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3)
已经听过他很多次表明心意的话,萧菟还是害羞的将脑袋窝在他肩膀上,能遇到这么好的沈长笙,他真的很幸运。
新灶房已经用上了,灶房大锅大灶,能省很多时间。
灶房就在竹屋旁边,沈阿奶白天几乎都在这边,早去扫扫地,等郑夫郎来在跟着一起忙活,完全闲不住,不过她精神头好,每天乐呵呵的,沈长笙也就没阻止。
如往常一样,天还昏沉沉就过去,如今早午饭都是在新灶房那边吃,家里锅灶用得少,沈阿奶把家里的柴火拿过去一些,不过还是不够,后面王铁山过来,主动承担了柴火的事,加上生意稳定,沈长笙将俩人的工钱涨了涨。
沈阿奶过来时,灶房的门已经开了,新灶房盖得宽敞,两面通风,还有一个院子,此时,王铁山正在院子里劈柴。
见到沈阿奶,王铁山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可见已经忙活一会儿,“婶子来了。”
沈阿奶穿着一身靛蓝色的衣裳,衣裳很新,放在以前,肯定舍不得穿,不过现在家里有了稳定的进项,每天来往打交道的人多,沈阿奶也会简单收拾一下。
穿上围腰,沈阿奶笑了笑道:“怎么来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儿。”
王铁山把柴火堆好,这几天天气好,都是放在院子里,“柴火剩的不多,我怕不够使,早些备好,别耽搁了。”
在这里干活,他们夫夫俩都很珍惜,沈长笙给的工钱多,活不重,时间又短,每天还有时间陪陪孩子,他们都很感激。
沈阿奶点点头,“也是,咱每天用的柴火多,要是不够你跟长笙说。”
王铁山笑了笑,“这些我来就行,长笙可比我忙多了。”
沈阿奶没再多说,刚拿起扫帚打算打扫一下,郑夫郎也来了。
迎着月色,沈阿奶发现对方神色有些不对,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开口。
相处这么久,沈阿奶也算了解对方,当即便询问,“这是怎么了?”
郑夫郎闻言顿了顿,看向王铁山,夫夫俩沉默片刻,才道:“昨晚我听村里人说,刘桂芝那边出事了。”
他们住的离村口近,有什么都能想知道,看沈阿奶模样,显然事情还没传过来。
虽然刘桂芝不是什么好人,但丈夫服徭,如今唯一的儿子还出了事,不知该同情还是叹息。
沈阿奶放下扫帚,“他们怎么了?”她很长时间没听到那边的事了,传进耳边的也都是刘桂芝过得如何好,沈富贵多么出息。
郑夫郎有些犹豫,这话不该他说出来,不过,应该很快就能传进沈阿奶耳中,先做个准备也无妨,不管如何,这事与沈阿奶他们无关。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他们说,沈富贵犯了大事,可能要抓去坐牢。”
王铁山知道的更多些,补充道:“说是县试上的事,按理说考科举是光宗耀祖的事,就算考不上也不会有什么,不知怎的就要被抓走?”
到底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王铁山不免有些不解跟惋惜。
沈阿奶心里沉了沉,即便如今他们不再来往,但富贵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这要被抓去坐牢,她心里也难受。
还有一点,若是犯了大事,可是要牵连族人的,“不行,我得过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见老太太急急忙忙要走,郑夫郎赶紧将人拦下,“天还没亮,等等我跟你一块过去。”他怕人看不清,磕着碰着。
说是等天亮,结果没多久,这边第一锅包子刚蒸上,村里就热闹起来,郑夫郎看老太太着急难安,将后续的事交给王铁山跟黑娃,他们跟着做这么久,也明白流程。
等赶到村口,天已经亮了,除了围在门口的村民,沈阿奶在这里看到了沈长笙。
沈长笙没有凑上去,在后面听明白情况,正打算离开,看到了沈阿奶,便走了过去。
他来自然不是凑热闹,毕竟他也姓沈,跟沈阿奶想的一样,担心沈富贵犯了大事,牵连到他们。 ↑返回顶部↑
新灶房已经用上了,灶房大锅大灶,能省很多时间。
灶房就在竹屋旁边,沈阿奶白天几乎都在这边,早去扫扫地,等郑夫郎来在跟着一起忙活,完全闲不住,不过她精神头好,每天乐呵呵的,沈长笙也就没阻止。
如往常一样,天还昏沉沉就过去,如今早午饭都是在新灶房那边吃,家里锅灶用得少,沈阿奶把家里的柴火拿过去一些,不过还是不够,后面王铁山过来,主动承担了柴火的事,加上生意稳定,沈长笙将俩人的工钱涨了涨。
沈阿奶过来时,灶房的门已经开了,新灶房盖得宽敞,两面通风,还有一个院子,此时,王铁山正在院子里劈柴。
见到沈阿奶,王铁山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可见已经忙活一会儿,“婶子来了。”
沈阿奶穿着一身靛蓝色的衣裳,衣裳很新,放在以前,肯定舍不得穿,不过现在家里有了稳定的进项,每天来往打交道的人多,沈阿奶也会简单收拾一下。
穿上围腰,沈阿奶笑了笑道:“怎么来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儿。”
王铁山把柴火堆好,这几天天气好,都是放在院子里,“柴火剩的不多,我怕不够使,早些备好,别耽搁了。”
在这里干活,他们夫夫俩都很珍惜,沈长笙给的工钱多,活不重,时间又短,每天还有时间陪陪孩子,他们都很感激。
沈阿奶点点头,“也是,咱每天用的柴火多,要是不够你跟长笙说。”
王铁山笑了笑,“这些我来就行,长笙可比我忙多了。”
沈阿奶没再多说,刚拿起扫帚打算打扫一下,郑夫郎也来了。
迎着月色,沈阿奶发现对方神色有些不对,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开口。
相处这么久,沈阿奶也算了解对方,当即便询问,“这是怎么了?”
郑夫郎闻言顿了顿,看向王铁山,夫夫俩沉默片刻,才道:“昨晚我听村里人说,刘桂芝那边出事了。”
他们住的离村口近,有什么都能想知道,看沈阿奶模样,显然事情还没传过来。
虽然刘桂芝不是什么好人,但丈夫服徭,如今唯一的儿子还出了事,不知该同情还是叹息。
沈阿奶放下扫帚,“他们怎么了?”她很长时间没听到那边的事了,传进耳边的也都是刘桂芝过得如何好,沈富贵多么出息。
郑夫郎有些犹豫,这话不该他说出来,不过,应该很快就能传进沈阿奶耳中,先做个准备也无妨,不管如何,这事与沈阿奶他们无关。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他们说,沈富贵犯了大事,可能要抓去坐牢。”
王铁山知道的更多些,补充道:“说是县试上的事,按理说考科举是光宗耀祖的事,就算考不上也不会有什么,不知怎的就要被抓走?”
到底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王铁山不免有些不解跟惋惜。
沈阿奶心里沉了沉,即便如今他们不再来往,但富贵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这要被抓去坐牢,她心里也难受。
还有一点,若是犯了大事,可是要牵连族人的,“不行,我得过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见老太太急急忙忙要走,郑夫郎赶紧将人拦下,“天还没亮,等等我跟你一块过去。”他怕人看不清,磕着碰着。
说是等天亮,结果没多久,这边第一锅包子刚蒸上,村里就热闹起来,郑夫郎看老太太着急难安,将后续的事交给王铁山跟黑娃,他们跟着做这么久,也明白流程。
等赶到村口,天已经亮了,除了围在门口的村民,沈阿奶在这里看到了沈长笙。
沈长笙没有凑上去,在后面听明白情况,正打算离开,看到了沈阿奶,便走了过去。
他来自然不是凑热闹,毕竟他也姓沈,跟沈阿奶想的一样,担心沈富贵犯了大事,牵连到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