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告示一出,整个平安镇乃至邻县都轰动了。
  裕民夫人免费教种寒瓜,还送种子,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从那天起,阮玲珑规划好的秋播寒瓜田里,就没断过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前来求教的老百姓。
  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有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也有带着孩子来长见识的妇人。他们围在阮玲珑和几位经验丰富的雇佣工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抓紧时间提问。
  “夫人,这瓜苗移栽,行距株距多少最合适?”
  “这藤蔓管理,压蔓、整枝有啥讲究?”
  “浇水施肥有啥门道?听说您有售卖专门培育寒瓜的肥料?”
  “这授粉是不是一定要人工帮忙?”
  阮玲珑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亲自给大家示范如何选地、整地、做畦、育苗、移栽、水肥管理、整枝压蔓、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她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农户们也都不是白学的。看着阮玲珑和雇佣工在田间忙碌,大家自发地撸起袖子帮忙。
  整地的整地,挑水的挑水,移栽的移栽……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互帮互助的景象。淳朴的乡情在汗水和泥土中流淌。
  就在这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阮玲珑看着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加大的天气,心中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在一次田间讲解的间隙,她指着已经移栽好的瓜苗,对围观的农户们说道。
  “各位乡亲,寒瓜是喜温怕寒的作物。咱们现在种的是秋瓜,最怕的就是秋末冬初的霜冻和低温。一旦遇到强降温,瓜苗就可能冻死冻伤,前功尽弃。”
  众人纷纷点头,这是他们最担心的。
  阮玲珑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
  “所以,我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人为地给这些瓜苗,或者其他的蔬菜苗,创造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让它们能安然度过寒冬呢?”
  她用手比划着:“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竹篾或者木条,搭成一个拱形的架子,上面覆盖上透光性好又厚实保暖的东西,比如油纸、厚棉布,甚至是刷了桐油的厚草帘子?”
  “白天揭开帘子阳光能照进来升温,晚上盖上帘子能挡住寒气,保持寒瓜喜欢的温度……这样,即使在冬天,我们是不是也能种出新鲜的瓜果蔬菜?”
  “你的意思是搭个棚子,像暖房一样?”有见多识广的老农似乎想到了什么。
  “对,就是这样的!”阮玲珑肯定道。
  “我们可以叫它‘大棚’,利用这个‘大棚’来达成抗寒保温的效果。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如果成功了,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有新鲜菜吃,寒瓜也能避开霜冻,长得更好。甚至……冬天也能种出夏天的菜!”
  “大棚?冬天种夏天的菜?”这个前所未闻的想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农户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他们看着阮玲珑,眼神充满了惊奇和疑惑,但更多的是被点燃的希望之火。
  裕民夫人总能带来奇迹,这一次,她说冬天也能种夏天的菜。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又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92
  第92章 民心
  ◎周衡昌沉吟片刻,多问了一句:“阮玲珑家中,如今都有些什么人?”◎
  就在阮玲珑带领着平安镇及周边农户,热火朝天地研究和搭建第一批试验性质的“保温大棚”,试图在日渐寒冷的秋末初冬里守护那些娇嫩的瓜苗和蔬菜时,万里之外的京城皇宫,周衡昌派去给徐闻道传递消息的暗卫回京了。
  “启禀陛下,神医徐闻道正好在平安镇,且已与赵铮相认。赵铮确为其亲外孙无疑。”暗卫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响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