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扎根在旧世界。哪怕旧世界是废土,地下依旧蕴养供这朵花盛开的养料。哪怕只有那么一点,那也是它们对新世界的美好渴望。哪怕旧世界满目疮痍!”
  “我想到了!”海明威掏出笔记本,拿出钢笔,他挥毫泼墨。
  《良医》
  序——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人民永远不可能被打败!
  第三十七章 个人的与集体的
  日本,高层咖啡厅内。
  渡边社长听着海明威的话,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能平静的原因有很多。
  一个中国的农民医生能对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提出修改建议,而且还受到了采纳。这在从事文字工作一辈子的渡边看来,这就是很有冲击的一件事。
  还有就是,明明只是一个在中国速成文化班和速成医疗培训里面培养出来的乡村医生,居然有如此的见识。这也是对渡边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现在赤脚医生的光环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么重了,很多人都知道赤脚医生是一种国家在医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选择的妥协办法。
  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和见识,最后还能表达出来。这从侧面也可以证明一些东西。
  中国的革命教育要比日本更加深刻,更加刻入骨髓。一个乡村医生这样,他就能带着他行走的村庄都这样。
  而他对海明威意识的一种改造,也是渡边社长完全想不到的。
  是的,海明威写的书往往都充满一种或浪漫或悲壮的英雄主义。
  他的小说中也往往有一些隐匿于冰山之下的东西。
  在海明威的小说里,主角往往都有着坚强的内心,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而且有一种骑士一样的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在他的书中也会有一些永远跨不过去的东西。比如说个人于战争之下的虚无于迷茫。如存在主义的积极荒诞主义。
  还有即便是主角是孤独的、强大的硬汉,但终究难抵挡不可逆转的命运。如夸不过的冰山,越不过的大海。文字中总是冷峻,坚强之下却又带着一丝对悲剧命运的扼腕叹息,最后化为一个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面对社会的悲剧时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地步:保留人的个体尊严。
  如果按照中国的古代的老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海明威的书和他的人,在很长时间里至少是以【穷则独善其身】为标准去做的。
  渡边社长也是会觉得海明威前期的小说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很浓重。
  但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却又不是元时空后世的那种龙傲天。不是一种虚假的英雄主义。
  这是一种基于海明威个人经历的英雄主义。
  元时空后世,很多写龙傲天式英雄主义以及所谓的杀伐果决的人,其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大概率是唯唯诺诺的。
  就如那些拍抗战剧的电影导演,他们中很多人本身就是汉奸一样。
  越缺什么,就越叫什么。
  海明威的个人人身经历,就充满了一种现实英雄主义的感觉。
  如果你长的高大英俊,身体强壮的和牛一样。擅长运动,能一个人操控帆船横渡海峡。可以抱着美式橄榄球在对手的围追堵截之下毫发无损的完成达阵。你能从阿尔卑斯最险峻的雪山飞驰滑雪,白浪只能跟在你的后面。
  你还能在码头上,以一敌四,赤手空拳击败四个壮硕的渔民。
  你还擅长机械,能维修绝大多数常见的钢铁机械。还能自己驾驶飞机飞行于天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