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鹰猎(出书版)+天坑追匪(出书版) 第15节(3 / 4)
转天一早,大腮帮子出了营房,直奔二有山的山坳,此前来时他已留心,山坳里有一座破败的道观,看上去尚未荒废,心里琢磨只要尚有香火,就定有道人主持。他走入观中一不拜神,二不烧香,直接找到守庙的老道,掏出钱来要买老道浑身上下的行头。那个老道虽说平日里隐居深山,但也久走江湖阅人无数,一看大腮帮子表面上和颜悦色,眼角眉端却隐隐带着一股子煞气,知道此人不好惹,万一怠慢了,只怕引来无妄之灾。虽然不知道要买他这身破道袍做什么,却真不敢卖,老道实话实说:“不是我不肯卖给你,实在是只有这件道袍,要是把这身行头给了你,我就得光着定,出不了门还不得饿死?军爷您也是明白人,做事也要讲究点分寸不是?”大腮帮子说那还不好办吗,他也不避讳,浑身上下脱得只剩下一条裤头,连皮帽子都摘下来了,跟老道说:“您拿着这个钱,穿上我这衣服,再去置办新的,您这一身我必须穿走,等事成之后我再给您还回来。”老道乐得交换,当即脱了道袍。大腮帮子又在道观中挑了几件法器,就在道观里穿戴整齐,径直来见部队首长。首长端洋了半天,才认出眼前这老道竟是侦察排长大腮帮子,见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件打满补丁的青布道袍,身背一柄北斗桃木剑,上嵌七枚铁钉,左手摇铃右手打幅,分明是一个行走江湖的道人。大腮帮子祖辈在胶东二仙观做了几代持宝道士,不说与生俱来的道骨仙风,扮个江湖道人却也毫无破绽。首长问他这是想干什么,大腮帮子一摇手中铃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贫道准备上山一探究竟,会一会常青龙这个王八犊子,如果成了,给他们来个一勺烩!”
根据之前的情报,常青龙这股土匪盘踞的山头是处天险,当地百姓称之为老虎背,上山仅有一条绝径,两侧皆为悬崖陡壁,一不小心摔下去,就是个粉身碎骨,连尸首都没处找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皆因此山形势险恶,当地人放山挖棒槌、采蘑菇、打猎常常遭遇不测。因此早年间在山顶上造了一座宝塔寺辟邪镇压,由于山高林密,又在绝险之处不通人烟,久而久之门可罗雀,现如今香火已经断了几百年,宝塔也不复存在,寺内大小房屋倒的倒、塌的塌,仅有天王殿留存至今。被常青龙等众土匪当成了聚义分脏厅。首长深知这股士匪不好对付,如果有人可以提前上山侦察,做到知己知彼固然再好不过,但是不明日大腮帮子为何要扮作一个老道。
大腮帮子告诉首长,在剩灭苍龙背那伏土匪时击毙了一个老道,之前仔仔细细了解过那伙土匪的来龙去脉,知道那个老道姓吕,投靠苍龙背大当家的吴罗锅日子不长。自打剿匪以来,各个绺子据守自保轻易不敢下山,估计没跟别的山头打过照面,自己在道观长大,熟悉道门中的举止做派、言语规矩,正好可以扮作那个吕老道,上山会一会常青龙。首长不同意,“山上的土匪什么人都有,你剿匪多年,万一遇上打过照面的残匪,被眼尖的认出来,岂不是羊入虎口枉送了性命?”大腮帮子嘴上不说,心里却有法子,当年江上飞传过他一个绝招,用草药涂面抹须,扮成一个大麻脸的红胡子,又叫破了嗓子,变成一副公鸭嗓,再把腰往下一塌,别说土匪了,就连朝夕相处的战友也认他不出。他告诉剿匪部队的首长,土匪占据的老虎背天险易守难攻,想除掉匪首常青龙,应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来招调虎离山!
大腮帮子所说的计划,换了别人可能不信,指挥剿匪部队的首长却一向信得过大腮帮子,因为他俩是多年的战友,见识过大腮帮子的本领,更知其为人一向内敛,既然夸下海口,必有应对之策,只不过此行凶险不言而喻,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同意了大腮帮子的请求,嘱咐他千万多加小心,不可轻敌。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按大腮帮子所说的计划展开行动。
大腮帮子没有声张,从部队驻地出来,一个人悄没声儿地进了山,没走多远,眼见密林深处迷雾陡起,遮云蔽日,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路,周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想必是毒蛇出洞了。好在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倒也不慌不忙,按顶仙神棍的指点,捡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三层圆圈,一个比一个小,又摸出两块药饼,捻碎了撒在最外层的大圈之内,自己站在正中。没过多久,浓雾中的蛇越来越多,土蛇、蝮蛇、金环蛇、银环蛇、乌梢蛇、青梢蛇,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目的怪蛇,层出不穷个个争先,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赤如朱砂,有的绿如青铜,有的黑如胶漆,有的白如雪练,有的青同蓝靛,有的黄比老姜,在雾中忽隐忽现,这个走了那个来,俨然进了万蛇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阴冷的血腥之气,大腮帮子纵然胆大包天,但是头一次瞅见这么多蛇,也不由得头皮发麻。可说来也怪,没一条蛇进得了地上的大圈。大腮帮子见了眼前这一幕,把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然而过不多时,又来了许多杂色斑斓的蛇,一条条目露凶光,吞吐长芯,有的抬起半个身子扭来摆去,有的紧贴地面快速滑行,显然比之前的蛇毒性更猛,相继钻入了头一个圈子。大腮帮子已知顶仙的法子有用,见状并不着慌,从怀里摸出剩下的三块药饼,用火点上冒出黄烟,撒在地上将来蛇挡在第二层圈外。群蛇虽然进不了圈内,可是并不就此退去,蛇头高高昂起围在圈外,时不时往圈内试探,却没有一条蛇敢进来,都吐着芯子盯着他。如此僵持了好一阵子,忽听摧折枝叶的声响由远而近,如同风雨大作,阴气凛然,转瞬到得近前。大腮帮子嗅到一股刺鼻的腥气,同时瞅见一缕黑气直入黄烟,他心头紧,知道蛇王来了!他以往在山中打猎,经常遇上毒蛇,都是靠雄黄、硫黄之类药物趋避,可是从没见过蛇王。当即闪目观瞧,本以为这蛇王怎么也得是水桶粗细,头大如斗,眼似铜铃,哪承想是一条筷子粗细的小黑蛇,通体漆黑,泛着暗光,头顶一道隐隐约约的红线,疾如风快似电穿过蛇阵,别看个头不大,出来的响动可是惊天动地,透出一股子难以言说的邪性。刚刚布下的两圈药饼对此蛇简直形同虚设,它钻入圈内直奔大腮帮子而来。大腮帮子哪敢怠慢,没等那条蛇来咬他,就从怀中掏出三角小旗,左手用力一抖,呼啦啦迎风展开,只见小黑蛇落在地上,连同四周的群蛇,全都朝向那面三角小旗。他连忙用右手擦亮火折子,当着蛇王的面把三角小旗烧成灰烬。按顶仙的神棍所言,这么做才可以让蛇王不受令牌调遣。此法立竿见影,小黑蛇如同钉在了地上,面对燃烧的令旗一动不动,等到令旗完全化为灰烬,它若有所悟,吐了两下芯子,率领蛇群掉头而去,蛇群来得快去得也不慢,转眼不见宗迹,又过了一会儿,密林中的浓雾也散开了。
大腮帮子破了蛇阵,抬手擦去额头的冷汗,纵身跳出圈外,一路顺着小径走入深山。沿途再无阻碍,他观看周遭地势,估摸快到土匪设卡的关口了,故意放慢脚步,边走一边哑着嗓子高声念诵道歌:“着青衣、戴黑帽,驾鹤西行你开道;两道符、一张嘴,走遍天下不怕鬼……”高诵道歌是假,以此引出巡山的崽子是真。果不其然,从路旁蹿出几个土匪,都是短衣襟小打扮,歪戴着帽子,脚蹬洒鞋,横背竖挎着步枪,肚子上松松垮垮系着一圈子弹袋。其中一个二话不说拉开枪栓,朝大腮帮子脚底下开了一枪,这一枪是让来人别再往前走了,同时也是给附近的土匪报信儿。大腮帮子忙停住脚步,正了正头上道冠,稳了稳手中幡杆,冲那几个土匪叫道:“闭着火闭着火,里码人!”意思是说,别开枪,是同行。为首上来一个土匪头目,胯下骑着匹青色驽马,身上黑衣黑裤,敞胸露怀,小腿肚子上打着绑腿,头上戴一顶狗皮帽子,斜挎着盒子炮,双眼如炬,见大腮帮子口中说的是黑话,又是个道士打扮,大麻脸红胡子,穿的破衣烂衫,举手投足透出几分匪气,不像个好人样,就对开枪的崽子一摆手。举枪的土匪仍十分警觉,只是稍稍压低了枪口,叫大腮帮子站着别动。
浑绺子也不是见人就杀,通常都要先对几句黑话盘一盘道,以免误伤了自己人。何况大腮帮子孤身一人,没带刀枪,又扮成一个打幡摇铃的道士模样。盗贼响马没有不迷信的,杀人放火的更怕因果报应,见了道门中人多少也得高看一眼,给自己积点阴德。那个头目从腰里拔出盒子炮,骑在马上一抖缰绳,往前提了几步,用枪口往上顶了顶头上的狗皮帽子,指着大腮帮子大声喝问:“哪路的化把?”说白了就是问从哪儿来的老道,大腮帮子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答道:“裂梗子啃脏水的,打头扒串子,踏错了条子。”这是说在别的山头混饭吃,因为在林子里遇上蛇了,所以误入此山。土匪头目知道大当家的在山中下了阵符,从没有人破得了,这个道士居然毫发无损地走了进来,可见道法高强,真不是白给的,他不敢擅专,翻身下马抱腕过肩,对大腮帮子行了个匪礼,说道:“既然是里码人,就请上山去跟我们大当家的碰碰码!”这句话正中大腮帮子下怀,把铃铛幡杆往身后一别,腾出手来还了个礼,口中应道:“好说好说。”那个头目就让两个崽子前一后,把大腮帮子浑身上下摸了一溜够,发现他既没带枪也没带刀,身上无非是一些老道常用的零碎,心又放下一半,掏出一条黑布,蒙在大腮帮子眼上,牵上他往山上走。
大腮帮子两眼一抹黑,一路跟着土匪崽子前行,什么也瞅不见,心里头却明明白白,脚底下故意磨磨蹭蹭、磕磕绊绊地往山上走。土匪头目骑在马上连声催促,可是不催还好,一催大腮帮子反而停下来不走了,“我蒙着招子什么也看不见,想快也快不了,要不然这么着,让你那小兄弟背着我走吧。”崽子一听急了,过去往大腮帮子的小腿肚子踹了一脚,又用力一拽绳子,“你个牛鼻子老道话还挺多,我自己都懒得走,还背你?再不快走,小心爷爷给你摘了瓢儿!”大腮帮子也不急也不恼,脚底下慢慢吞吞,嘴上嘻嘻哈哈,凭周围的响动以及土匪之间的对话,推断出各个关口中有多少崽子、这个山口到那个山口之间相距多少步、上下多少登台阶、打的是什么口令,看上去不动声色,其实早将这一切暗记于心。
等来到山顶上,天色已经黑了,有个土匪扯掉他眼上的黑布,大腮帮子揉眼看,身在一处庙宇殿堂之下。可以看得出来,虽说是深山老林里的一座破庙,但是当初建的时候真没少下本儿,墙体用块石砌成,大殿左右各有一耳门,前后有廊道,布局严谨,上靠危岩,下临深谷,周清遍布苍松偃柏,正是“深山藏古寺,茫茫树生烟”。此时大殿之内传来声喊:“带上来!”几个土匪就推着大腮帮子进到大殿之内,殿内既无如来、观音,也无天王、韦陀,更无香火供奉,想必此处正是被土匪当成聚义分赃厅的天王殿,四面墙隔几步远就立着一个石头灯架,上面摆放青铜灯盏,火苗蹿起老高,照得大殿里亮如白昼。大腮帮子神色从容,举目环顾四周,但见周围站了一两百号土匪,黑压压的大片,有丑有俊、有胖有瘦、有高有矮、有白有黑,一个个神头鬼脸、插刀挎枪。这些杀人如麻的土匪横眉立目龇牙咧嘴:有的一脸怒容,形似金刚护法;有的面无表情,如同行尸走肉;有的凶神恶煞,好似索命的阎罗;有的哭丧着脸,就像别人都欠他的钱。百余道目光齐刷刷盯在大腮帮子脸上,这也就是熊心虎胆的大腮帮子,换旁人见了这等阵势,当场就得尿了裤子。聚义分赃厅的正前方,摆放一张交椅,靠背上倒铺一张虎皮,老虎大头朝下,两只前爪趴在地上,虎尾搭在靠背顶部,后爪伸到靠背后面,虽然明知是一张虎皮,但看上去也让人心生畏惧。那椅子上端坐一个红脸大汉,大腮帮子定睛一看,当真奇了怪了,此人的脑袋大出了号,像胡萝卜上顶了个大号南瓜,扁平扁平的一张脸,两道扫帚眉,一对暴凸金鱼眼,塌鼻子扇风耳朵,瘪嘴大龇牙,两寸多长的头发四分黑六分白,钢丝一般根根直立,粗胳膊长腿,大手大脚,腆着个大肚子,穿一件九龙八卦仙衣,搂海带、撒金钉,盘龙飞凤绣麒麟,脚踩飞虎靴,一左一右斜挎两把大镜面,枪把上缀着大红灯笼穗,不用问也知道,此人正是恶贯满盈的匪首常青龙。他身边另有四名膀大腰圆的土匪,分披青、黑、黄、红四色大氅,皆插双枪,站在当场杀气腾腾,想必是其手下的四大天王,也就是四大炮头。
不容大腮帮子多看,那个披红色大氅的炮头上前一步,大氅呼啦啦卷起一阵风声,下巴往上一扬,开口对大腮帮子说道:“百家姓出万家名,报报迎头什么蔓儿?”大腮帮子晃了晃手中铃铛,哑着破锣般的嗓子稳稳答道:“各位当家的辛苦,在下双口蔓儿。”炮头双手抱拳举过左肩头,称了一声:“原来是吕道长,请了,请了!”大腮帮子也还了个匪礼:“好说,好说。”这话还没落地,又上来一个身披黑色大氅的炮头,挡在穿红色大氅的炮头身前,一双眼睛恶狠狠盯着大腮帮子,问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到此探山意欲何为?怎么破的万蛇阵?大腮帮子事先编好了一套说辞,自称从关内来到关外,与苍龙背大当家吴罗锅是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怎奈两天之前吴罗锅的山头让人家平了,自己侥幸脱险,不得已当回了游方的道士,想逃回关内寻个活路,为了避开盘查,不敢走大路,只能往山里钻,途经此地忽然遇上漫山遍野的大雾,又不知何故误闯蛇阵,他身为道门中人,虽有对付蛇阵的法子,却在浓雾中走转了向,以至于鬼使神差遇上巡山的弟兄,才被带到此地。
大腮帮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个披黄色大氅的炮头听得不耐烦,抢步上来围着大腮帮子连转了三圈,接下话头,问大腮帮子:“你既然认识吴罗锅,那不妨说说吴罗锅使什么家伙,有什么本事?山上多少喷子?多少崽子?四梁八柱的能耐、长相、名号?砸过哪个窑?绑过什么票?”这对大腮帮子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剿灭吴罗锅之前,苍龙背山头的底细已经被他的侦察排摸得一清二楚,当场对答如流,所言历历如绘,听得那个穿黄色大氅的炮头连连点头,也没了脾气。话已至此,聚义分赃厅里的一众土匪崽子大都觉得这位吕道长是自己人,可是前面三个人都问了,穿青色大笔的那个炮头可能是觉得不提个问题太没面子,此人一脸淫邪,往前迈了一步,眉眼一挑问道:“你说你跟吴罗锅八拜之交,可知吴罗锅有个相好的?”大腮帮子哈哈一笑道:“这位当家的还真是什么都知道,吴罗锅以往下山猫冬,必定去找芍药,那个小骚娘儿们长得前凸后翘,细眉毛瓜子脸,真叫个水灵,谁看了都想掐上一把,其实她家里头有男人,可她不安分,嫌自己男人又窝囊又穷,就跟吴罗锅靠上了,吴罗锅去,她男人就被赶出去跟驴睡一屋,到得黑晌吹了灯,这屋的小娘儿们叫一声,那屋的驴叫一声,甭提多热闹了!”大腮帮子调门儿一声高似一声,几句话惹得一众土匪浮想联翩,哄堂大笑。
常青龙身为匪首,为了让底下的崽子心存敬畏,平时必须少言寡语,别的土匪吵吵十句他不见得能回半句,显得城府极深,但是到了这会儿,就得他这个大当家的开口了,他正欲发话,突然打人丛中走出一个穿黑衣的土匪,来到大腮帮子面前站定。这个土匪个头不高,仰着脖子上一眼下一眼从头到脚打量大腮帮子。大腮帮子见此人精瘦干练,浓眉细眼一脸邪气,其中有一只眼珠子不会转,是个金琉璃,身上穿一身黑布裤褂,腰束板带,斜挎盒子炮,脚蹬黑色胶底鞋,鞋口镶着金边。大腮帮子不觉心头一颤,一股怒火直撞顶梁门,因为他认得这个土匪!正是当年带领飞行队,追剿他和江上飞的金蝎子,虽然从没这么近打过照面,中间又隔了好几年,但是江上飞正是死在此人手上,扒了皮也认得他的骨头,不由得心头一凛,再朝金蝎子走过来的方向望去,他身后的一个土匪,更让大腮帮子心神不宁,因为此人正是欺心负义的塔什哈!
大腮帮子眼中几乎喷出火来,只在这一刹那间,前尘旧事齐涌上心头,五脏六腑隐隐作痛,恨不得立刻宰了这两个人,但是有剿匪任务在身,不得不强行克制,稳住心神,以免一时冲动致使前功尽弃。伪满时期的飞行队人数不多,多说二十来人,除了塔什哈和少数一两个人之外,其余的几乎全是金匪出身,长年钻山入洞,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还擅长使用雪橇,在林海雪原之中穿行如箭,双手沾满了抗联战士的鲜血。关东军战败以来,飞行队趁乱窜入深山为匪。大腮帮子从军剿匪,就是为了干掉这一伙冤家对头,给惨死在他们手上的江上飞和众多战友报仇。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又说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万没想到会在老虎背上这个绺子中碰上他们,看来飞行队在山里的日子不好过,实在躲不下去了,不得已投靠在了常青龙麾下。只因大腮帮子以江上飞传给他的匿形换貌之术,将个麻脸道人扮得出神入化,而且这些年他饱经风霜,从小鼻子劳动营到西伯利亚蒙古大漠这趟逃亡下来,脸上遍布东疮、疤痕,已和当年在山上打猎的大腮帮子判若两人,对头才没认出他来。可是当土匪的疑心最重,擅长察言观色,大腮帮子心有所思,不免目光有变,虽然仅在瞬息之间,却已经引起了金蝎子和塔什哈的注意。
塔什哈远看着,越看越觉得这人眼熟,尤其那双练细细长长的眼睛,起有仅曾相识之感,他不敢大意,也往前走了几步,和金蝎子并肩而立,上下左右左右端洋了一番大腮帮子,随后冲着四下里的土匪崽子们一抱拳道:“并肩子,敢问一声,诸位有没有认识吴罗锅的?”一众土匪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啊……认识……”塔什哈又问道:“不知哪位兄弟见过吕道长?”这一下聚义分赃厅中鸦雀无声,再没一个人接茬儿了。塔什哈转过头来,斜眼盯着大腮帮子,越看心里越觉得疑惑,他两个眼珠转,附在金蝎子耳边嘀咕了几句,转回身对匪首常青龙一抱拳,说道:“大当家的,我也知道吴罗锅的绺子中有个吕道长,能掐会算挺厉害,可是前两天刚有消息,昊罗锅的山头全军尽没,一个崽子也没逃出来,怎么就他一个人全身而退?咱这山上又没人见过吕道长,谁知道眼前这人是不是冒充的,如今大敌当前,即便此人真是苍龙背的吕道长,也难保他不是探子,没准就是他点了吴罗锅的炮!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依我之见,不如一刀插了他,以免后患无穷!”塔什哈这番话虽然是冲着常青龙说的,可周围一众大大小小的土匪无不听得真真切切,话音一落,众人炸了营一般,纷纷大呼小叫,有的喊着要割下这吕道长的脑袋喂狗,也有的说即便吕道长不是自己弟兄,也同在绿林丛中混饭吃,不能无缘无故就给杀了,坏了道上的规矩可不成,七嘴八舌各说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常青龙坐在聚义分赃厅的虎皮交椅上,听着大腮帮子和四大炮头的对答,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心里可一直没闲着,直到塔什哈说要插了大腮帮子,厅内众人乱作一团,这才不慌不忙掏出枪来,枪口对着房顶子,冷不丁叭的一枪,子弹打在房檩上,众土匪吓了一跳,全都把嘴闭上了,大殿立马就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常青龙用手一指大腮帮子,阴恻恻地说道:“真金不怕火炼,身正不怕影斜,你说你是吴罗锅结拜的兄弟吕道长,我就派一路走阴串阳的报马,下去查你一查!”
原来常青龙手上有一道令牌,可以调遣胡黄常蟒鬼五路仙家,胡黄常蟒四路皆在尘世,这个鬼仙却不同,可以去阴间查事,最为邪门,纵然瞒得滴水不漏,派小鬼儿下去一查,就知道他的底细了。当场用一黑一白两张纸,撕成两个三寸来高的小纸人,随手往地上一扔,又从怀中摸出一道令牌,口中叫了一声“疾”!可不作怪,聚义分赃厅中阴风一卷,四周灯烛的红火苗瞬间变成了蓝色,全都暗了下来,黑黢黢看不清人脸,只见地上一黑一白两个小纸人,直挺挺立了起来,一阵阴风围着大腮帮子打转。虽然众土匪大多知道常青龙广有神通,真正见过的人可没几个,没想到如此邪乎,全看得目瞪口呆!
3
常青龙虽有邪法,大腮帮子也是有备而来。他进山之前听顶仙的说起过,匪首常青龙可以差遣胡黄常蟒鬼,比一般的胡黄常蟒多出路鬼仙,所谓鬼仙,就是他拘来的孤魂野鬼,专替他跑腿办事儿,不论是否真有此事,为了确保万无失,大腮帮子上山之前也剪了一个纸人,画以五官面目,用遁法让纸人代替自己,并用朱砂笔封住纸人七窍,背后写上生辰八字。这个生辰八字可不是大腮帮子的,他故意写了个四柱全阴的八字——僧道之命,贴身藏于心口,任凭哪路鬼差来查,看到的都是这个纸人,问不出大腮帮子的来路。大腮帮子心里没底,脸上却要故作镇定,这法子当初听他那个当老道的爹念叨过,却从没用过,而今冒险一试,不知是否顶用,这也说不定是匪首常青龙故弄玄虚,只为察言观色,心里有愧的人,让这阵势一吓唬,无论如何过不了这一关。凭着胆大包天,大腮帮子硬着头皮站在当场,脸上虽然神色自若,背上可也出了一层冷汗。塔什哈和金蝎子在一旁恶狠狠地盯着大腮帮子,只想待常青龙一声令下,就立即下手干掉这个吕道人。
过了片刻,大厅中的灯烛又变亮了,两个小纸人倒在地上再也不动。常青龙哈哈笑,起身说道:“我跟苍龙背吴罗锅有交情,吕道长既然是吴罗锅的拜把子兄弟,那就不是外人,来来来,先给道长上一碗‘梦头春’解解渴!”说罢一挥手,命人给大腮帮子倒上满满碗烈酒。此话一出,众人就知道走阴串阳的鬼差盘查无误,大殿上剑拔餐张的氛围弥于无形,只有塔什哈和金蝎子愤愤不平,却也不好发作。大腮帮子双手接过酒来,一口气喝了个碗底朝天,把碗倒转过来朝众人示意,脸上显出得意的神色。常青龙挑起大拇指,赞了一声好酒量,群匪齐声附和。常青龙又说道:“久闻吴罗锅麾下有位吕道长,擅长相形度势,敢问道长,我这老虎背形势如何?能不能与吴罗锅的苍龙背一较高下?”
这可问不住大腮帮子,他一捋红胡子,笑道:“大当家的既然问起来,贫道我就斗胆说说,其实这两座山头都占尽了形势,苍龙背有腾达之象,不过四周无水,生气易散,是为旱龙局,迟早龙困浅滩,所谓水止则气止,只看气数高低,所以吴罗锅才在阴沟里翻了船。老虎背则大有不同,形势厚实,积聚藏气,众兄弟虎踞于此,进可攻,如猛虎下山,退可守,若古槐盘根,进退自如,定当屡战屡胜!”大腮帮子所知不多,也就是打小听他爹说过的套话,还听盗墓的董阴阳讲过一些,仗着记性甚好,按葫芦画瓢侃侃而谈,信口开河一通胡诌白咧,应对装神弄鬼的草寇已绰绰有余。常青龙虽会邪法,对风水形势仅仅一知半解,听大腮帮子说得头头是道,心下更是十二分的受用,至此才相信来人是苍龙背的吕道士,当即传令搬浆子上啃,摆设山珍席。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土匪,也不是整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平时饥一顿饱一顿,赶上过节能吃上白菜萝卜炖粉条子,那就很不错了,年底分大饷的时候也不见得摆山珍席。匪首一声令下,山上有会做饭的崽子,什么是山鸡野兔,怎么叫野果蘑菇,逐样烧炒扒焖、烤炸炖炝,小鸡炖榛蘑、野猪肉炖粉条子、酸辣兔子肉、葱油烧鹿筋、酸菜烩排骨、白扒猴头蘑,各式各样全整出来摆好了,打开酒坛子把酒倒上,立时酒香四溢,跟过大年似的那么热闹,就在聚义分赃厅中喝开了。一众崽子紧着忙活,吆五喝六,猜拳行令,都觉得这是沾了吕道长的光,纷纷过来给大腮帮子敬酒。
常青龙喝了几口酒,吃了几口菜,咂摸几下嘴,却似对桌上的山珍没什么胃口,皱眉道:“咋不给吕道长整点儿好的?这等粗食如何下咽?”大腮帮子奇道:“大当家的,山珍席还不够好吗?咱这山上有龙肉不成?”常青龙嘿嘿一笑,抬手抹了抹嘴头子上的哈喇子,提高嗓门叫过来两个崽子:“你俩快去,把豆腐脑儿端上来!”两个崽子心领神会跑下去,过不多时,五花大绑拎来一个人,捆在聚义分赃厅的柱子上,用木架箍住头颈,口中塞了块破布。此人穿得挺破,几乎衣不蔽体,不像有钱的肉票,多半是从山下抓来的老乡。一个崽子手持一柄快刀,在皮条子上杠了两下,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位的头发剃光了,那人一脸的惊恐,不知道土匪意欲何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奈何堵着嘴,想喊喊不出声,膝盖以上也全被绑定,上半身根本动弹不得。那个崽子气定神闲剃完了头,嘴里含着口水,冲着大秃瓢猛地喷了一口,用五个手指按住脑瓜子,前后左右比画了一番,找出中心位置,在那人头顶上唰唰两刀又稳又准,割出了一个十字,拿刀尖照着十字中心轻轻一挑,血淋淋地揭开头皮。那人疼痛难忍,脖子直愣愣地挺着,似乎是怕稍一低头,脑袋上的血就会喷涌而出。此时另个崽子来到身旁,手里拿着一个小凿子,细细敲开那个人的头盖骨,取下来扔在一旁,只见那个人脑壳中红白相间的脑仁子微微颤动,苦于挣扎不得,也叫不出声,干瞪着一双惊恐失神的眼,两个眼珠子咕噜噜乱转,喉头发出咕咕怪响。大腮帮子这才明白,“豆腐脑儿”就是活人脑浆子!
大腮帮子常年打猎,当初听黑瞎子沟的老猎户说起过生吃猴脑之事,想当年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历次与敌军交锋之前,定会命手下把活猴关在笼中,用小榔头击破猴头,取其脑浆生食,以此激发军卒血勇之气。后来不知怎么的,生吃猴脑渐渐成了一道名菜,吃猴脑要在木头桌子中间挖一个窟窿,把猴脑瓜卡在窟窿里,底下放个水桶,防止猴子乱窜。固定好之后,找把小刀,在猴子脑门上割一刀,再用榔头一敲,击碎头盖骨,把皮毛揭开,用银勺挖出脑髓,蘸着事先调好的作料吃。此时猴子尚未死去,哀号之声撕心裂肺,但因太过残忍,纵是美味广为传颂,一般人也没胆子吃。大腮帮子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血肉横飞的场面见得多了,目睹眼前的情形,虽不至于心烦作呕,却没想到常青龙如此残忍,也不由得心惊肉跳、怒火中烧,恨不得手起刀落,当场干掉这个匪首。可是转念一想:“这悍匪当着我面来这么一出,一定是存心试探,若是稍有怯意,就会前功尽弃。”于是起身离席,吞了吞口水,对匪首常青龙说:“大当家的,贫道多曾听说,吃这个豆腐脑儿提精补气,可以轻身不死,早就想尝尝这口儿了!”说话从身旁的崽子手中接过刀子,上前就要挑一块来吃。
常青龙当时就急了,跳下虎皮金交椅三蹿两蹦来到近前,一把夺过大腮帮子手中的刀子,拦住他说道:“不怕道长见怪,我山上的存货也不多了,真要让你吃了,我就得吃你的……”说完打个哈哈,在众目睽睽之下迈步来到那被缚之人面前,一不使筷子二不使勺子,仗着身形高大,抱住那个人的脑壳,伸出舌头稀里呼噜连吸带舔,转眼吃了个干干净净,舔了舔嘴角溢出的血浆,一边咂吧着嘴里的味道,一边告诉大腮帮子,他就愿意吃这口儿,下山绑肉票,专找脑壳大的人,天底下可没有比活人脑浆子更补的东西了!再看那个老乡,脑袋耷拉下来,已然气绝身亡,到死也闭不上眼,真可谓惨不忍睹。
大腮帮子怒火大炽,心里暗骂他奶奶个熊的,竟做出这等天理难容的恶事,怪不得你个王八犊子长了那么大一个脑袋,你等着瞧,且看我怎么把你的大脑壳子敲碎了喂狗,他心里这么想,嘴里可不能说出来,还得装模作样端起海碗给常青龙敬酒,口中连称佩服。
常青龙见大腮帮子处变不惊,又敢和自己抢脑浆子喝,心里早已没了戒备,越看越觉得顺眼,近日大兵压境,山上正是用人之际,眼前这位吕道长器识不凡,便想拉找大腮帮子入伙当个翻垛的,于是跟大腮帮子勾肩搭背连饮了数碗。当土匪的喝酒讲究喝够了数,正所谓酒里乾坤大,壶中日胀,当世英豪,双喜来登门,三阳开泰照四季常青,五福临门助六亲同运,七步之才邀八仙过海,九转功成贺十全十美,这么一碗接一碗地喝下去,众家兄弟也看出了大当家的心思,这吕道长迟早是四梁八柱之一,弄不好还得当上二当家的,纷纷前来给大腮帮子敬酒。大腮帮子却不敢喝倒了,一边吹捧常青龙,一边留心观察,瞥见一个道
童打扮的崽子,顶多二十来岁,口偏齿缺,鸡胸驼背,背了一个皮口袋,一直跟在常青龙身后,简直是寸步不离,心知其中必有古怪,于是找个由头问常青龙:“大当家的,我有一事不明,山上的兄弟们个个英雄盖世,相貌堂堂,为什么大当家贴身的这位,倒是个十不全的形貌?”
常青龙正在兴头上,听大腮帮子这么一问,就当众吹嘘说:“道长好眼力,这个崽子是给我背法宝的,别看我如今占山为王,想当初也曾落魄过,为了有口饭吃,不得已投军吃粮,又赶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来到一座大山下边,夜间偶得一梦,梦见两个青衣宫女奉旨前来接我,将我带进座壮阔巍峨的宫殿之内,在七宝九龙榻前拜见一位娘娘。那个娘娘授我道五雷令牌,让我替天行道,平定乱世,又说这令牌煞气太重,与我八字犯冲,得找一个命犯华盖、四凶齐全的人来背,否则于我不利。我下从梦中惊醒,手上就多了这件宝物,天亮之后问当地土人,这是什么地方?土人告诉我,此乃大唐武后陵寝!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托梦给我的竟然是则天皇帝,后来我落草为寇,遍寻了南满北满,干里挑一收了这个崽子,他的八字正合适,这样的人若非身旺,则是尸填沟壑之命,但一物必有其一用,背我这件法宝,非是此人不可,换了旁人来背,活不过一时三刻!”
4
大腮帮子装得一脸吃惊,口中叹服不已,说着话连连给常青龙敬酒,心下却在暗暗计较,如何夺下道童背上的五雷令牌。常青龙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又说道:“如今时局动荡,我这座天王殿占尽形势,又受则天皇帝委派,有法宝护体,一旦得了些个风云气候,说不定也有面南背北、称孤道寡之份,真有那天,道长就是国师!”大腮帮子连忙起身深施一礼,故作受宠若惊之状,口中说道:“大当家的瞧得上我,那是我几辈子修来的造化,只不过……” ↑返回顶部↑
根据之前的情报,常青龙这股土匪盘踞的山头是处天险,当地百姓称之为老虎背,上山仅有一条绝径,两侧皆为悬崖陡壁,一不小心摔下去,就是个粉身碎骨,连尸首都没处找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皆因此山形势险恶,当地人放山挖棒槌、采蘑菇、打猎常常遭遇不测。因此早年间在山顶上造了一座宝塔寺辟邪镇压,由于山高林密,又在绝险之处不通人烟,久而久之门可罗雀,现如今香火已经断了几百年,宝塔也不复存在,寺内大小房屋倒的倒、塌的塌,仅有天王殿留存至今。被常青龙等众土匪当成了聚义分脏厅。首长深知这股士匪不好对付,如果有人可以提前上山侦察,做到知己知彼固然再好不过,但是不明日大腮帮子为何要扮作一个老道。
大腮帮子告诉首长,在剩灭苍龙背那伏土匪时击毙了一个老道,之前仔仔细细了解过那伙土匪的来龙去脉,知道那个老道姓吕,投靠苍龙背大当家的吴罗锅日子不长。自打剿匪以来,各个绺子据守自保轻易不敢下山,估计没跟别的山头打过照面,自己在道观长大,熟悉道门中的举止做派、言语规矩,正好可以扮作那个吕老道,上山会一会常青龙。首长不同意,“山上的土匪什么人都有,你剿匪多年,万一遇上打过照面的残匪,被眼尖的认出来,岂不是羊入虎口枉送了性命?”大腮帮子嘴上不说,心里却有法子,当年江上飞传过他一个绝招,用草药涂面抹须,扮成一个大麻脸的红胡子,又叫破了嗓子,变成一副公鸭嗓,再把腰往下一塌,别说土匪了,就连朝夕相处的战友也认他不出。他告诉剿匪部队的首长,土匪占据的老虎背天险易守难攻,想除掉匪首常青龙,应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来招调虎离山!
大腮帮子所说的计划,换了别人可能不信,指挥剿匪部队的首长却一向信得过大腮帮子,因为他俩是多年的战友,见识过大腮帮子的本领,更知其为人一向内敛,既然夸下海口,必有应对之策,只不过此行凶险不言而喻,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同意了大腮帮子的请求,嘱咐他千万多加小心,不可轻敌。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按大腮帮子所说的计划展开行动。
大腮帮子没有声张,从部队驻地出来,一个人悄没声儿地进了山,没走多远,眼见密林深处迷雾陡起,遮云蔽日,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路,周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想必是毒蛇出洞了。好在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倒也不慌不忙,按顶仙神棍的指点,捡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三层圆圈,一个比一个小,又摸出两块药饼,捻碎了撒在最外层的大圈之内,自己站在正中。没过多久,浓雾中的蛇越来越多,土蛇、蝮蛇、金环蛇、银环蛇、乌梢蛇、青梢蛇,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目的怪蛇,层出不穷个个争先,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赤如朱砂,有的绿如青铜,有的黑如胶漆,有的白如雪练,有的青同蓝靛,有的黄比老姜,在雾中忽隐忽现,这个走了那个来,俨然进了万蛇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阴冷的血腥之气,大腮帮子纵然胆大包天,但是头一次瞅见这么多蛇,也不由得头皮发麻。可说来也怪,没一条蛇进得了地上的大圈。大腮帮子见了眼前这一幕,把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然而过不多时,又来了许多杂色斑斓的蛇,一条条目露凶光,吞吐长芯,有的抬起半个身子扭来摆去,有的紧贴地面快速滑行,显然比之前的蛇毒性更猛,相继钻入了头一个圈子。大腮帮子已知顶仙的法子有用,见状并不着慌,从怀里摸出剩下的三块药饼,用火点上冒出黄烟,撒在地上将来蛇挡在第二层圈外。群蛇虽然进不了圈内,可是并不就此退去,蛇头高高昂起围在圈外,时不时往圈内试探,却没有一条蛇敢进来,都吐着芯子盯着他。如此僵持了好一阵子,忽听摧折枝叶的声响由远而近,如同风雨大作,阴气凛然,转瞬到得近前。大腮帮子嗅到一股刺鼻的腥气,同时瞅见一缕黑气直入黄烟,他心头紧,知道蛇王来了!他以往在山中打猎,经常遇上毒蛇,都是靠雄黄、硫黄之类药物趋避,可是从没见过蛇王。当即闪目观瞧,本以为这蛇王怎么也得是水桶粗细,头大如斗,眼似铜铃,哪承想是一条筷子粗细的小黑蛇,通体漆黑,泛着暗光,头顶一道隐隐约约的红线,疾如风快似电穿过蛇阵,别看个头不大,出来的响动可是惊天动地,透出一股子难以言说的邪性。刚刚布下的两圈药饼对此蛇简直形同虚设,它钻入圈内直奔大腮帮子而来。大腮帮子哪敢怠慢,没等那条蛇来咬他,就从怀中掏出三角小旗,左手用力一抖,呼啦啦迎风展开,只见小黑蛇落在地上,连同四周的群蛇,全都朝向那面三角小旗。他连忙用右手擦亮火折子,当着蛇王的面把三角小旗烧成灰烬。按顶仙的神棍所言,这么做才可以让蛇王不受令牌调遣。此法立竿见影,小黑蛇如同钉在了地上,面对燃烧的令旗一动不动,等到令旗完全化为灰烬,它若有所悟,吐了两下芯子,率领蛇群掉头而去,蛇群来得快去得也不慢,转眼不见宗迹,又过了一会儿,密林中的浓雾也散开了。
大腮帮子破了蛇阵,抬手擦去额头的冷汗,纵身跳出圈外,一路顺着小径走入深山。沿途再无阻碍,他观看周遭地势,估摸快到土匪设卡的关口了,故意放慢脚步,边走一边哑着嗓子高声念诵道歌:“着青衣、戴黑帽,驾鹤西行你开道;两道符、一张嘴,走遍天下不怕鬼……”高诵道歌是假,以此引出巡山的崽子是真。果不其然,从路旁蹿出几个土匪,都是短衣襟小打扮,歪戴着帽子,脚蹬洒鞋,横背竖挎着步枪,肚子上松松垮垮系着一圈子弹袋。其中一个二话不说拉开枪栓,朝大腮帮子脚底下开了一枪,这一枪是让来人别再往前走了,同时也是给附近的土匪报信儿。大腮帮子忙停住脚步,正了正头上道冠,稳了稳手中幡杆,冲那几个土匪叫道:“闭着火闭着火,里码人!”意思是说,别开枪,是同行。为首上来一个土匪头目,胯下骑着匹青色驽马,身上黑衣黑裤,敞胸露怀,小腿肚子上打着绑腿,头上戴一顶狗皮帽子,斜挎着盒子炮,双眼如炬,见大腮帮子口中说的是黑话,又是个道士打扮,大麻脸红胡子,穿的破衣烂衫,举手投足透出几分匪气,不像个好人样,就对开枪的崽子一摆手。举枪的土匪仍十分警觉,只是稍稍压低了枪口,叫大腮帮子站着别动。
浑绺子也不是见人就杀,通常都要先对几句黑话盘一盘道,以免误伤了自己人。何况大腮帮子孤身一人,没带刀枪,又扮成一个打幡摇铃的道士模样。盗贼响马没有不迷信的,杀人放火的更怕因果报应,见了道门中人多少也得高看一眼,给自己积点阴德。那个头目从腰里拔出盒子炮,骑在马上一抖缰绳,往前提了几步,用枪口往上顶了顶头上的狗皮帽子,指着大腮帮子大声喝问:“哪路的化把?”说白了就是问从哪儿来的老道,大腮帮子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答道:“裂梗子啃脏水的,打头扒串子,踏错了条子。”这是说在别的山头混饭吃,因为在林子里遇上蛇了,所以误入此山。土匪头目知道大当家的在山中下了阵符,从没有人破得了,这个道士居然毫发无损地走了进来,可见道法高强,真不是白给的,他不敢擅专,翻身下马抱腕过肩,对大腮帮子行了个匪礼,说道:“既然是里码人,就请上山去跟我们大当家的碰碰码!”这句话正中大腮帮子下怀,把铃铛幡杆往身后一别,腾出手来还了个礼,口中应道:“好说好说。”那个头目就让两个崽子前一后,把大腮帮子浑身上下摸了一溜够,发现他既没带枪也没带刀,身上无非是一些老道常用的零碎,心又放下一半,掏出一条黑布,蒙在大腮帮子眼上,牵上他往山上走。
大腮帮子两眼一抹黑,一路跟着土匪崽子前行,什么也瞅不见,心里头却明明白白,脚底下故意磨磨蹭蹭、磕磕绊绊地往山上走。土匪头目骑在马上连声催促,可是不催还好,一催大腮帮子反而停下来不走了,“我蒙着招子什么也看不见,想快也快不了,要不然这么着,让你那小兄弟背着我走吧。”崽子一听急了,过去往大腮帮子的小腿肚子踹了一脚,又用力一拽绳子,“你个牛鼻子老道话还挺多,我自己都懒得走,还背你?再不快走,小心爷爷给你摘了瓢儿!”大腮帮子也不急也不恼,脚底下慢慢吞吞,嘴上嘻嘻哈哈,凭周围的响动以及土匪之间的对话,推断出各个关口中有多少崽子、这个山口到那个山口之间相距多少步、上下多少登台阶、打的是什么口令,看上去不动声色,其实早将这一切暗记于心。
等来到山顶上,天色已经黑了,有个土匪扯掉他眼上的黑布,大腮帮子揉眼看,身在一处庙宇殿堂之下。可以看得出来,虽说是深山老林里的一座破庙,但是当初建的时候真没少下本儿,墙体用块石砌成,大殿左右各有一耳门,前后有廊道,布局严谨,上靠危岩,下临深谷,周清遍布苍松偃柏,正是“深山藏古寺,茫茫树生烟”。此时大殿之内传来声喊:“带上来!”几个土匪就推着大腮帮子进到大殿之内,殿内既无如来、观音,也无天王、韦陀,更无香火供奉,想必此处正是被土匪当成聚义分赃厅的天王殿,四面墙隔几步远就立着一个石头灯架,上面摆放青铜灯盏,火苗蹿起老高,照得大殿里亮如白昼。大腮帮子神色从容,举目环顾四周,但见周围站了一两百号土匪,黑压压的大片,有丑有俊、有胖有瘦、有高有矮、有白有黑,一个个神头鬼脸、插刀挎枪。这些杀人如麻的土匪横眉立目龇牙咧嘴:有的一脸怒容,形似金刚护法;有的面无表情,如同行尸走肉;有的凶神恶煞,好似索命的阎罗;有的哭丧着脸,就像别人都欠他的钱。百余道目光齐刷刷盯在大腮帮子脸上,这也就是熊心虎胆的大腮帮子,换旁人见了这等阵势,当场就得尿了裤子。聚义分赃厅的正前方,摆放一张交椅,靠背上倒铺一张虎皮,老虎大头朝下,两只前爪趴在地上,虎尾搭在靠背顶部,后爪伸到靠背后面,虽然明知是一张虎皮,但看上去也让人心生畏惧。那椅子上端坐一个红脸大汉,大腮帮子定睛一看,当真奇了怪了,此人的脑袋大出了号,像胡萝卜上顶了个大号南瓜,扁平扁平的一张脸,两道扫帚眉,一对暴凸金鱼眼,塌鼻子扇风耳朵,瘪嘴大龇牙,两寸多长的头发四分黑六分白,钢丝一般根根直立,粗胳膊长腿,大手大脚,腆着个大肚子,穿一件九龙八卦仙衣,搂海带、撒金钉,盘龙飞凤绣麒麟,脚踩飞虎靴,一左一右斜挎两把大镜面,枪把上缀着大红灯笼穗,不用问也知道,此人正是恶贯满盈的匪首常青龙。他身边另有四名膀大腰圆的土匪,分披青、黑、黄、红四色大氅,皆插双枪,站在当场杀气腾腾,想必是其手下的四大天王,也就是四大炮头。
不容大腮帮子多看,那个披红色大氅的炮头上前一步,大氅呼啦啦卷起一阵风声,下巴往上一扬,开口对大腮帮子说道:“百家姓出万家名,报报迎头什么蔓儿?”大腮帮子晃了晃手中铃铛,哑着破锣般的嗓子稳稳答道:“各位当家的辛苦,在下双口蔓儿。”炮头双手抱拳举过左肩头,称了一声:“原来是吕道长,请了,请了!”大腮帮子也还了个匪礼:“好说,好说。”这话还没落地,又上来一个身披黑色大氅的炮头,挡在穿红色大氅的炮头身前,一双眼睛恶狠狠盯着大腮帮子,问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到此探山意欲何为?怎么破的万蛇阵?大腮帮子事先编好了一套说辞,自称从关内来到关外,与苍龙背大当家吴罗锅是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怎奈两天之前吴罗锅的山头让人家平了,自己侥幸脱险,不得已当回了游方的道士,想逃回关内寻个活路,为了避开盘查,不敢走大路,只能往山里钻,途经此地忽然遇上漫山遍野的大雾,又不知何故误闯蛇阵,他身为道门中人,虽有对付蛇阵的法子,却在浓雾中走转了向,以至于鬼使神差遇上巡山的弟兄,才被带到此地。
大腮帮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个披黄色大氅的炮头听得不耐烦,抢步上来围着大腮帮子连转了三圈,接下话头,问大腮帮子:“你既然认识吴罗锅,那不妨说说吴罗锅使什么家伙,有什么本事?山上多少喷子?多少崽子?四梁八柱的能耐、长相、名号?砸过哪个窑?绑过什么票?”这对大腮帮子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剿灭吴罗锅之前,苍龙背山头的底细已经被他的侦察排摸得一清二楚,当场对答如流,所言历历如绘,听得那个穿黄色大氅的炮头连连点头,也没了脾气。话已至此,聚义分赃厅里的一众土匪崽子大都觉得这位吕道长是自己人,可是前面三个人都问了,穿青色大笔的那个炮头可能是觉得不提个问题太没面子,此人一脸淫邪,往前迈了一步,眉眼一挑问道:“你说你跟吴罗锅八拜之交,可知吴罗锅有个相好的?”大腮帮子哈哈一笑道:“这位当家的还真是什么都知道,吴罗锅以往下山猫冬,必定去找芍药,那个小骚娘儿们长得前凸后翘,细眉毛瓜子脸,真叫个水灵,谁看了都想掐上一把,其实她家里头有男人,可她不安分,嫌自己男人又窝囊又穷,就跟吴罗锅靠上了,吴罗锅去,她男人就被赶出去跟驴睡一屋,到得黑晌吹了灯,这屋的小娘儿们叫一声,那屋的驴叫一声,甭提多热闹了!”大腮帮子调门儿一声高似一声,几句话惹得一众土匪浮想联翩,哄堂大笑。
常青龙身为匪首,为了让底下的崽子心存敬畏,平时必须少言寡语,别的土匪吵吵十句他不见得能回半句,显得城府极深,但是到了这会儿,就得他这个大当家的开口了,他正欲发话,突然打人丛中走出一个穿黑衣的土匪,来到大腮帮子面前站定。这个土匪个头不高,仰着脖子上一眼下一眼从头到脚打量大腮帮子。大腮帮子见此人精瘦干练,浓眉细眼一脸邪气,其中有一只眼珠子不会转,是个金琉璃,身上穿一身黑布裤褂,腰束板带,斜挎盒子炮,脚蹬黑色胶底鞋,鞋口镶着金边。大腮帮子不觉心头一颤,一股怒火直撞顶梁门,因为他认得这个土匪!正是当年带领飞行队,追剿他和江上飞的金蝎子,虽然从没这么近打过照面,中间又隔了好几年,但是江上飞正是死在此人手上,扒了皮也认得他的骨头,不由得心头一凛,再朝金蝎子走过来的方向望去,他身后的一个土匪,更让大腮帮子心神不宁,因为此人正是欺心负义的塔什哈!
大腮帮子眼中几乎喷出火来,只在这一刹那间,前尘旧事齐涌上心头,五脏六腑隐隐作痛,恨不得立刻宰了这两个人,但是有剿匪任务在身,不得不强行克制,稳住心神,以免一时冲动致使前功尽弃。伪满时期的飞行队人数不多,多说二十来人,除了塔什哈和少数一两个人之外,其余的几乎全是金匪出身,长年钻山入洞,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还擅长使用雪橇,在林海雪原之中穿行如箭,双手沾满了抗联战士的鲜血。关东军战败以来,飞行队趁乱窜入深山为匪。大腮帮子从军剿匪,就是为了干掉这一伙冤家对头,给惨死在他们手上的江上飞和众多战友报仇。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又说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万没想到会在老虎背上这个绺子中碰上他们,看来飞行队在山里的日子不好过,实在躲不下去了,不得已投靠在了常青龙麾下。只因大腮帮子以江上飞传给他的匿形换貌之术,将个麻脸道人扮得出神入化,而且这些年他饱经风霜,从小鼻子劳动营到西伯利亚蒙古大漠这趟逃亡下来,脸上遍布东疮、疤痕,已和当年在山上打猎的大腮帮子判若两人,对头才没认出他来。可是当土匪的疑心最重,擅长察言观色,大腮帮子心有所思,不免目光有变,虽然仅在瞬息之间,却已经引起了金蝎子和塔什哈的注意。
塔什哈远看着,越看越觉得这人眼熟,尤其那双练细细长长的眼睛,起有仅曾相识之感,他不敢大意,也往前走了几步,和金蝎子并肩而立,上下左右左右端洋了一番大腮帮子,随后冲着四下里的土匪崽子们一抱拳道:“并肩子,敢问一声,诸位有没有认识吴罗锅的?”一众土匪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啊……认识……”塔什哈又问道:“不知哪位兄弟见过吕道长?”这一下聚义分赃厅中鸦雀无声,再没一个人接茬儿了。塔什哈转过头来,斜眼盯着大腮帮子,越看心里越觉得疑惑,他两个眼珠转,附在金蝎子耳边嘀咕了几句,转回身对匪首常青龙一抱拳,说道:“大当家的,我也知道吴罗锅的绺子中有个吕道长,能掐会算挺厉害,可是前两天刚有消息,昊罗锅的山头全军尽没,一个崽子也没逃出来,怎么就他一个人全身而退?咱这山上又没人见过吕道长,谁知道眼前这人是不是冒充的,如今大敌当前,即便此人真是苍龙背的吕道长,也难保他不是探子,没准就是他点了吴罗锅的炮!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依我之见,不如一刀插了他,以免后患无穷!”塔什哈这番话虽然是冲着常青龙说的,可周围一众大大小小的土匪无不听得真真切切,话音一落,众人炸了营一般,纷纷大呼小叫,有的喊着要割下这吕道长的脑袋喂狗,也有的说即便吕道长不是自己弟兄,也同在绿林丛中混饭吃,不能无缘无故就给杀了,坏了道上的规矩可不成,七嘴八舌各说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常青龙坐在聚义分赃厅的虎皮交椅上,听着大腮帮子和四大炮头的对答,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心里可一直没闲着,直到塔什哈说要插了大腮帮子,厅内众人乱作一团,这才不慌不忙掏出枪来,枪口对着房顶子,冷不丁叭的一枪,子弹打在房檩上,众土匪吓了一跳,全都把嘴闭上了,大殿立马就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常青龙用手一指大腮帮子,阴恻恻地说道:“真金不怕火炼,身正不怕影斜,你说你是吴罗锅结拜的兄弟吕道长,我就派一路走阴串阳的报马,下去查你一查!”
原来常青龙手上有一道令牌,可以调遣胡黄常蟒鬼五路仙家,胡黄常蟒四路皆在尘世,这个鬼仙却不同,可以去阴间查事,最为邪门,纵然瞒得滴水不漏,派小鬼儿下去一查,就知道他的底细了。当场用一黑一白两张纸,撕成两个三寸来高的小纸人,随手往地上一扔,又从怀中摸出一道令牌,口中叫了一声“疾”!可不作怪,聚义分赃厅中阴风一卷,四周灯烛的红火苗瞬间变成了蓝色,全都暗了下来,黑黢黢看不清人脸,只见地上一黑一白两个小纸人,直挺挺立了起来,一阵阴风围着大腮帮子打转。虽然众土匪大多知道常青龙广有神通,真正见过的人可没几个,没想到如此邪乎,全看得目瞪口呆!
3
常青龙虽有邪法,大腮帮子也是有备而来。他进山之前听顶仙的说起过,匪首常青龙可以差遣胡黄常蟒鬼,比一般的胡黄常蟒多出路鬼仙,所谓鬼仙,就是他拘来的孤魂野鬼,专替他跑腿办事儿,不论是否真有此事,为了确保万无失,大腮帮子上山之前也剪了一个纸人,画以五官面目,用遁法让纸人代替自己,并用朱砂笔封住纸人七窍,背后写上生辰八字。这个生辰八字可不是大腮帮子的,他故意写了个四柱全阴的八字——僧道之命,贴身藏于心口,任凭哪路鬼差来查,看到的都是这个纸人,问不出大腮帮子的来路。大腮帮子心里没底,脸上却要故作镇定,这法子当初听他那个当老道的爹念叨过,却从没用过,而今冒险一试,不知是否顶用,这也说不定是匪首常青龙故弄玄虚,只为察言观色,心里有愧的人,让这阵势一吓唬,无论如何过不了这一关。凭着胆大包天,大腮帮子硬着头皮站在当场,脸上虽然神色自若,背上可也出了一层冷汗。塔什哈和金蝎子在一旁恶狠狠地盯着大腮帮子,只想待常青龙一声令下,就立即下手干掉这个吕道人。
过了片刻,大厅中的灯烛又变亮了,两个小纸人倒在地上再也不动。常青龙哈哈笑,起身说道:“我跟苍龙背吴罗锅有交情,吕道长既然是吴罗锅的拜把子兄弟,那就不是外人,来来来,先给道长上一碗‘梦头春’解解渴!”说罢一挥手,命人给大腮帮子倒上满满碗烈酒。此话一出,众人就知道走阴串阳的鬼差盘查无误,大殿上剑拔餐张的氛围弥于无形,只有塔什哈和金蝎子愤愤不平,却也不好发作。大腮帮子双手接过酒来,一口气喝了个碗底朝天,把碗倒转过来朝众人示意,脸上显出得意的神色。常青龙挑起大拇指,赞了一声好酒量,群匪齐声附和。常青龙又说道:“久闻吴罗锅麾下有位吕道长,擅长相形度势,敢问道长,我这老虎背形势如何?能不能与吴罗锅的苍龙背一较高下?”
这可问不住大腮帮子,他一捋红胡子,笑道:“大当家的既然问起来,贫道我就斗胆说说,其实这两座山头都占尽了形势,苍龙背有腾达之象,不过四周无水,生气易散,是为旱龙局,迟早龙困浅滩,所谓水止则气止,只看气数高低,所以吴罗锅才在阴沟里翻了船。老虎背则大有不同,形势厚实,积聚藏气,众兄弟虎踞于此,进可攻,如猛虎下山,退可守,若古槐盘根,进退自如,定当屡战屡胜!”大腮帮子所知不多,也就是打小听他爹说过的套话,还听盗墓的董阴阳讲过一些,仗着记性甚好,按葫芦画瓢侃侃而谈,信口开河一通胡诌白咧,应对装神弄鬼的草寇已绰绰有余。常青龙虽会邪法,对风水形势仅仅一知半解,听大腮帮子说得头头是道,心下更是十二分的受用,至此才相信来人是苍龙背的吕道士,当即传令搬浆子上啃,摆设山珍席。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土匪,也不是整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平时饥一顿饱一顿,赶上过节能吃上白菜萝卜炖粉条子,那就很不错了,年底分大饷的时候也不见得摆山珍席。匪首一声令下,山上有会做饭的崽子,什么是山鸡野兔,怎么叫野果蘑菇,逐样烧炒扒焖、烤炸炖炝,小鸡炖榛蘑、野猪肉炖粉条子、酸辣兔子肉、葱油烧鹿筋、酸菜烩排骨、白扒猴头蘑,各式各样全整出来摆好了,打开酒坛子把酒倒上,立时酒香四溢,跟过大年似的那么热闹,就在聚义分赃厅中喝开了。一众崽子紧着忙活,吆五喝六,猜拳行令,都觉得这是沾了吕道长的光,纷纷过来给大腮帮子敬酒。
常青龙喝了几口酒,吃了几口菜,咂摸几下嘴,却似对桌上的山珍没什么胃口,皱眉道:“咋不给吕道长整点儿好的?这等粗食如何下咽?”大腮帮子奇道:“大当家的,山珍席还不够好吗?咱这山上有龙肉不成?”常青龙嘿嘿一笑,抬手抹了抹嘴头子上的哈喇子,提高嗓门叫过来两个崽子:“你俩快去,把豆腐脑儿端上来!”两个崽子心领神会跑下去,过不多时,五花大绑拎来一个人,捆在聚义分赃厅的柱子上,用木架箍住头颈,口中塞了块破布。此人穿得挺破,几乎衣不蔽体,不像有钱的肉票,多半是从山下抓来的老乡。一个崽子手持一柄快刀,在皮条子上杠了两下,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位的头发剃光了,那人一脸的惊恐,不知道土匪意欲何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奈何堵着嘴,想喊喊不出声,膝盖以上也全被绑定,上半身根本动弹不得。那个崽子气定神闲剃完了头,嘴里含着口水,冲着大秃瓢猛地喷了一口,用五个手指按住脑瓜子,前后左右比画了一番,找出中心位置,在那人头顶上唰唰两刀又稳又准,割出了一个十字,拿刀尖照着十字中心轻轻一挑,血淋淋地揭开头皮。那人疼痛难忍,脖子直愣愣地挺着,似乎是怕稍一低头,脑袋上的血就会喷涌而出。此时另个崽子来到身旁,手里拿着一个小凿子,细细敲开那个人的头盖骨,取下来扔在一旁,只见那个人脑壳中红白相间的脑仁子微微颤动,苦于挣扎不得,也叫不出声,干瞪着一双惊恐失神的眼,两个眼珠子咕噜噜乱转,喉头发出咕咕怪响。大腮帮子这才明白,“豆腐脑儿”就是活人脑浆子!
大腮帮子常年打猎,当初听黑瞎子沟的老猎户说起过生吃猴脑之事,想当年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历次与敌军交锋之前,定会命手下把活猴关在笼中,用小榔头击破猴头,取其脑浆生食,以此激发军卒血勇之气。后来不知怎么的,生吃猴脑渐渐成了一道名菜,吃猴脑要在木头桌子中间挖一个窟窿,把猴脑瓜卡在窟窿里,底下放个水桶,防止猴子乱窜。固定好之后,找把小刀,在猴子脑门上割一刀,再用榔头一敲,击碎头盖骨,把皮毛揭开,用银勺挖出脑髓,蘸着事先调好的作料吃。此时猴子尚未死去,哀号之声撕心裂肺,但因太过残忍,纵是美味广为传颂,一般人也没胆子吃。大腮帮子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血肉横飞的场面见得多了,目睹眼前的情形,虽不至于心烦作呕,却没想到常青龙如此残忍,也不由得心惊肉跳、怒火中烧,恨不得手起刀落,当场干掉这个匪首。可是转念一想:“这悍匪当着我面来这么一出,一定是存心试探,若是稍有怯意,就会前功尽弃。”于是起身离席,吞了吞口水,对匪首常青龙说:“大当家的,贫道多曾听说,吃这个豆腐脑儿提精补气,可以轻身不死,早就想尝尝这口儿了!”说话从身旁的崽子手中接过刀子,上前就要挑一块来吃。
常青龙当时就急了,跳下虎皮金交椅三蹿两蹦来到近前,一把夺过大腮帮子手中的刀子,拦住他说道:“不怕道长见怪,我山上的存货也不多了,真要让你吃了,我就得吃你的……”说完打个哈哈,在众目睽睽之下迈步来到那被缚之人面前,一不使筷子二不使勺子,仗着身形高大,抱住那个人的脑壳,伸出舌头稀里呼噜连吸带舔,转眼吃了个干干净净,舔了舔嘴角溢出的血浆,一边咂吧着嘴里的味道,一边告诉大腮帮子,他就愿意吃这口儿,下山绑肉票,专找脑壳大的人,天底下可没有比活人脑浆子更补的东西了!再看那个老乡,脑袋耷拉下来,已然气绝身亡,到死也闭不上眼,真可谓惨不忍睹。
大腮帮子怒火大炽,心里暗骂他奶奶个熊的,竟做出这等天理难容的恶事,怪不得你个王八犊子长了那么大一个脑袋,你等着瞧,且看我怎么把你的大脑壳子敲碎了喂狗,他心里这么想,嘴里可不能说出来,还得装模作样端起海碗给常青龙敬酒,口中连称佩服。
常青龙见大腮帮子处变不惊,又敢和自己抢脑浆子喝,心里早已没了戒备,越看越觉得顺眼,近日大兵压境,山上正是用人之际,眼前这位吕道长器识不凡,便想拉找大腮帮子入伙当个翻垛的,于是跟大腮帮子勾肩搭背连饮了数碗。当土匪的喝酒讲究喝够了数,正所谓酒里乾坤大,壶中日胀,当世英豪,双喜来登门,三阳开泰照四季常青,五福临门助六亲同运,七步之才邀八仙过海,九转功成贺十全十美,这么一碗接一碗地喝下去,众家兄弟也看出了大当家的心思,这吕道长迟早是四梁八柱之一,弄不好还得当上二当家的,纷纷前来给大腮帮子敬酒。大腮帮子却不敢喝倒了,一边吹捧常青龙,一边留心观察,瞥见一个道
童打扮的崽子,顶多二十来岁,口偏齿缺,鸡胸驼背,背了一个皮口袋,一直跟在常青龙身后,简直是寸步不离,心知其中必有古怪,于是找个由头问常青龙:“大当家的,我有一事不明,山上的兄弟们个个英雄盖世,相貌堂堂,为什么大当家贴身的这位,倒是个十不全的形貌?”
常青龙正在兴头上,听大腮帮子这么一问,就当众吹嘘说:“道长好眼力,这个崽子是给我背法宝的,别看我如今占山为王,想当初也曾落魄过,为了有口饭吃,不得已投军吃粮,又赶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来到一座大山下边,夜间偶得一梦,梦见两个青衣宫女奉旨前来接我,将我带进座壮阔巍峨的宫殿之内,在七宝九龙榻前拜见一位娘娘。那个娘娘授我道五雷令牌,让我替天行道,平定乱世,又说这令牌煞气太重,与我八字犯冲,得找一个命犯华盖、四凶齐全的人来背,否则于我不利。我下从梦中惊醒,手上就多了这件宝物,天亮之后问当地土人,这是什么地方?土人告诉我,此乃大唐武后陵寝!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托梦给我的竟然是则天皇帝,后来我落草为寇,遍寻了南满北满,干里挑一收了这个崽子,他的八字正合适,这样的人若非身旺,则是尸填沟壑之命,但一物必有其一用,背我这件法宝,非是此人不可,换了旁人来背,活不过一时三刻!”
4
大腮帮子装得一脸吃惊,口中叹服不已,说着话连连给常青龙敬酒,心下却在暗暗计较,如何夺下道童背上的五雷令牌。常青龙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又说道:“如今时局动荡,我这座天王殿占尽形势,又受则天皇帝委派,有法宝护体,一旦得了些个风云气候,说不定也有面南背北、称孤道寡之份,真有那天,道长就是国师!”大腮帮子连忙起身深施一礼,故作受宠若惊之状,口中说道:“大当家的瞧得上我,那是我几辈子修来的造化,只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