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由得在心里感慨,阮玲珑和赵铮夫妇真是奇才,做事周全不说,而且极有远见。
  第五站是肥料与农药作坊。
  这里的气味颇为复杂,草木灰、骨粉、鱼杂、腐熟的粪肥、还有一些研磨成粉的矿物和草药混合在一起。
  作坊里的工人们正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装袋。
  阮玲珑拿起一袋标着“追肥”字样的成品,向周衡昌解释道:“这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调配的肥料。旁边的是杀虫防病的药粉和药水,大多用植物提取或矿物配置,毒性较低,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周衡昌抓起一把黑褐色的颗粒肥料,在指尖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
  “这便是你田地高产的秘诀之一?”
  “没错。”阮玲珑肯定道,“良种是根本,但好肥和科学的田间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地力需要养护,而非一味索取。”
  最后,阮玲珑带着皇帝来到自家的田地里,这也是周衡昌的要求。
  当周衡昌最终站在阮玲珑名下那片广袤的麦田前时,此时节正值麦穗灌浆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麦秆,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金黄。
  麦穗硕大,颗粒饱满,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空隙。
  风吹过,麦浪翻滚,发出沙沙的丰收乐章。
  “这,这麦田亩产几何?”周衡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身为帝王,他太清楚粮食意味着什么。大周立国以来,他从未在奏报上见过如此壮观、如此充满希望的麦田景象。
  “去岁秋播的这块地,按经验估算,亩产当在九石(约540斤)上下。”阮玲珑平静地回答。
  “九石!”周衡昌猛地吸了一口气,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疾步走入田埂,不顾身份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托起一穗沉甸甸的麦子,仔细端详着那饱满得几乎要爆开的麦粒。
  那金黄的色泽,那沉甸甸的分量,像是最美的珍宝,灼热了他的掌心,更点燃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某种期盼。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一声比一声高亢,一声比一声激动,饱含着帝王的狂喜与震撼。
  周衡昌站起身,环顾这片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胸膛剧烈起伏着。
  这哪里是麦田?
  这是国泰民安的基石,是社稷稳固的希望!
  震撼与激动过后,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占据了周衡昌的心头。他转向阮玲珑,目光灼灼,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恳切。
  “玲珑,平安镇之盛景,朕亲眼所见,叹为观止!此非一地之福,乃大周万民之幸!”
  “朕恳切请教,如何才能将这‘平安镇之法’,将这高产的良种、这科学的农艺、这惠民的产业……复制推广至大周其他州县?让这金色的麦浪,亦能席卷我大周更广阔的土地,解百姓饥馑之苦,奠国家富强之基?望你不吝赐教!”
  周衡昌的姿态放得极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真心求教、渴望改变的学生。
  阳光洒在他雪白的鬓角,映照着他眼中燃烧的、名为“希望”的火焰。
  这一刻,裕民山庄的主人阮玲珑,成为了大周天子眼中,照亮未来道路的那盏最明亮的灯。
  99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