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李晏转过身看向沈念,无奈叹气:此事,你大可同我说,况且铁西营同礼部说了我要过来的事情,礼部什么都伪装了,又怎会连金册都未曾藏好?
沈念得到消息,很快便赶来了,连护卫都没带,而那进士官也早已被她打发到一边去了,正是为了这一刻。
沈念将门关上,一步步向李晏逼近:如此倒确实是礼部的人不够严谨,可若是我告诉阿晏,此事是我故意的呢?
伴随着沈念一步步逼近,李晏也在慢慢后退,此刻听到这话,却也没由得愣住了,这样看来,沈念倒是真没想过要瞒她,那么为什么不早些时候告诉她?
似乎是看出了李晏的疑惑,沈念抱住李晏,在她耳边轻声开口:阿晏,你总是一味为我着想,当真没有考虑过自己吗?就连你我二人能在一起,都是因我开了口,而今只封妃,对不起你的功劳,也对不起你的感情。
你当真只愿封妃吗?沈念靠在李晏身上,眼中不由得透出几分伤感,李晏越不愿向她表达情感,她便愈加心疼李晏,即便你只愿封妃,我还是会封你为后。
早在沈念靠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刻便乱了呼吸的李晏听了这话,呼吸都不由得滞了滞,沈念这话对她的诱惑太大了,她不说,难道是真的不愿不想吗?全天下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沈念那入骨的爱,只是早时觉得违背伦理,而今又觉得逾矩,不愿为沈念添麻烦罢了。
可沈念似乎不愿意给她纠结下去的时间了,充满诱惑的声音再次响起。
阿晏,我爱你。
同我长相厮守,相伴终生可好?
李晏只感觉耳边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了沈念说的话,心中名为克制的枷锁也跟随着解开了,只留下一句回答。
好。
武安三年五月,武安帝正式通知朝中各部准备册封李晏为后,早已嗅到风声,准备充分的礼部立马就奏请翰林学士为册封正使,而礼部李尚书更是毛遂自荐,自己充当了册封副使。
被重新重用的张褚衡,自然便成了被派遣去太庙后殿与奉先殿衹告先祖的官员,礼部鸿胪寺官则于太和殿内设节案和册与宝案,直至銮仪卫官设好采亭,礼部又将节、册文宝文陈设于各案上,前期的准备才算是完了。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滑如镜的的地上,映照出庄严肃穆的气势,大殿内,金龙盘柱,龙凤呈祥,沈念身着金丝龙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在龙椅之上,殿内两旁的大臣身着朝服,头戴冠冕,手中拿着笏板,认命般地低着头。
吉时已到随着沈念身边的大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礼乐也跟着奏了起来,礼部尚书手中持着金册,缓步走出,声音缓慢而有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钦承宝命,绍缵鸿图,霈纶綍之恩,诞敷庆赐。李氏嫡女德才兼备,宗室佳媛,诞钟粹美,含章秀出。素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敬慎持躬,树芳名于椒掖。人品贵重,性资敏慧,训彰礼则,幽闲表质。仰承天命,特册封为中宫皇后,赐居花都宫凤仪殿。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底下的大臣应声喊着,身边缓缓走来身着凤冠霞帔,头戴金凤冠,面遮红纱的李晏,步履轻盈而端庄。
李晏跪在地上,向沈念行了礼:微臣见过皇上。
对于李晏的自称,沈念自是不会按照惯例让她自称臣妾,便准许她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叫法自称,若不是因为不自称为臣便有逾矩之嫌,沈念生怕李晏因此落人口实,不然干脆让她随便叫了。
约等于摆设了的朝臣自然不会反对此事,若不是沈念不喜阿谀奉承的人,他们甚至还可以直接跪下来说皇上圣明。
沈念站起身,亲手将象征着正式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的金册与金宝交给了李晏,李晏接过金册金宝,再次跪拜,直呼皇恩浩荡。
二人一同起身,前往太庙,身后则是跟着一群大臣,不知何时换上玄色祭服的沈念腰系玉带,手持玉圭,同李晏在门前焚香祭拜后,缓缓踏入了太庙。
厚重的大门打开,仅仅一眼,沈念便看见了那刻着昭宗文皇帝的牌位,眼眶立马就湿润了起来。
在她身旁的李晏却也不好受,她对沈存的看法实在是复杂,因老镇北侯的死的怨恨其实早就消散了许多,后来又得知沈存留下的遗诏内容,心中不由得一阵后悔,而今再次看见,总会有些伤感,便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沈念的后背已示安慰。
沈念却很快将状态调整过来了,她此次前来太庙祭拜沈存以及列祖列宗,不是为了诉苦,而是为告诉沈存,告诉他们,没有选错人,自己也同样没有选错人,大普没有三代而亡,反倒是中兴而起,重新一统了。
李晏站在一旁看着沈念将祭文献上,自己也默默祈祷了起来。
祭文宣读的声音落下的那一刻,沈念便拉着李晏行三跪九叩之礼,而后才到等候多时的百官上场的时候 。
待到众人皆行完礼,沈念才带着大臣们走出太庙,接受了女官行的八拜礼后,才算是真的结束了册封大典。
完婚当日,沈念昭告天下,李晏为大普皇后,亦可称为文姝皇后,民间皆乐,朝中设宴几日庆贺此事。
阿晏。安宁殿内,沈念看着一身凤袍的李晏,不由得一阵恍惚,上次你正大光明的来安宁殿,似乎还是为丞相的时候,而今便以皇后之名随意进出安宁殿了。 ↑返回顶部↑
沈念得到消息,很快便赶来了,连护卫都没带,而那进士官也早已被她打发到一边去了,正是为了这一刻。
沈念将门关上,一步步向李晏逼近:如此倒确实是礼部的人不够严谨,可若是我告诉阿晏,此事是我故意的呢?
伴随着沈念一步步逼近,李晏也在慢慢后退,此刻听到这话,却也没由得愣住了,这样看来,沈念倒是真没想过要瞒她,那么为什么不早些时候告诉她?
似乎是看出了李晏的疑惑,沈念抱住李晏,在她耳边轻声开口:阿晏,你总是一味为我着想,当真没有考虑过自己吗?就连你我二人能在一起,都是因我开了口,而今只封妃,对不起你的功劳,也对不起你的感情。
你当真只愿封妃吗?沈念靠在李晏身上,眼中不由得透出几分伤感,李晏越不愿向她表达情感,她便愈加心疼李晏,即便你只愿封妃,我还是会封你为后。
早在沈念靠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刻便乱了呼吸的李晏听了这话,呼吸都不由得滞了滞,沈念这话对她的诱惑太大了,她不说,难道是真的不愿不想吗?全天下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沈念那入骨的爱,只是早时觉得违背伦理,而今又觉得逾矩,不愿为沈念添麻烦罢了。
可沈念似乎不愿意给她纠结下去的时间了,充满诱惑的声音再次响起。
阿晏,我爱你。
同我长相厮守,相伴终生可好?
李晏只感觉耳边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了沈念说的话,心中名为克制的枷锁也跟随着解开了,只留下一句回答。
好。
武安三年五月,武安帝正式通知朝中各部准备册封李晏为后,早已嗅到风声,准备充分的礼部立马就奏请翰林学士为册封正使,而礼部李尚书更是毛遂自荐,自己充当了册封副使。
被重新重用的张褚衡,自然便成了被派遣去太庙后殿与奉先殿衹告先祖的官员,礼部鸿胪寺官则于太和殿内设节案和册与宝案,直至銮仪卫官设好采亭,礼部又将节、册文宝文陈设于各案上,前期的准备才算是完了。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滑如镜的的地上,映照出庄严肃穆的气势,大殿内,金龙盘柱,龙凤呈祥,沈念身着金丝龙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在龙椅之上,殿内两旁的大臣身着朝服,头戴冠冕,手中拿着笏板,认命般地低着头。
吉时已到随着沈念身边的大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礼乐也跟着奏了起来,礼部尚书手中持着金册,缓步走出,声音缓慢而有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钦承宝命,绍缵鸿图,霈纶綍之恩,诞敷庆赐。李氏嫡女德才兼备,宗室佳媛,诞钟粹美,含章秀出。素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敬慎持躬,树芳名于椒掖。人品贵重,性资敏慧,训彰礼则,幽闲表质。仰承天命,特册封为中宫皇后,赐居花都宫凤仪殿。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底下的大臣应声喊着,身边缓缓走来身着凤冠霞帔,头戴金凤冠,面遮红纱的李晏,步履轻盈而端庄。
李晏跪在地上,向沈念行了礼:微臣见过皇上。
对于李晏的自称,沈念自是不会按照惯例让她自称臣妾,便准许她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叫法自称,若不是因为不自称为臣便有逾矩之嫌,沈念生怕李晏因此落人口实,不然干脆让她随便叫了。
约等于摆设了的朝臣自然不会反对此事,若不是沈念不喜阿谀奉承的人,他们甚至还可以直接跪下来说皇上圣明。
沈念站起身,亲手将象征着正式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的金册与金宝交给了李晏,李晏接过金册金宝,再次跪拜,直呼皇恩浩荡。
二人一同起身,前往太庙,身后则是跟着一群大臣,不知何时换上玄色祭服的沈念腰系玉带,手持玉圭,同李晏在门前焚香祭拜后,缓缓踏入了太庙。
厚重的大门打开,仅仅一眼,沈念便看见了那刻着昭宗文皇帝的牌位,眼眶立马就湿润了起来。
在她身旁的李晏却也不好受,她对沈存的看法实在是复杂,因老镇北侯的死的怨恨其实早就消散了许多,后来又得知沈存留下的遗诏内容,心中不由得一阵后悔,而今再次看见,总会有些伤感,便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沈念的后背已示安慰。
沈念却很快将状态调整过来了,她此次前来太庙祭拜沈存以及列祖列宗,不是为了诉苦,而是为告诉沈存,告诉他们,没有选错人,自己也同样没有选错人,大普没有三代而亡,反倒是中兴而起,重新一统了。
李晏站在一旁看着沈念将祭文献上,自己也默默祈祷了起来。
祭文宣读的声音落下的那一刻,沈念便拉着李晏行三跪九叩之礼,而后才到等候多时的百官上场的时候 。
待到众人皆行完礼,沈念才带着大臣们走出太庙,接受了女官行的八拜礼后,才算是真的结束了册封大典。
完婚当日,沈念昭告天下,李晏为大普皇后,亦可称为文姝皇后,民间皆乐,朝中设宴几日庆贺此事。
阿晏。安宁殿内,沈念看着一身凤袍的李晏,不由得一阵恍惚,上次你正大光明的来安宁殿,似乎还是为丞相的时候,而今便以皇后之名随意进出安宁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