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不知道自己与文静有血缘关系前,阮玲珑是真心把她当成长辈孝顺。文静是那样美好、那样善良、那样脆弱、那样值得被珍惜。
  直到现在,阮玲珑依然觉得原主的身世十分狗血,比她看过的任何一本小说都要曲折。
  本应是皇室掌上明珠的原主,竟然活得那样悲惨。
  阮玲珑毕竟不是原主,她也没办法替原主去怨恨和责怪谁。听外公的意思,给文静和自己下蛊的人已经被周衡昌雷厉风行地处置了。
  这也是阮玲珑打算和周衡昌和平共处的原因之一。
  身为丈夫和父亲,他纵然有不合格的地方,可毕竟事已至此。
  阮玲珑和文静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致:暂时不和远在京城的那位帝王相认。她们珍惜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自由,更不愿轻易将其打破。
  文静将所有的心力全都投入到了跟随徐闻道学习医术之中。
  她那份专注和热情,甚至超过了失忆时的状态,她仿佛要将错失的时光都补回来,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医学知识,辨识药材、研习脉理、背诵方歌,进步神速。
  文静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务必亲手将女儿玲珑早年亏空的身体,调养到最佳状态,让她早日实现做母亲的心愿。
  阮玲珑则将目光投向了脚下这片广袤、待开发的土地。
  裕民山庄那场大火烧毁了建筑,却无损于她名下田地的庄稼和植物。那些土地,在她的精心规划播种下,正焕发着惊人的活力。
  得益于她异能催化过的良种和不断摸索改进的种植方法,她名下的五十亩冬小麦迎来了令人咋舌的大丰收。
  金黄的麦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最终,小麦的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九石(540斤),五十亩地,总计收获了四百五十石(27000斤)饱满圆润的小麦。
  看着在仓库堆积如山的麦粒,阮玲珑心中有了决断。
  她留下足够自家和雇佣人工的口粮,以及来年做种的部分,然后将其余的一半:整整二百二十五石上等新麦,通过官府的渠道,运送去了京城,献给皇帝周衡昌。
  自从得知他是这具身体的生父,又感念他之前的数次照拂,阮玲珑觉得,分享丰收的喜悦,是自己的一种心意。
  她并未打算以此邀功或换取什么,只是单纯地想要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良种,送一份给那位血缘上的父亲。
  至于他收到良种后是何感想,阮玲珑并不在意。
  剩下的田地,则成了阮玲珑的“百宝园”。
  红薯藤蔓铺满了地垄,硕大的块茎在土里悄然生长;玉米秆子挺拔,吐着红缨;南瓜藤蔓肆意伸展,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实;番茄架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辣椒地里更是色彩斑斓,青红交映;还有耐旱的高粱,也昂首挺立,穗头饱满。
  每一种作物的长势和产量,都远超平安镇其他农户的田地,成为了平安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阮玲珑对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无比清晰:她的土地,就是大周朝最顶级的良种培育基地。
  在阮玲珑的规划中,这里产出的粮食和蔬菜,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是推广良种、提高全国粮食产量的关键。
  除了满足自家和雇佣老百姓的需求外,一部分作为“贡品”送给皇帝以示心意,剩下的大部分,则优先卖给那些有远见、愿意尝试新种、追求更好收成的农户。
  她深知,只有让更多农户手里有好种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周老百姓的生活。
  与此同时,阮玲珑的目光看得更远。
  老百姓手里光有良种还不够,配套的田间管理技术同样重要。她开始着手筹备一件更消耗精力的事情:开一家肥料和农药加工厂。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后世那些高效的复合肥当然无法复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