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31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半小时后,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摆上了桌。香煎的银鳕鱼,淋着黑椒汁的牛排,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菌菇汤。
  两人坐在温馨的灯光下,享受着难得的二人世界。
  窗外是城市的璀璨灯火,屋内是饭菜的温暖香气。
  那些声名,那些追捧,仿佛都隔绝在了门外。
  这一刻,她不是什么引领时代的许教授,他也不是什么运筹帷幄的关总,他们只是最普通的一对夫妻。
  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周五,医院高层召开内部战略会议,主题就是围绕许知意的研究成果,进行下一步的规划部署。
  会议上,院长首先对许知意再次进行了高度赞扬,并宣布了国家级神经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的消息。
  在座的各位主任、专家
  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一片肯定的声音中,一位头发花白、在院内德高望重的心外科主任,清了清嗓子,开了口。
  “许主任的成就有目共睹,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
  他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但我们作为医生,除了追求技术的顶峰,更要考虑它落地后的现实问题。我有两个顾虑,想和大家,也和许主任探讨一下。”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第一,是伦理挑战。”
  那位老主任的目光落在许知意身上,语气严肃,“我们谈论的是在人脑中植入芯片。这和心脏起搏器不同,它直接干预的是人的神经中枢。那么,应用的边界在哪里?会不会对患者的性格、记忆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谁来界定,谁来监管?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临床应用前,有明确的答案。”
  “第二,就是成本。”
  他继续说,“根据项目书的初步估算,单单一枚芯片的制造成本就高达百万,这还不算手术和后期的维护费用。这样的技术,即便成功,又能惠及多少人?会不会最终只变成少数富人的特权?我们作为公立医院,追求的应该是普惠医疗。技术如果不能让大多数患者受益,那它的社会价值,就要打一个问号。”
  老主任的话,像两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之前热烈的气氛冷却下来。
  他提出的问题,尖锐而现实,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下意识回避的难题。
  许知意坐在那里,面色平静。
  她知道,这位老主任不是在挑衅,而是在提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医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夜深人静,许知意独自一人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
  窗外,城市已经沉睡。
  她脑海里,反复回响着白天会议上老主任的话。
  第426章 手术设备
  伦理、成本这些都是她之前为了追求技术极致而暂时搁置的问题。
  如今,成功已经到来,这些问题便无可回避地摆在了面前。
  她的洞察力可以看到数据流的冲突,可以优化算法,可以将设计图打磨至完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