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于两个小家伙的取名重任,自然落在了学识渊博又德高望重的徐闻道身上。
  赵铮和阮玲珑对此毫无异议,乐得清闲。
  徐闻道翻遍了典籍,斟酌了数日,终于在大年初三这天,郑重地宣布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哥哥,名唤赵时安,取‘时和岁丰,平安顺遂’之意。”
  “妹妹,名唤赵时宜,取‘顺时应务,万事咸宜’之意。”
  “时安”、“时宜”,既寄托了对孩子一生平安顺遂、诸事合宜的美好祝愿,又暗含着对时局的期许。
  全家人都对这名字赞不绝口,十分满意。
  就在平安镇沉浸在新生喜悦之中时,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气氛却如同冰封的寒潭。
  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极旺,却驱不散周衡昌身上散发的寒意。他肩胛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脸色因失血和震怒而显得异常苍白。
  在他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抖如筛糠的老妇人。此人,正是当年从冰冷的河水中,捞起那个奄奄一息女婴的程家仆人张婆子。
  自从程远山和程嘉禾问斩,程家人全族流放,程家的仆人也都各自被发卖。
  暗卫们找到张婆子,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说!”周衡昌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威压,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地上。
  “把你当年如何‘捡’到那个孩子,她在程家是如何度过的,给朕一字不漏地说清楚!若有半句虚言……”他未说完的话,比任何酷刑的威胁都更令人胆寒。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隐瞒?
  她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地开始讲述那尘封了十多年的悲惨往事。
  “陛……陛下饶命!老奴……老奴是在崇明九年腊月,在京城西郊的落霞河下游,捞……捞起的那个女娃子。当时天寒地冻,她裹在一个锦缎小包被里,小脸冻得青紫,就……就剩一口气了……小的看她可怜,就、就抱回了程家……”
  “老奴养不活女娃子,就把她送给了其他想要孩子的家仆。再后来……后来的事,老奴,就不得而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