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3)
沈念慈紧紧抱住她,两人的泪水交融在一起。"我们可以逃走,"她在林文茵耳边急切地说,"我已经拿到了牛津的录取通知,奖学金足够我们两个人生活..."
林文茵痛苦地摇头,"不行...如果我逃婚,父亲责怪母亲,他们也会在家族里也会抬不起头..."
那个雨夜,她们相拥而泣,仿佛要把一生的眼泪流尽。天亮前,沈念慈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这些是我们所有的信件、照片和你的诗稿。"她的声音嘶哑,"我会好好保存。无论你做什么决定,记住我永远爱你。"
林文茵也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这两年的日记,里面全是你...请你保管它。"
她们交换了最后的吻,咸涩的泪水沾湿了彼此的唇。林文茵取下蓝宝石胸针,放在沈念慈手心,"等我...总有一天..."
沈念慈握住胸针,点了点头。
婚礼前一周,林家大宅灯火通明,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地前来祝贺。林文茵穿着母亲精心挑选的红色礼服,机械地微笑着接待客人,眼神却空洞得像一潭死水。
夜深人静时,她坐在梳妆台前,盯着镜中那个陌生的自己——盘起的头发,精致的妆容,价值不菲的珠宝。这一切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
她轻轻拉开抽屉最底层,取出那枚偷偷藏起来的蓝宝石胸针。指腹摩挲着冰凉的宝石表面,沈念慈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无论发生什么,记住这个颜色,记住我对你的感情就像它一样纯净永恒。"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成形。
凌晨三点,林文茵换上一身简单的衣裤,将几件必需品和积蓄塞进背包,最后看了一眼熟睡中的母亲,轻轻推开窗户。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她翻过围墙,奔向约定的地点——大学校园那棵樱花树下。远远地,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身旁是两个行李箱。
"我就知道你会来。"沈念慈张开双臂,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文茵扑进她的怀抱,全身发抖,"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即使被全世界唾弃,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沈念慈紧紧抱住她,"我在附近租了间小公寓..."
"等等。"林文茵从口袋里取出一封信,"给我父母的。我解释了所有事情...包括我爱的是你。"
沈念慈接过信,将它投进了路边的邮筒。然后她牵起林文茵的手,"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新生活要开始了。"
牛津的冬天比想象中更冷。她们租住的小公寓暖气时好时坏,但两人挤在一条毛毯下读书时,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沈念慈的奖学金只够勉强维持两人的基本生活。为了补贴家用,林文茵开始在唐人街的中餐馆打工,而沈念慈则接了一些翻译工作。
"累吗?"一个深夜,沈念慈看着林文茵红肿的手指心疼地问。那双原本只会弹钢琴、写诗词的手,现在每天要洗上百个盘子。
林文茵摇摇头,微笑着吻了吻她的额头,"比起假装嫁给一个不爱的人,这点辛苦算什么。"
第二年春天,她们用积蓄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小店面,开了一家名为"念茵书屋"的小书店。店面虽小,但布置得温馨雅致。沈念慈负责选书和文学沙龙,林文茵则精心设计茶点和装饰。
开业那天,只有零星几个顾客,但两人依然兴奋不已。晚上打烊后,她们坐在店门口的小台阶上,分享一块小小的蛋糕。
"生日快乐。"沈念慈突然说,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林文茵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戒指,内侧刻着彼此的姓名缩写。
"现在可能还不能公开戴,"沈念慈轻声说,"但我想给你一个承诺。"
林文茵泪流满面地伸出手,让沈念慈为她戴上戒指,然后也郑重地为沈念慈戴上另一枚。
"总有一天,"她凝视着沈念慈的眼睛,"我们要在所有人的祝福下举行婚礼。"
十年后,当她们带着收养的女儿沈清澜回到祖国时,社会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同性之爱依然不被主流接受,但至少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 ↑返回顶部↑
林文茵痛苦地摇头,"不行...如果我逃婚,父亲责怪母亲,他们也会在家族里也会抬不起头..."
那个雨夜,她们相拥而泣,仿佛要把一生的眼泪流尽。天亮前,沈念慈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这些是我们所有的信件、照片和你的诗稿。"她的声音嘶哑,"我会好好保存。无论你做什么决定,记住我永远爱你。"
林文茵也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这两年的日记,里面全是你...请你保管它。"
她们交换了最后的吻,咸涩的泪水沾湿了彼此的唇。林文茵取下蓝宝石胸针,放在沈念慈手心,"等我...总有一天..."
沈念慈握住胸针,点了点头。
婚礼前一周,林家大宅灯火通明,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地前来祝贺。林文茵穿着母亲精心挑选的红色礼服,机械地微笑着接待客人,眼神却空洞得像一潭死水。
夜深人静时,她坐在梳妆台前,盯着镜中那个陌生的自己——盘起的头发,精致的妆容,价值不菲的珠宝。这一切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
她轻轻拉开抽屉最底层,取出那枚偷偷藏起来的蓝宝石胸针。指腹摩挲着冰凉的宝石表面,沈念慈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无论发生什么,记住这个颜色,记住我对你的感情就像它一样纯净永恒。"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成形。
凌晨三点,林文茵换上一身简单的衣裤,将几件必需品和积蓄塞进背包,最后看了一眼熟睡中的母亲,轻轻推开窗户。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她翻过围墙,奔向约定的地点——大学校园那棵樱花树下。远远地,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身旁是两个行李箱。
"我就知道你会来。"沈念慈张开双臂,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文茵扑进她的怀抱,全身发抖,"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即使被全世界唾弃,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沈念慈紧紧抱住她,"我在附近租了间小公寓..."
"等等。"林文茵从口袋里取出一封信,"给我父母的。我解释了所有事情...包括我爱的是你。"
沈念慈接过信,将它投进了路边的邮筒。然后她牵起林文茵的手,"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新生活要开始了。"
牛津的冬天比想象中更冷。她们租住的小公寓暖气时好时坏,但两人挤在一条毛毯下读书时,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沈念慈的奖学金只够勉强维持两人的基本生活。为了补贴家用,林文茵开始在唐人街的中餐馆打工,而沈念慈则接了一些翻译工作。
"累吗?"一个深夜,沈念慈看着林文茵红肿的手指心疼地问。那双原本只会弹钢琴、写诗词的手,现在每天要洗上百个盘子。
林文茵摇摇头,微笑着吻了吻她的额头,"比起假装嫁给一个不爱的人,这点辛苦算什么。"
第二年春天,她们用积蓄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小店面,开了一家名为"念茵书屋"的小书店。店面虽小,但布置得温馨雅致。沈念慈负责选书和文学沙龙,林文茵则精心设计茶点和装饰。
开业那天,只有零星几个顾客,但两人依然兴奋不已。晚上打烊后,她们坐在店门口的小台阶上,分享一块小小的蛋糕。
"生日快乐。"沈念慈突然说,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林文茵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戒指,内侧刻着彼此的姓名缩写。
"现在可能还不能公开戴,"沈念慈轻声说,"但我想给你一个承诺。"
林文茵泪流满面地伸出手,让沈念慈为她戴上戒指,然后也郑重地为沈念慈戴上另一枚。
"总有一天,"她凝视着沈念慈的眼睛,"我们要在所有人的祝福下举行婚礼。"
十年后,当她们带着收养的女儿沈清澜回到祖国时,社会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同性之爱依然不被主流接受,但至少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