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我会拟定一份《物证保管规则》,呈交市局党委。不过,别的分局舍不舍得花钱买空调、出电费,我就不知道了。”顾红星笑了笑,说。
  “我现在已经能感觉到你这个局长的捉襟见肘了。”冯凯也笑了。
  “是啊,要花的钱,不止这一块。”顾红星说,“我刚才已经想到了,既然照相机不能还原每一枚指纹的位置,不能呈现现场的全貌,那么是不是应该有其他更加详细、全面记录现场情况的设备呢?”
  “摄像机!”两个人异口同声道。
  “对!”顾红星昂起头说,“我决定购买一台摄像机,作为现场勘查必备的设备。”
  冯凯看着顾红星一副义正辞严的模样就觉得很搞笑。买一台摄像机,要让一个大局长费这么大力气才能下决定。如果冯凯现在告诉顾红星,在二十几年后,每个人举起手机就能录像,不知道他会有何感想?
  冯凯一边幻想着,一边笑嘻嘻地附和道:“顾局长英明神武!”
  “别拍马屁。”顾红星白了冯凯一眼。
  “不拍马屁,我也可以给你贡献一个想法。”冯凯说,“光有摄像机不行。”
  “还得有录像机,我知道,得能播放录像带嘛。”顾红星说。
  “不是说这个,我的想法是——”冯凯停顿了一下,说,“摄像和照相的时候,在每一个物证旁边放一个号码牌,这样不就可以轻松搞清楚哪个物证是从哪里提取的了吗?”
  “好办法啊!”顾红星几乎跳了起来,说,“物证号码牌!我这就把它写进《现场勘查规则》,全市各地照规实施。”
  “你又要改规则啊?你们市局领导不嫌你烦吗?”
  “怎么会烦呢?任何一个规则、规定,都是慢慢摸索、慢慢补充、慢慢完善起来的。”顾红星说,“不仅是我们公安的工作,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所以我们才能摸着石头过河,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迅速发展啊。”
  兴奋过后,顾红星很快又冷静了下来,毕竟他还是得面对这起让人无计可施的命案积案。顾红星说:“你刚才说指纹卡‘没有文字信息倒还是可以补救的’,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个补救法?”
  被顾红星突然拉回了话题,冯凯有点蒙,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说:“哦,我是说,假如你有指纹卡,你拿着指纹卡回到现场,再跟现场刷指纹的痕迹进行一一对应,补充上它的位置信息就可以了。在现场刷了指纹,应该会留下一些粉末痕迹,是可以辨别的,对吧?”
  “对,可以辨别。”顾红星说,“但这是一起两年前的命案积案,现场已经还给死者家属了。”
  如果命案发生在室内,经过多次勘查,并且认为没有再次勘查的必要的话,警方是需要把现场交还给死者家属的。比如在这起案件中,如果于飞就这一套住宅,总不能案件一直不破,他就一直住在酒店里吧。
  “按照规定来说,是要交还。但交还之后,这个于飞还会在家里住吗?”冯凯指着卷宗说,“他的老婆、没出生的孩子就死在床上,而且现场那么血腥。一般人,怕是不敢回去住吧?”
  “也是,作为商品房卖,也卖不掉。”顾红星补充道,“毕竟这案子被传出去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凶宅。”
  “所以,如果于飞没有对现场进行打扫,那么它可能还保持着原貌。”冯凯说。
  “可是,即便现场保持着原貌,现场的指纹也已经被粘下来了。”顾红星说,“即便搞清楚每一枚找不到主人的指纹的位置,没了指纹的纹线,还是没用啊。”
  “也是。”冯凯也叹了口气,重新把茶几上的卷宗搬到膝上,继续翻着。
  “没有了物证,就只能从侦查角度开展。”顾红星说,“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如果凶手不是熟人,那么他会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作案?”
  “可能性太多了。”冯凯盯着卷宗里的一张彩色照片,说道。
  “不管可能性有多少,我的意见就是一一排除。”顾红星说。
  “你等会儿,你看看这是什么?”冯凯站起身,走到顾红星身边,指着卷宗里那张彩色照片。
  “这张照片是现场全景照片的一部分。”顾红星说,“《现场勘查规则》里规定了,只要是室内现场,那么每个功能区都必须拍摄一张全景照片。这张照片是现场没人去的小阳台的照片。”
  “你们认为,凶手没有进入次卧,也不可能进入小阳台,对吧?”冯凯说,“确实,这个小阳台上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个水池。但你不觉得这个水池太干净了吗?”
  “阳台都是封了的,干净也正常吧?”顾红星仔细盯着照片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