暴雷高峰期了,没有花很多笔墨来写市场有多么的动荡了,因为再动荡,只要不是全球经济垮台了,美国经济彻底垮台了,极光问题都不太大。
  《有钱》里也写到过次贷危机,当时莱伊是近似于对冲基金的角色,进场捞金。海莉是庄家,负责和美联储和财政部一起重新洗牌发牌,偶尔掺和一下交易,所以视角不一样,如果一样也就没必要再写一次同样的剧情了啦。
  还有,08次贷给人的感觉就是全球经济要完了,但对于经济的冲击真的不是全方位的,主要是对经济支柱中的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保险行业构成了巨大冲击,对冲基金、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整体上还好。
  另外有有一个点解释一下,文中说的极光有很强的问题资产处理能力,这个可以近似于理解极光有很强的化债能力。首先不是哪个金融机构都敢拍胸脯说自己能化债的,化债的关键在于给债务定价并理清债务的规模,也就是把不良资产盘活或剥离。从技术上,要求非常强的风控体系、模型和团队,从手段上看,要有各种处理资产,打包整合的能力,从客户资源上来看要有最广泛最多样的客户,以及自身要很强的信用背书。
  比如假设吧,联合信诚把债务给极光,极光要弄个空壳公司接过这笔资产,然后给这笔资产定价,搞清楚这坨屎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根据成分的不同进行分批出售、结构重组、风险对冲,还要找买家卖出去。
  所以当时华尔街有能力做这个的机构不多,现实中是几乎所有的问题资产全部交由贝莱德来清算,贝莱德也是从那个时候踏上觉醒之路。
  写了一百多章写的七零八碎,但其实还是写了很多金融问题,我写的都很浅薄,不过如果大家可以get到一点也很开心啦,我觉得有些知识虽然不能帮助大家炒股赚大钱,但是对于理解经济运转逻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说不定未来就速通期货交易成为期货大神了呢!再加上现在化债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啦,能化明白债的人才那都是真人才,地方债务的处理和企业的话又不相同,但基础逻辑是一样的。
  其实美国08年的处理水平挺高的,事后泡沫不泡沫的不说,至少当时是强行稳定了,回到当时,换一个天才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会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了。
  AG的原型,我感觉应该很明显了吧,就是雷曼;林奇的话,参考美*林多一点,也融入了一些所罗门兄弟;GS主要是是高盛;巴克维尔写的少一点,算是大杂烩,不过设定的话会偏向于摩根士丹利多一些;灰塔是黑石和kkr的集合体;联合信诚的原型是贝尔斯登;安信保险的原型是AIG保险。
  第137章 决战华尔街
  海莉和怀特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摆了几盘冷掉的菜肴,海莉看他的脸色,实在没有胃口:“你到底要和我说什么?”
  这个时候看到他,跟看到地狱使者没什么区别。
  现在华尔街银行家找她只会有一个原因:要钱。
  但对海莉来说,收购一家投资银行并不能为极光增色多少,反而账户上那一堆债务,想想就叫人头疼。
  “我记得Gordon&Stein整体财务状况还不错,你不会告诉我那都是假账吧?”海莉讲了一个冷笑话。
  怀特没有笑。
  他皱着眉毛,显得神色阴郁。
  “好吧。”海莉也收起笑容,“到底是什么事?”
  “事实上——”怀特顿了顿,“有个大麻烦需要你帮忙处理,海莉。”
  海莉闻着餐桌上冷掉的煎牛排,有些反胃:“你们要破产了?”
  “没有那么严重。”
  “这可能是我最近听过的唯一一句好消息了。”
  “但我们的账户上目前有一百多亿次贷债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