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叫杨惜。
  如果问我这平凡庸碌的一生里,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我曾和这天下最了不得的人相爱,还曾代君受虏。
  元嘉十年,暨燕武帝萧鸿雪在位第十年,尚书左仆射谢韫造反篡国,他变国号为秦,将萧鸿雪改封为义王,圈禁在长安京郊,并令萧鸿雪身边亲信悉数迁往边邑凉州。
  萧鸿雪为暂避谢韫锋芒,以义王身份俯居京郊,卧薪尝胆了数载,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含垢忍辱的日子。
  我就是在萧鸿雪俯居京郊后,带着师妹下山,在田垄边偶遇他的。
  他是我此生见过的,生得最美的人。
  即便那时萧鸿雪穿着最不起眼的粗布烂衣,手脚上满是灰尘与伤痕,脚腕上还拖着一指粗的铁锁链,蹲在田间洗衣刷桶时,说不出的狼狈。
  但当我无意间与他对视,瞥见那双幽湖般的紫眸后,目光便再也没能从他身上移开。
  一直到我死都没能。
  第一次见萧鸿雪,我站在远处看了他许久,我觉得他好奇怪,那样的容貌和气度,绝不是寻常人家能养得出的,可他却穿着最粗陋的衣衫,干着洗衣刷桶这种最鄙贱的活计。
  明明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却对他很是好奇,甚至下意识走上前去,想要和他说话。
  ——然后,我被一直站在远处监督他干活的两个侍卫拦住了。
  “这可是义王殿下,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囚犯。”
  两个侍卫“啧啧”了几声,唇舌弹津,他们望着萧鸿雪瘦削的背影,语气轻蔑至极。
  听了他们的话,我顿住了脚步。
  原来,他是义王,曾经的皇帝陛下。
  我自有记忆起便随师傅一家隐居终南山,甚少下山,不知人间事。
  我不理解“义王”这个词对于曾经的帝王来说,是多么大的耻辱,也不理解萧鸿雪从昔日的人中龙凤沦落到这般境地,为何还能如此平静地做那些明明是在有意羞辱他的活计。
  不理解,但我很在意。
  在意萧鸿雪。
  他的眼睛很漂亮,却又空洞又平静,仿佛已经遭遇过许多绝望的事,心如死灰,再无任何波澜般。
  是怎样一个人,才能拥有那样的眼神呢?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种在意,其实就是喜欢。
  后来,我时常悄悄跑到京郊去看萧鸿雪,躲着那些侍卫,踞在墙头之上,偷偷看他干活。
  我发现他在京郊的生活根本就不像是一位君主,一位亲王的待遇,甚至比普通囚犯还更加屈辱。
  或许新帝与萧鸿雪之间有什么旧怨,新帝有意羞辱萧鸿雪,他在陵寝旁修了一间茅草屋,让萧鸿雪住在这个阴森简陋的地方。
  更为屈辱的是,萧鸿雪还成了新帝的专属马倌。他必须照顾新帝所乘的御马,甚至连割马草、洗马粪这种事情也要他去做。
  新帝有时候会来京郊“探望”萧鸿雪,新帝出行的时候,会特意要求萧鸿雪来当自己的牵马人和“垫脚凳”——上车的时候,萧鸿雪要主动地跪在地上,用自己的背托起新帝的脚,让他上车。
  这样连奴仆都不如的折辱,萧鸿雪从来都是平静淡漠地承受。
  我以为萧鸿雪就是这样一个冷静到可怕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牵动他心神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