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渐渐的,便有人感到了后悔:若是当时一心跟随镇北侯,不叛普,而今我们也不会这么惨。
  这人一开口,像是往人群里丢了个震天雷一般,城墙上原本麻木绝望的周军们都愤怒了起来要知道,当时周王还没犯蠢时,他们曾攻入过京城,一路上烧伤抢掠,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可现在,因为周王的一次犯蠢,整个战局便被颠覆了,更别说镇北侯好端端的不坐在朝堂中当她的丞相,而是跑来亲自领兵了。
  城墙上沸腾了起来,周军真不明白自己坚守在此的意义,明明无论如何,只要抵抗了都是会死的,还不如直接投降,他们现在想要的只有家眷活着就好。
  兵变一触即发,那城墙上的将领想极力压制都无法压制,打了两天,大周被大普单方面屠杀了两日,而他们现在坚守在这,不过是为了保住会让他们命丧黄泉,无家可归的帝王罢了,这实在是不公,没有人能接受。
  有些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站起身来拿着手里已经快烂了的刀剑纷纷往那些没有参与兵变,反而还杀害兵卒维护秩序的将领,而后一窝蜂朝着徐平阳所在的地方冲去。
  但结果让他们无比失望徐平阳不知何时得到了风声,早早就跑了,就连城中原本还剩余的军队也一同消失了,剩的有且只有周择端了,他站在府里,手中拿着剑,明显是想自裁又不敢。面对这所谓的太师,大周的高官,最先开始煽动兵变的林术立刻把他绑了起来,而后便呼喊着:同袍们,随我将城门打开,献贼人,迎王师!
  林术这一嗓子,将在场的所有人的气氛都带动起来了,于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大声喊着:开城门,献贼人,迎王师!
  大周与大普的最后一座边关重镇,告破。
  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看似为他们的命运前途着想的林术,根本不是自己人。
  一月前,京城内,李晏站在屋子里,昏暗的烛光将人影映在门窗上,看似是在自言自语,实则是在和铁西营的探子对话。
  叛军而今士气如何?李晏问。
  探子答:不好。
  若是我让你混进去当内应,待叛军军心涣散时煽动兵变,你可愿意?李晏面色平静,看不出是什么心情,却给足了这探子选择的机会,若是成功了,我许你去除铁西营探子的身份,正大光明的生活在京,若是失败,你将死无全尸。
  探子低垂下头,思考良久,半晌,终于抬起头,敬重地开口:愿听镇北侯吩咐。
  而那日烛光下的脸,正与现在这开城门的脸贴合在了一起。
  而大周在失去最后一座边关重镇后,也彻底没了和大普抗衡的实力,徐平阳在林术开门献城的那一刻便在大周的临时国都广州,写下了退位诏书和投降书,静候普军的到来。
  至少李晏到达广州城时,看见的便是打开城门,将自己绑了起来的徐平阳,他身上仍穿着象征着大周最高统治者的王袍,似乎是为自己保留着最后一丝体面。
  见到这曾经险些把沈念杀了的人,李晏对他没有一点好脾气,象征性的接过投降书和地图后便将绑好的徐平阳安置在了一辆马车里,至此,历经了三年多的周王叛乱,最终以沈易自刎,徐平阳献城投降告终。
  京城得知此消息,无不感到高兴,一时间,镇北侯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徐平阳坐在被押送回京的囚车里,身上的王袍已经脏乱不堪,趁休息时,他看着离自己不远的李晏,用尽全力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镇北侯果然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李晏瞥了一眼徐平阳,没有说话,而徐平阳也不气馁,有气无力的低声开口:你说如果朝中那帮大臣看到了镇北侯在边关时给武安帝写的没寄出去的信,会说些什么呢?
  闻言,李晏顿时警觉了起来,那次失窃,她知道徐平阳知道此事,沈易也同样知道,只不过那时沈易不屑于用这种方式来使大普换将,所以没有派上用场,而那信,沈易后来也归还给了自己,若是徐平阳想要将这事告诉别人,却没有任何证据,他又如何证明?
  李晏产生了一丝好奇,却又有些警惕,开口警告道:不要在皇上面前乱开口。
  嗣安嗣安,子嗣平安。徐平阳的笑容更浓,说出来的话也更加令人捉摸不透了,沈存真是生了个好女儿,还起了个好名字啊,可惜大普正统,怕是传到这一脉便要断了。
  唰的一声,李晏拔出了剑,看徐平阳的眼神宛如看一个死人般。
  第八十七章
  面对死亡的威胁,徐平阳没有丝毫害怕,哈哈大笑:你敢杀我吗?大普朝堂全都死死盯着你这么个功高震主的镇北侯,平定叛乱是大功,但他们封无可封,若是我死了,此事定会被他们算到你头上,到时候,你便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了。
  李晏眼神如冰,看似依旧平静,但若是仔细看,便可看见,她那紧握着剑的手正在隐隐发抖,徐平阳和李晏二人就这样当着众将士的面僵持着,将士们心向镇北侯先不说,他们恨不得杀了徐平阳这个害的大普不得安宁的罪魁祸首,竟没有一人阻拦。
  可徐平阳依旧不惧,反而挑衅般地想要扬起自己被枷锁锁住的头,半晌后,李晏终于收回了剑,下令道:启程,尽量快些抵达京城。
  将士们很听李晏的话,很快便收拾好了东西启程继续赶往京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