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鸿雪在杨惜身边坐下,乖巧地捧着杨惜递给他的碗,看着杨惜道,“哥哥,我明日休沐,哥哥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阿雉陪哥哥出去走走散散心。”
  “嗯……”杨惜往萧鸿雪碗里夹了一块肉,回道,“那陪我去趟书肆吧,正好手上的话本看完了。”
  “好。”萧鸿雪笑着点了点头。
  ——
  翌日。
  城南的翰墨轩藏在一条窄巷深处,青砖黛瓦的门脸并不起眼,却因贩售种类丰富的各式话本而在京中颇有名气。
  书肆内人声鼎沸,几乎挤不进脚去。但杨惜身形修长,站在人群后方也能将店内情形尽收眼底。
  柜台后坐着一位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年轻女子,正手脚麻利地收钱递书,她乌黑发髻间只簪一支木钗,衬得肌肤如雪。
  “这位姑娘,可有新到的话本推荐?”杨惜排了许久的队,终于挤到柜台前,温和发问。
  女子没有抬头,将一本书册递到了柜台上,道,“今日刚到《常棣》下册,上册已卖断货了,这本可是大文家‘玉婵娟’的新作,抢手得很呢。”
  “哦?这《常棣》讲的什么故事?”杨惜接过那本装帧精美的书册,随手翻了几页。
  女子听他这么问,抿唇一笑,颊边现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她有意压低了声音,答道,“讲的是当朝昭王殿下与故太子的……呃,风月旖事。”
  “此书文笔极佳,情节曲折,不少闺阁小姐都看得茶饭不思呢。”
  “……她还真写了?”
  杨惜看着书上以自己和萧鸿雪为主角的,那些旖旎香艳的描写,震惊到说不出话。
  他记得那时明月来向他告别时,曾说过要靠卖他和萧鸿雪的话本发财。
  而且……杨惜看着书封上的“玉婵娟”三字,“婵娟”不正是明月的别称吗?
  由此,杨惜笃定这“玉婵娟”便是明月,她真的写了自己和萧鸿雪的话本,而且照这女子的说法,已成了京中的一大文家。
  而柜台后的女子在听见杨惜无意识说出的“她真的写了”后,瞬间抬起头,一双清亮如水的杏眼紧紧地盯着杨惜。
  这时,杨惜转过身,扬着手中的书册招呼不远处的萧鸿雪,“阿雉,你过来看。”
  萧鸿雪走上前来,自背后亲昵地环住了杨惜的腰肢,“怎么了,哥哥?”
  女子在看清萧鸿雪面容的瞬间便浑身僵住了,她看了看眼前面孔陌生的青年,很快便想明白了,两手撑着柜台,激动站起身,指着杨惜问道,“你……你是惜惜?”
  “惜惜”这个称呼,只有明月唤过,杨惜被这么一唤,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青衣女子,试探性地唤道,“……明月?”
  “是我。”明月点了点头,神情激动。
  很快,她脸上又换上了一副凝重的表情,“借一步说话。”
  明月自柜台后走了出来,带着杨惜往外走。
  萧鸿雪眼神幽幽地看着他们两个,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有硬跟上去打扰他们说话。
  “你也来。”
  明月往外走了一截,回头看见只有杨惜跟上来了,朝萧鸿雪招了招手。
  “我有事要和你们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