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素菜的种类更加丰富,有淡黄色的洋芋片、脆甜的藕片、清甜的冬瓜片、水灵的萝卜片、晶莹的红薯粉、爽滑的土豆粉、翠绿欲滴的豌豆尖、嫩生生的豆芽、白嫩的豆腐、柔韧的豆腐皮、色泽油量的豆腐泡、鲜香肥厚的各色蘑菇等。
  饭堂中央,特制的紫铜火锅已经架好,炭火烧得正旺。
  红艳油亮的牛油锅底倒入锅中,随着温度升高,铜锅开始“咕嘟咕嘟”翻滚起来,浓烈的辛香混合着牛油的醇厚,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
  文静和徐闻道围坐在桌旁,看着这前所未见的阵仗,眼中充满了新奇。
  当阮玲珑兴奋地将一片鲜红的牛肉在滚沸的红汤中涮了几秒,蘸上香油蒜泥碟送入口中时,那鲜、香、麻、辣、烫的极致口感瞬间征服了她的味蕾。
  徐闻道迫不及待地学着样子涮了一片毛肚,按照阮玲珑的提醒七上八下涮好后入口,那脆爽麻辣的滋味让他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连声赞叹,“嗯,好吃!过瘾!这才叫吃饭!以前吃的都是啥啊!”
  文静则动作优雅地尝试了一片蘑菇,鲜美的菌菇吸饱了麻辣鲜香的牛油汤汁,口感柔滑,滋味丰富,让她也忍不住频频下箸。
  一时间,饭堂里只剩下火锅翻滚的“咕嘟”声和满足的赞叹声。
  就连最近胃口不佳的徐闻道,也吃得额头冒汗,根本停不下来。
  阮玲珑一边涮着豌豆尖,一边感慨:“可惜今天时间紧,没来得及准备鸭肠、鸭血和鸭胗,这几样食材煮火锅也是一绝呢!”
  徐闻道正埋头对付一块吸满汤汁的豆腐泡,闻言立刻抬头。
  “豆腐泡也好吃!玲珑,你这豆腐、豆腐皮、豆腐泡,做得比外面卖的好吃太多了!又香又有嚼劲。我瞧着平安镇虽也有卖豆腐的,但滋味寡淡得很,油水少做出来也不好吃。你这手艺,不开个豆制品作坊太可惜了,应该让更多人尝尝这好东西!”
  他对豆制品,尤其是吸饱了火锅汤汁的豆腐泡,软糯鲜香,让他欲罢不能。
  文静也点头附和,她夹起一片鲜嫩的平菇道:“玲珑这自己种的蘑菇也好,鲜得很。以前蘑菇只在山里采摘,稀罕得很。如今在自家大棚里就能种出来,想吃随时有,真是神仙日子。”
  她看着女儿,眼中满是骄傲。
  她的女儿,是如此聪慧能干,将生活经营得如此精彩丰盈!
  这样的玲珑,就应该像山间的青松,自由舒展,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而不是被禁锢在深宫的金丝笼里。
  阮玲珑看着外公碗里堆成小山的肉和豆制品,颇为无奈地夹了一大筷子翠绿的豌豆尖放到他碗里。
  “爷爷,光吃肉和豆腐可不行!营养要均衡。喏,这豌豆尖是我今早亲手从大棚里摘的,最是鲜嫩。还有这冬瓜,是铮哥特意挑的沙瓤冬瓜,煮软了入口即化,您也尝尝。”
  徐闻道看着碗里绿油油的蔬菜,有些不情愿,但在阮玲珑“监督”的目光下,他只得乖乖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
  清甜鲜嫩的滋味在麻辣之后带来一丝清爽,倒也别有风味。
  阮玲珑并未打算藏私。几天之后,她将精心整理好的火锅底料配方和豆制品的制作工艺,以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卖给了平安镇口碑极佳的祥福酒楼。
  祥福酒楼的老板本就是铮哥的故交,她信得过对方。
  好东西,自然要分享出去,才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冬日里的热辣鲜香。
  祥福酒楼的老板没想到,阮玲珑竟然给他送了这样一份大礼。他深知裕民夫人的分量和这份配方的价值。
  因此,他不仅爽快地付了钱,更主动提出,今后他名下所有酒楼、客栈所需的肉类、禽蛋、新鲜蔬菜以及豆制品、粉条等深加工农产品,一律优先从阮玲珑的养殖场和加工作坊采购。
  这无疑是为阮玲珑的产业开辟了一条稳定而优质的销售渠道。
  阮玲珑的养殖场、加工作坊以及名下的良田,产出的高品质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除了供应祥福酒楼,还有无数商人慕名而来,抢购她的良种,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她本人或者她手下的熟手农工,前往外地指导粮食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