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宝玉握住宝钗的手:"你说,林妹妹为何要帮我们?"
  宝钗沉默片刻:"因为林妹妹...心里始终记挂着老太太。"
  宝玉望向远方,眼中泛起泪光。他忽然明白,这世上最珍贵的不是富贵荣华,而是患难时那一颗真诚的心。
  第213章
  秋日的庄子里,落叶打着旋儿从窗前飘过。史太君靠在褪了色的锦缎靠枕上,望着窗外那棵老槐树出神。这庄子原是贾敏的嫁妆,后来留给了黛玉,如今倒成了贾家众人最后的容身之所。
  "老太君,该喝药了。"鸳鸯捧着药碗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史太君缓缓转过头,昔日威严的目光如今只剩一片浑浊。她颤巍巍地伸出手,却在碰到药碗时突然停住,盯着自已枯瘦如柴的手腕——那里原本戴着一对翡翠镯子,是先皇赐给荣国公府的恩典,如今早已被抄没。
  "我这老婆子,活到这把年纪,倒成了平民百姓。"史太君苦笑一声,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荣国公府...呵,如今连块匾额都没留下。"
  药汁顺着她嘴角溢出,鸳鸯连忙用帕子擦拭。史太君却突然抓住她的手:"玉儿...玉儿可知道我这老婆子病了?"
  鸳鸯眼眶一热:"林姑娘如今快生产了,一听说您身子不适,立刻就派人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还送来了上等的人参。"
  史太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暗淡下去:"那孩子...到底是敏儿的骨血,心肠最软。"她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染了点点猩红,"只可惜...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辜负她的好意了。"
  鸳鸯见老太君情绪低落,忙劝解道,“老太君您可别伤心,千万要保重身体,林姑娘很是关心您。也多亏了林姑娘把奴婢买回来,让奴婢能有机会再伺候您。”
  史太君想起自荣国公府被抄没家产贬为庶人后,娘家避而不见,平日里交好的老姐妹也都再没了动静。唯独玉儿还记得她这个老婆子,“是啊,玉儿是个好孩子。”
  窗外,王熙凤正指挥着几个粗使婆子搬运箱笼。自从荣国公府被抄,她那些绫罗绸缎、金银首饰十不存一,连平儿都差点被官卖,还好求了林妹妹把人买了回来。想到此处,她心头一阵绞痛,手上的帕子绞得死紧。
  "凤丫头。"邢氏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声音出奇地平静,"老太太的药可煎好了?"
  王熙凤转身,脸上堆起勉强的笑容:"太太放心,鸳鸯亲自看着呢。"她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往日懦弱的婆婆——自从贾赦流放,邢氏竟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唯唯诺诺,反而把庄子里的琐事管得井井有条。
  邢氏点点头:"你叔叔家的事...我都听说了。节哀顺变。"
  王熙凤身子一僵,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叔叔王子腾被赐毒酒,婶婶“殉情”,堂妹在夫家"病逝"...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家,如今只剩她这个出嫁女和下落不明的兄长。她强忍泪水,硬生生挤出一句话:"多谢太太关心。"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马蹄声。黛玉派来的老管家领着大夫匆匆进门,后面跟着两个小厮,抬着个红木箱子。
  "这是我家姑娘特意嘱咐送来的补品。"老管家向邢氏行礼,"姑娘说,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请务必好生调养。"
  邢氏连连道谢,眼角却瞥见王熙凤脸色煞白。待众人散去,她轻声道:"凤丫头,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但眼下这光景,咱们能仰仗的...也只有宁国公府和林丫头了。"
  王熙凤咬紧下唇,一言不发。曾几何时,那个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如今竟成了她们需要巴结的对象?
  夜深人静时,史太君突然精神起来,命鸳鸯唤来了宝玉。她颤抖的手抚过孙子的脸庞,轻声道:"我这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临了却成了贾家的罪人。"她长叹一声,"你们...要记住今日的教训。"
  宝玉早已哭成了泪人,强忍悲痛:"老祖宗千万别这么说,您好好养病..."
  史太君摇摇头,目光越过他们,望向窗外的月光:"敏儿的玉儿...是个有造化的。你们...若有机会,多与她走动..."话音未落,她的手突然垂下,眼睛却还睁着,仿佛要看尽这人世间的最后一眼。
  "老太君!"鸳鸯一声悲呼,惊动了整个庄子。
  三日后,一场简单的丧事在庄子后的山坡上举行。没有往日的排场,只有几个和尚念经超度。
  宁国公府派人来吊唁,紫鹃还送了一笔银子玉,她估摸着黛玉应该生了。
  果不其然,从紫鹃口中得知黛玉昨夜刚诞下一子,如今正在坐月子,没办法来,便让紫鹃走一趟,代她送老祖宗最后一程,还送来了一笔银子,好用来打点老太君后事。
  久,关切询问了黛玉的情况,让她保重身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