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瑞家的领命而去,王氏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开始落叶的海棠,眼神阴鸷。她嫁入贾府三十多年,就被老太太打压了三十多年。这次,为了宝玉,她必须争上一争。
  三日后,史太君房内。
  史湘云正坐在脚踏上给史太君捶腿,她今日穿了件杏红色褙子,衬得肌肤如雪。宝玉坐在一旁杌子上,手里拿着本《西厢记》,眼睛却不住往湘云那边瞟。
  "云丫头,前儿你叔叔来信,说给你相看了几户人家,你可有中意的?"史太君突然问道。
  湘云手上动作一顿,脸颊飞红:"老祖宗又拿我取笑!我才不要嫁人,就在这儿伺候您一辈子。"
  史太君哈哈大笑,拍着湘云的手道:"傻丫头,女儿家哪有不嫁人的?我看..."
  话未说完,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太君,二太太来请安了。"
  帘子一挑,王氏带着金钏儿进来,见湘云和宝玉都在,眼神暗了暗,随即恢复如常。
  "给老太太请安。"王氏福了福身,又对宝玉道,"你父亲找你半日了,怎的还在这儿厮混?"
  宝玉不情不愿地起身,临走还不忘对湘云挤眼睛。湘云抿嘴一笑,又赶紧低下头。
  史太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等宝玉走了,才慢悠悠道:"老二媳妇,我听说府里近来有些闲言碎语?"
  王氏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老太太指的是..."
  "有人说云丫头不守闺训,整日与宝玉一处玩闹,还学男子喝酒行令。"史太君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针,"我倒不知,我史家的姑娘,何时轮到下人来说三道四了?"
  王氏背后沁出一层冷汗。她早该想到,这府里哪有什么事能瞒过老太太的眼睛?
  "儿媳这就去查,定要严惩那些乱嚼舌根的。"王氏连忙表态。
  史太君摆摆手:"不必了。我老了,喜欢热闹,云丫头性子活泼,正合我意。从明儿起,你每日辰时过来伺候我用早膳,顺便也学学云丫头的爽利劲儿。"
  王氏脸色一黑。这是变相罚她日日晨昏定省,还要她向一个小辈"学习"?可面对老太太以孝道压人,她只能低头称是。
  待王氏退下,史太君拉着湘云的手叹道:"好孩子,委屈你了。有些人啊,就见不得别人好。"
  湘云虽性子直,却不傻,隐约猜到些什么,只笑道:"老祖宗疼我,我才不委屈呢。只是宝姐姐..."
  "宝丫头是个好的。"史太君意味深长地说,"可惜她有个太混账的兄长。"
  冬意渐浓时,史太君在藕香榭设宴,请了薛太太母女和邢氏、王熙凤等人。王氏称病未至,只打发玉钏儿送了份礼来。
  宴席上,史太君特意让湘云坐在自己右手边,左手边则空着——那是留给宝玉的位置。宝钗坐在薛太太身旁,一袭淡青色衣裙,端庄秀丽。
  "宝丫头近日在读什么书?"史太君突然问道。
  宝钗起身回话:"回老太君的话,不过是《女诫》《内训》之类。"
  史太君点点头:"是个知礼的。云丫头,你呢?"
  湘云正啃着一只蟹腿,闻言忙放下,笑嘻嘻道:"我近日看《牡丹亭》,里头杜丽娘..."
  "咳咳!"薛太太突然咳嗽两声,打断了湘云的话。
  史太君却笑了:"无妨。诗词歌赋原就是陶冶性情的,云丫头喜欢,改日让宝玉把他的藏书借你。"
  宝玉恰在此时赶来,听到这话,立刻接口道:"我那儿还有新得的《长生殿》,云妹妹若要,明日就给你送去。"
  宝钗垂眸,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薛太太脸色更难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