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佬的知青原配觉醒了 第5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交车开得快,一家三口很快就看不到踪影了,张素芳叹了口气跟儿l媳妇说,“回头让新志去看看芷晴现在住在哪,那孩子都这么大了,我还没听他叫过一声外婆呢。”
  这就是想接纳小姑子一家的意思了。
  郭晓敏听到她这么说,心里咯噔一下咬紧了牙,“您跟爸不是说了要让她吃够教训,这才一年不到您就心软了?”
  张素芳皱了下眉没说话,郭晓敏又继续劝她,“要我说啊,非得让她多吃两年苦头才能长记性,才能明白家里人对她的良苦用心不是?”
  等两年后叶芷晴大学毕业也该分配工作了,到那时就用不着家里帮衬她,恢复来往也不是不行。
  郭晓敏如意算盘打的精,在张素芳心里当然也是亲孙子更重要,又叹了口气到底是没再说让儿l子去看看叶芷晴的话。
  虽然劝住了婆婆,但下一站时郭晓敏还是拉着婆婆下了车,生怕待会儿l再碰见叶芷晴一家。
  这导致她们彻底错过了得知真相的机会,也算是给叶芷晴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边,叶芷晴和季南山带着小宝来百货商店大采购,一家三口从里到外各买了两身秋冬衣服,鞋袜也都添置了新的,买完衣服又去一楼逛了一圈,等出商店时,季南山手里都快拎不下了。
  小宝抱着新得的玩具高兴的走路都一蹦一跳的,叶芷晴大手一挥转头他们就进了旁边新开的一家餐厅吃饭。
  过完充实的周末,叶芷晴又回学校恢复了忙碌的日常生活,时间快进到十一月,这天她接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
  电话是龚长建打来的,他从服装厂那边了解到叶芷晴每月不间断的从服装厂进货,每次要的货量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她都快成服装厂的大客户了。
  这一年多来龚长建四处碰壁,不仅厂里技术卖不出去,他自己也大受打击,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拿到电话立刻就给叶芷晴打了过来。
  “您好,叶同志,冒昧来电希望没有打扰到你,”龚长建礼貌问候完,迫不及待就说起了正事,“叶同志,我听服装厂的人说你一直稳定从厂里拿货,我想问问你,那些货你都卖掉了吗?你是怎么在内地卖出去这么多货的啊?”
  他问的这些其实服装厂的人也很好奇,他们服装厂自从引进龚长建改造后的机器后,生产出来的牛仔面料做成的衣服大部分都找机会销往了国外,只有一少部分被那些干倒卖的个体户拿去卖,但那些人拿一次货往往都要很久才能卖出去,全加起来也不如叶芷晴一个人拿的货多。
  叶芷晴听到龚长建的话不由无语一瞬,这人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接,换个人这么问她可能直接就撂电话了,但龚长建不一样,要不是他自己还拿不到进货渠道呢。
  其实现在她已经不怎么管卖货的事了,那些人从她这里拿完货后怎么卖不归她管,不过她一开始确实给女同学出过主意,让她们去工厂附近摆摊,牛仔裤的消费主流也渐渐从年轻人转为了工人群体,她从每月返过来的分成上看就知道她们卖的很不错。
  她把这些事情跟龚长建略说了说,电话那端龚长建的声音透着两分迷茫,显然还是没搞懂为什么叶芷晴她们能把牛仔裤卖这么多。
  不过电话里他还提到了另一件事,“这边正在筹备建设国内第一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叶同志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来这里看看。”
  “好的,谢谢龚同志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叶芷晴在电话里跟龚长建道了谢,但她心里对服装批发市场并没有什么兴趣。
  她现在一心都扑在留校名额上,根本没空也没精力再去研究其他的。
  晚上吃饭时叶芷晴把电话里龚长建说的话当闲聊话题告诉了季南山,没想到他却对沿海城市挺感兴趣的。
  因为政策与地理位置的原因,那边几乎算是个体户的发源地,也是国内第一批与外商合作的领先者,季南山先前听不少货车司机说过,那边短短几年间变化飞速,遍地都是做生意的人,政策与先机都远远超过内地。
  季南山感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好奇那边的规模与内地有什么不一样,二就是他听说沿海地区因气候原因,物产丰富,想从那边进点新鲜货回南城卖。
  叶芷晴听完季南山的话考虑了下,再有一个多月差不多就放寒假了,听说沿海地区冬天也像春秋季一样舒适,并不寒冷,她实在是受够南城每年冬天湿冷的气候了,即使不考虑别的,去那边过冬也不错,就当是带着小宝出去玩了。
  夫妻俩意见一致,很快定下了寒假出趟远门的决定,而小宝一听说去那边可以看海,立马双眼亮晶晶的点头说要去。
  这边一家人做好了出游的打算,接下来一个多月反而更忙碌起来,叶芷晴忙着期末复习,季南山走之前也要把店里的事交代清楚。
  一切忙完后,俩人只和亲近的朋友交代了下行程,转头便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等叶新志按着张素芳的指示,悄摸来南城大学这边打探妹妹一家的消息时,一家人早走没影了,他自然是扑了个空。
  第50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