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等人走后,黑娃赶紧将铜板给沈长笙,解释道:“这是刚才挣得,有两个客人,除了那个老太太,还有一个人买了十个包子,非要我多送一个,实在没法子,我给送了一个馒头。”说道后面他心里不免又紧张起来,觉得自己擅做主张了。
沈长笙接过来,也没数,直接就放进钱袋子里。
黑娃准备接受问话,就听沈长笙道:“做的不错,以后如果客人买的多,也可以主动送一个。”
听到夸奖和肯定,黑娃忍不住咧嘴笑了笑,心想,跟着长笙哥可比在外干活好,最起码不会挨骂。
后面又来了个书生,应该快迟到了,书生急急慌慌的,要了几个包子放下铜板就走了。
黑娃看着人远处的背影,不仅感叹长笙哥会选地方,这里虽然离书院不算近,却有很多书生有钱人经过,只是可惜来得晚,没赶上他们出门。
后面又断断续续的卖出去一些,基本都是从集市买菜回来的夫郎妇人,他们虽然觉得发面看着稀奇,不过愿意买的原因还是因为包子馒头够大。
黑娃不敢跟他们交涉,这些人好奇心太重,有些直接询问发面怎么做的,他怕自己嘴笨说错话,老实的做着旁的活。
沈长笙以前卖猎物经常跟客人打交道,还是会周旋的,即便想问什么的妇人夫郎,几句话下来也止住了话头。
“长笙哥,明个我们来早些吧。”等人走完,黑娃小声提议道。
沈长笙点头,头一天是有些忙乱,光是找摊位就花了不少时间,后面固定下来,会好很多。
后面断断续续来了几人,还有个是刚才买过的,他路上吃了,觉得味道极好,又跑回来多买了几个,买的多,沈长笙没有吝啬的多送了一个,惹得那夫郎满意不已。
眼见已经过了饭点,黑娃不禁有些着急,背篓里还剩一半呢,这时候卖不出去,可就要凉了。
沈长笙收起钱袋子,目光转向不远处的巷子口,那里住的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比村里人好得多,都是做些小生意的,手里不缺小钱。
将棉被包裹好,沈长笙背起背篓,让黑娃跟上。
巷子窄小,巷子口有不想租摊位的村民蹲着卖菜,走近才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他以前卖猎物来过几次。
家里做生意的人院门都是开着的,他们挺幸运,刚好碰到刚才买过他们东西的妇人,那妇人家的长辈牙口不好,吃了包子后很是喜欢。
当即叫住人,“再给我拿五个肉包子五个素包子,家里人多。”这会儿孩子们也起来了,妇人打算多买些,省的再给他们做早食。
沈长笙没进去,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子放背篓,取出相应的数量后,又给多放了一个,“多谢了,这个是送给您的。”
妇人是做粮油生意的,铺子里也有客人,听着他们说话也看过来。
有人问:“你这卖的是包子?怎么有点不一样?”
沈长笙解释道:“这是发面包的,比较松软,家里若是有老人,吃着不费牙口。”
妇人也应道:“小伙子说的没错,我公婆都能吃,喜欢得很,这不,又买了几个。”
一听这话,在场上了年纪的很是心动,他们想吃点好的不容易,大部分都难入口,当即掏出铜板,“拿给我先拿一个。”
有了开头,后面紧跟着好些人上来买,不仅在店的客人,巷子的人也围上来,明白情况后,不少人都愿意掏这个钱,最贵的也就三文钱,他们不缺这点,还能尝个新鲜。
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沈长笙做事有序,人多也没弄乱,还没忘告诉众人自己摊位位置以及摆摊时间。
等从巷子出去,背篓里已经所剩无几了,黑娃年纪小,掩饰不住面上的喜色,胆子也大了,学着别人叫卖,别说还真让他全卖出去了。
沈长笙心情也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回去可以跟小菟阿奶交差了。
半晌午时间,已经有点热了,街边出现了卖饮子和茶水,黑娃来的时候没带水,早就口渴了。
沈长笙给他买了碗茶水,坐在旁边,喝着带来的水,喝到口才发现里面带着淡淡的甜味,应该是放了蜂蜜,沈长笙心里也泛起甜意,有了好的开始,后面一定越来越好。 ↑返回顶部↑
沈长笙接过来,也没数,直接就放进钱袋子里。
黑娃准备接受问话,就听沈长笙道:“做的不错,以后如果客人买的多,也可以主动送一个。”
听到夸奖和肯定,黑娃忍不住咧嘴笑了笑,心想,跟着长笙哥可比在外干活好,最起码不会挨骂。
后面又来了个书生,应该快迟到了,书生急急慌慌的,要了几个包子放下铜板就走了。
黑娃看着人远处的背影,不仅感叹长笙哥会选地方,这里虽然离书院不算近,却有很多书生有钱人经过,只是可惜来得晚,没赶上他们出门。
后面又断断续续的卖出去一些,基本都是从集市买菜回来的夫郎妇人,他们虽然觉得发面看着稀奇,不过愿意买的原因还是因为包子馒头够大。
黑娃不敢跟他们交涉,这些人好奇心太重,有些直接询问发面怎么做的,他怕自己嘴笨说错话,老实的做着旁的活。
沈长笙以前卖猎物经常跟客人打交道,还是会周旋的,即便想问什么的妇人夫郎,几句话下来也止住了话头。
“长笙哥,明个我们来早些吧。”等人走完,黑娃小声提议道。
沈长笙点头,头一天是有些忙乱,光是找摊位就花了不少时间,后面固定下来,会好很多。
后面断断续续来了几人,还有个是刚才买过的,他路上吃了,觉得味道极好,又跑回来多买了几个,买的多,沈长笙没有吝啬的多送了一个,惹得那夫郎满意不已。
眼见已经过了饭点,黑娃不禁有些着急,背篓里还剩一半呢,这时候卖不出去,可就要凉了。
沈长笙收起钱袋子,目光转向不远处的巷子口,那里住的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比村里人好得多,都是做些小生意的,手里不缺小钱。
将棉被包裹好,沈长笙背起背篓,让黑娃跟上。
巷子窄小,巷子口有不想租摊位的村民蹲着卖菜,走近才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他以前卖猎物来过几次。
家里做生意的人院门都是开着的,他们挺幸运,刚好碰到刚才买过他们东西的妇人,那妇人家的长辈牙口不好,吃了包子后很是喜欢。
当即叫住人,“再给我拿五个肉包子五个素包子,家里人多。”这会儿孩子们也起来了,妇人打算多买些,省的再给他们做早食。
沈长笙没进去,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子放背篓,取出相应的数量后,又给多放了一个,“多谢了,这个是送给您的。”
妇人是做粮油生意的,铺子里也有客人,听着他们说话也看过来。
有人问:“你这卖的是包子?怎么有点不一样?”
沈长笙解释道:“这是发面包的,比较松软,家里若是有老人,吃着不费牙口。”
妇人也应道:“小伙子说的没错,我公婆都能吃,喜欢得很,这不,又买了几个。”
一听这话,在场上了年纪的很是心动,他们想吃点好的不容易,大部分都难入口,当即掏出铜板,“拿给我先拿一个。”
有了开头,后面紧跟着好些人上来买,不仅在店的客人,巷子的人也围上来,明白情况后,不少人都愿意掏这个钱,最贵的也就三文钱,他们不缺这点,还能尝个新鲜。
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沈长笙做事有序,人多也没弄乱,还没忘告诉众人自己摊位位置以及摆摊时间。
等从巷子出去,背篓里已经所剩无几了,黑娃年纪小,掩饰不住面上的喜色,胆子也大了,学着别人叫卖,别说还真让他全卖出去了。
沈长笙心情也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回去可以跟小菟阿奶交差了。
半晌午时间,已经有点热了,街边出现了卖饮子和茶水,黑娃来的时候没带水,早就口渴了。
沈长笙给他买了碗茶水,坐在旁边,喝着带来的水,喝到口才发现里面带着淡淡的甜味,应该是放了蜂蜜,沈长笙心里也泛起甜意,有了好的开始,后面一定越来越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